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山宝塔位于东宝山公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山宝塔雄踞湖北荆门城区东宝山主峰太平顶上,海拔260米。东山宝塔以山得名。东山宝塔是一座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塔。古人诗云:“七层突兀起云烟,面面开门势若悬。暗转危楼疑入洞,乍登绝顶似登天”。据史载,早在春秋时期,楚徙都郢,在东山太平顶上建楚望亭,后毁。隋开皇十二年(592),隋文帝派天台山国清寺精通天文、地理的高僧智者禅师陈德安来主持构建东山宝塔,当时属佛塔,有地宫。至元五年(1339)《重修东山宝塔题名记》记载:“东山七级宝塔者,乃宋僧宗愍之所建也。历年既久,其或倾圮。住山妙珍弗忍坐视焉,俾寺之执事者,持疏恳诸贤士大夫好事者,裒集金资重修而新之。复塑以石佛像,以安于内,永镇斯山。今告成其功”。元以后将此塔作为文峰塔、风水塔来看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荆门直隶州志》载,后经元、明两代,直到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农历五月二十八日,宝塔顶在一场“迅雷疾雨“中倾坍,第二年修复。仁宗嘉庆十三、十四年(1808、1809)再次重修。抗日战争期间,日机空袭荆门,塔顶受损。199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拨款修复荆门东山宝塔。2006年,湖北省文物局和荆门市人民政府再次拨款对塔进行维修保护。2021年,荆门市博物馆组织施工人员对荆门东山宝塔进行维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五层以下为南宋绍兴辛亥年(1131年)的遗构,六层以上是清嘉庆年间重修的遗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塔为砖石结构,青条石筑起的塔基上外墙条石砌成,高0.76米,内墙青砖所筑,7层8面,飞檐翘角,攒尖顶,通高33.3米,底周长30.5米,塔基石须弥座,须弥座八角各一尊金刚罗汉托塔,共8尊,隔面设窗,单、双层对错,西面门楣刻有“长林头角”4字,塔内设螺旋式石阶100级,呈顺时针方向盘旋至顶,每层设塔室和窗口,塔内每层小室可供登塔者小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塔身第一层券门开在西北面,高1.95米,石券顶,门券下方正中雕刻有八卦太极图案,两端刻有云彩、仙鹤图案。匾额以下为石砌,其余塔身为0.34×0.24×0.08米的砖砌塔身。第二层塔身砖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面开半圆形券门,高1.73米,宽0.53米。门下部有石质栏板。第三层塔身砖砌,东、南、西、北四面开半圆形券门,高1.73米,宽0.5米。门下部有石质栏板。第四层塔身砖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面开半圆形券门,高1.65米,宽0.5米。门下部有石质栏板。第五层塔身砖砌,东、南、西、北四面开半圆形券门,高1.65米,宽0.5米。门下部有石质栏板。第六层塔身砖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面开半圆形券门,高1.5米,宽0.5米。东南、东北、西南、西北门下部有石质栏板。第七层塔身砖砌,东、南、西、北四面开圆形窗,直径0.5米。第一层塔身塔门设在西北,其它面无门设置,二至六层每面隔面开门。七层东、南、西、北四面开圆形窗。第一层塔门为木门,二至六层门为石门框,门下部为0.88米高的石雕栏板,上部空敞。楼梯为石砌。第一层楼梯由东面向东南方向旋转,为顺时针螺旋式楼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层至七层塔心室均为砖砌叠涩穹窿顶。二至六层每层设有十字通道,塔身外设半圆形券门,保证塔内通风、采光。第一层塔心室高2.9米,上为叠涩穹窿顶,内收11层,高1.085米。第二层塔心室高2.4米,上为叠涩穹窿顶,内收9层,高0.84米。第三层塔心室高2.25米,上为叠涩穹窿顶,内收7层,高0.755米。第四层塔心室高2.25米,上为叠涩穹窿顶,内收7层,高0.755米。第五层塔心室高2.2米,上为叠涩穹窿顶,内收7层,高0.755米。第六层塔心室高2.3米,上为叠涩穹窿顶,内收7层,高0.595米。第七层塔心室高2.05米,上为叠涩穹窿顶,内收7层,高0.595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层塔檐为四层砖叠砌出檐,上出二层条石,然后内收二层青砖后,承托第二层塔身。第二层至四层塔檐为三层青砖叠檐,上出二层条石,然后内收三层青砖后,承托塔身。五层至七层塔檐为三层青砖叠檐,上出一层条石,然后内收三层青砖后,承托塔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塔顶为砖砌,层层内收。至顶为葫芦形塔刹。塔刹按一般的做法,上由刹座、刹身(相轮)、刹顶(圆光、仰月、宝盖、宝珠)组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塔外地面为钻假石地面,后期所为。塔内第一层地面为石铺地墁,第二层至六层地面为青砖铺地面,第七层为木楼板。</p> 长林头角石额 基层须弥座八角各一尊金刚罗汉托塔,共8尊 二层塔室内碑刻<br></br> 荆门东山宝塔内外现存古代碑刻10块,其中修建记事碑1块,修建题名碑2块,塔额碑1块,乐输碑6块。《重修东山宝塔记》碑和《重修东山宝塔题名记》为元代碑刻,其余8块为清代碑刻。<br></br> 元重修东山宝塔题名记碑 1956年11月15日,该遗址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XSL47Asz84yLci3FaAD0E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