风雨中唱响太行精神

皮皮豆

8 月 3 日,一则紧急通知打破了九和弦合唱团的日常排练节奏 —— 央视牵头的《太行华章》千人合唱汇将于 8 月 7 日至 9 日在陵川县王莽岭景区拍摄,需要团队选派精兵强将参与这场音乐盛会。从接到任务到正式拍摄仅 4 天时间,九和弦人用高效的执行力与坚韧的意志力,在太行山间书写了一段关于热爱与坚守的合唱故事。 接到通知时距离出发只剩 4 天,时间紧、任务重,但没人退缩。靳团迅速制定方案,根据“声部均衡、经验丰富、抗压能力强”的标准来招集队员,经过连续三天的加强排练,选 出了90 名队员组成征战太行的 “合唱团突击队”。这三天,排练室的灯光连续亮至深夜,指挥老师拿着指挥棒反复打磨细节:“注意气息衔接,这里要像太行山的山峦一样起伏自然”“低声部稳住根基,就像太行石一样扎实”。短短三天,从分声部练习到完整合排,从音准节奏到情感表达,这支临时组建的 “突击队” 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7号上午载着 90 名队员的大巴车驶出市区第一次启程陵川,直奔王莽岭。车窗外,城市的高楼逐渐被连绵的太行山脉取代,队员们望着层峦叠嶂的山峦,难掩心中的期待与紧张。 到达景区,队员们乘索道直登云顶。 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王莽岭的风光,最壮观的是冰封雪裹的冬天,最美丽的是山花烂漫的夏天,最赏心的是天高云淡的秋天。现在嘛,还是夏天,一会风一会雨一会雾,让我怎么夸你呢? 有的队伍已经开始排练 没有演出的则在空余时间在舞台拍照玩。 拿到了演出证。 剧组的盒饭。 吃饭的大厅。第一天主要是站位的安排以及领取演出服装,任务不算重,我们排好了位置领好演出服就返回晋城。 第二天上来的时候要带机彩排,队员们早早就换好了衣服,今天的天气还是有点热。 天气一会晴一会雾,转眼美女们就隐没在浓雾中了。 今天重新安排了每个人的站位,昨天已经安排好的全部作废,也第一次见到了从晋城陵川,高平,阳城赶来的其他队伍的演出人员。 <p class="ql-block">8月9日是正式拍摄的日子,因为拍摄时间较早,我们团队三点多起床,四点半集合,五点准时出发,到达时山间就起了大雾,能见度不足十米,上到山顶,又开始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原定的场地拍摄被迫推迟。上午九点狂风突然来袭,虽然浓雾散去,但风大得能把个子小的女孩给吹跑,王莽云顶上更是站不住人。</p> 此次《太行华章》千人合唱汇的核心亮点,便是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亲自执棒指挥,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担任领唱。当两位音乐大师出现在排练现场时,现场的队员们难掩激动之情。<br><br> 在三天的拍摄中,九和弦合唱团的 90 名队员不仅要完成自身的演唱任务,更要在大师的引领下,与来自各地的合唱团配合,融入千人合唱的宏大声场。正式拍摄时,当伴奏响起,李心草院长的指挥棒划出有力弧线,廖昌永院长随后开口领唱,90 名九和弦队员与其他合唱团成员共同跟进,歌声如溪流汇聚成江河,在太行山谷间回荡。《满江红》的慷慨激昂与《在太行山上》的深情豪迈交替上演,航拍镜头下,千人队伍如跳动的音符,与层峦叠嶂的太行山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九和弦队员们眼中闪烁着光芒,脸上带着微笑,将连日来的疲惫与艰辛都化作歌声里的力量。 <br>此次《太行华章》的拍摄之旅,九和弦合唱团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更收获了比荣誉更珍贵的东西。从 48 小时的紧急集结到风雨中的坚守,从与音乐大师的近距离学习到团队默契的极致发挥,这支队伍用行动诠释了 “合唱” 二字的真谛 —— 不仅是声音的和谐,更是心灵的相通;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精神的传承。当大巴车驶离王莽岭时,队员们已经在车上一个个沉沉地睡去,今天他们太累了。而这段与大师同行、风雨同舟的经历,将成为九和弦合唱团最珍贵的记忆,激励着他们在音乐的道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