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画乡

随遇而安

<p class="ql-block">刀郎画乡是我们南疆之旅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位于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城南的库木库萨尔乡,距县城仅7公里。这里汇聚了农民画展厅、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纪念馆、葫芦画手工艺品展厅、民族乐器展厅等多个文化展示区,还设有“帕普孜”“萨哈迪”民俗表演区和歌舞广场。自1996年起,刀郎画乡多次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并于2015年成功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南疆文化体验的标志性名片。</p> <p class="ql-block">步入景区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组充满民族风情的雕塑,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诉说着了刀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仿佛在向每一位游客娓娓道来这片土地上的古老传说,将人带入一个充满神秘与诗意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大门右侧,一组栩栩如生的雕塑再现了昔日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驼铃声声的繁荣景象,仿佛将人带回千年前的商贸盛景,令人不禁遥想当年驼队穿越大漠的壮丽画面,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左侧设有专供演出的舞台,是游客欣赏刀郎木卡姆、刀郎舞等传统艺术的重要场所。每当乐声响起,舞步跃动,便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最原始的艺术脉动,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与灵魂共鸣。</p> <p class="ql-block">踏入刀郎画乡,仿佛闯入了一个色彩斑斓、故事纷呈的奇妙天地。耳畔是激昂欢快的刀郎木卡姆旋律,眼前是翥凤翔鸾的舞姿,点燃了每一位游客心中的热情与向往,仿佛置身于一场永不落幕的文化盛宴,沉浸在这片土地的灵魂深处。</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设有民俗歌舞表演、农民画展览、农民画创作体验等特色项目,是自治区研学旅游的重要基地之一。这里推出的研学旅行课程,融合地方文化特色,让游客在游中学、在学中悟,深入体验刀郎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艺术与生活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麦盖提县是刀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刀郎画乡以刀郎农民画为核心,融合刀郎舞、刀郎乐队、刀郎木卡姆等多种艺术形式,构成了刀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这片土地上最质朴而深沉的文化力量,是民族艺术的瑰宝,是历史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艺人邀请游客一同互动,身临其境地欣赏刀郎木卡姆的豪迈歌舞,感受这片土地上的文化脉动,仿佛与历史对话,与艺术共鸣,体验最真实的文化传承,让每一位游客都成为这片土地故事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美丽大方的维族姑娘笑容灿烂,与我们合影留念,成为旅途中最温暖、最动人的记忆之一。她们的笑容,是刀郎画乡最真挚的邀请,是文化最温柔的表达,是旅途中最珍贵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刀郎农民画展厅是景区的核心亮点之一,设有农民画展区、葫芦画手工艺品展区、民族乐器展区、农民画创作体验区以及工艺品销售区,集中展现了刀郎文化的艺术精髓,是游客深入了解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理想场所,是艺术与生活交汇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刀郎农民画起源于19世纪末,发展于20世纪中叶,兴盛于21世纪。其题材多源于农村生活,展现了刀郎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美好愿望,是他们用画笔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真实写照,是民族精神的视觉史诗。</p> <p class="ql-block">展厅内陈列着数百幅刀郎农民画佳作,按主题分为自然风光篇、文化交融篇等。这些画作由当地农民在农闲时创作,色彩鲜艳、造型夸张、风格独特、寓意深远,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部分作品如《歌唱比赛》《农家乐》曾荣获法国巴黎国际画展金奖,现珍藏于巴黎卢浮宫,成为世界艺术宝库的一部分,见证着刀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艺术高度。</p> <p class="ql-block">站在刀郎民族画展前,仿佛被一股厚重的生命力裹挟。那些画布上的色彩,是沙漠的赭红、胡杨的金黄、夜空的靛蓝,更是刀郎人血脉里奔涌的炽热,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p> <p class="ql-block">这些画作以其鲜艳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夸张的造型和淳朴自然的生活气息而闻名。通过多维度展现喀什地域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风貌,刀郎农民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这片土地上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画中没有刻意雕琢的精致,却处处是直抵人心的真实:老者额头的沟壑里盛着风沙的故事,少女眼眸里映着绿洲的微光,篝火旁的舞蹈带着原始的野性,驼队的剪影在戈壁上拉长了岁月的刻度。每一笔都像刀郎木卡姆的音符,粗犷里藏着细腻,苍凉中透着坚韧,是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刀郎农民画展厅不仅是体验刀郎文化、探寻沙漠文明古迹的理想场所,也是观赏艺术、购买手工艺品的绝佳去处,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为刀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如今,刀郎画乡已有知名画师300余人,绘画爱好者超过3000人,年创作各类作品逾5000幅。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外展览中广受赞誉,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展现了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是艺术助力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p> <p class="ql-block">我忽然感觉,艺术从不是凭空的想象,而是一个民族对土地的眷恋,对生活的热望。这些画里,有他们踏过的沙丘,有他们唱过的歌谣,有他们祖祖辈辈未曾改变的质朴与执着,是刀郎人用画笔书写的生命史诗,是民族精神的视觉传承。</p> <p class="ql-block">刀郎音乐中运用的乐器丰富多样,涵盖新疆民族乐器与其他特色乐器。</p> <p class="ql-block">维吾尔民族乐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分吹奏乐器,拨乐器,击打乐器,乐声优美,造型独特,采用核桃、杏等果木和兽骨、兽皮,纯手工制作,如今随着世界对维吾尔民族音乐的了解,大到演奏乐器小到演奏模型,已成为世人现赏,收藏的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游客在此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绝伦的农民画,深入了解刀郎人的生活故事,还能亲自参与绘画创作,亲身体验这一独特艺术形式带来的乐趣与感动,真正实现“手把手画出心中所想”,在互动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与文化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刀郎农民画展厅中,仿佛置身于浩瀚的艺术星河。这里陈列着500多幅佳作,每一幅都讲述着一个独特的故事,每一笔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真情实感,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与画中世界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厅,风沙的气息仿佛还在鼻尖,那些鲜活的面孔仍在眼前。原来最动人的艺术,从不是技巧的堆砌,而是一个民族用灵魂写就的生命史诗,是刀郎人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是文化最真挚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徜徉在刀郎画乡,就像走进了一场盛大而绚烂的艺术梦境,每一处风景都值得驻足,每一幅画作都值得细品,这里是艺术的殿堂,更是心灵的归宿,是文化与自然交汇的诗意之地。</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参观了景区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纪念馆,这片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曾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交汇之地,多条古丝绸之路曾从此经过,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与丰富的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作为世界上最神秘、最具吸引力的沙漠之一,塔克拉玛干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却也因自然变迁将无数辉煌掩埋于黄沙之下。楼兰、小河、精绝……这些名字背后,是无数消失的城邦与文明。然而,勤劳、智慧、勇敢的各族人民在大漠边缘的绿洲中生生不息,开发并建设了这片神奇、美丽、富饶的土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刀郎文化,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p> <p class="ql-block">湮灭在塔克拉玛干深处的史前时期的著名的文化遗址有小河墓地、克里雅河墓地;汉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址有楼兰古城遗址、尼雅古城遗址、且末古城遗址;隋唐时期的文化遗址有丹丹乌里克遗址、喀拉墩古城、达玛沟佛寺遗址、米兰古城唐代戍堡、和田河麻扎塔格戍堡址等。众多的文化遗址随着河流的干涸,消失湮没在茫茫黄沙之下,默默铭刻着过去辉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底,新疆和平解放,但是在和田地区仍有一小撮反革命分子试图叛乱,上级命令刚刚到达阿克苏的解放军第1野战军第1兵团第2军第5师第15团尽快进入和田解放人民。时间紧急,部队选择史无前例的行军﹣﹣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12月5日,第15团的1580名官兵,奉命从阿克苏出发南行,历经15个昼夜的艰苦行程,用双脚征服了被西方探险家称作"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滚滚黄沙之中走出了一条胜利之路,为和田解放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1989年4月10日,来自天南地北的石油人,汇聚塔里木盆地,挺进塔克拉玛干沙漠,吹响石油工业20世纪最后一场会战的号角。</p><p class="ql-block">30年来,塔里木油田累计发现和探明31个大中型油气田,形成了年产560万吨石油、27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生产能力,建成了2600万吨级大油气田,累计生产油气产量当量3.6亿吨,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30年来,塔里木油田创造了一系列第一和“之最”:发现中国第一个沙漠油田塔中油田、中国第一个亿吨级海相砂岩油田哈得油田、中国第一个亿吨级礁滩相油气田塔中|油气田,收获中国最大、特高压、特高产、特高丰度优质整装气田克拉2气田,找到中国最大的凝析油气聚集带牙哈﹣英买力油气田群。</p> <p class="ql-block">13世纪,蒙古人兴起于漠北高原,他们征服了亚洲和东欧,建立了蒙古帝国。天山以南及中亚广大地区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察合台死后,蒙古宗王为了争夺继承权,引起了长期的军事纷争。从14世纪末到16世纪末的两百年间,察合台的封地(察合台汗国)分裂为许多互不统属的小王国和"地面",相互征战。为了躲避战乱,人们纷纷外逃。其时的蒙古贵族是封建农奴主,他们大量掠夺贫民为奴,在自己的部落、庄园里从事劳动,充实自己的军队,刀郎人就产生于这些难民和奴隶。(在察合台时期,"刀郎"一词是"集中"、"成堆地聚在一起"的意思。)他们不堪忍受欺侮,为了反抗压迫剥削和躲避战争的灾难,就逃到叶尔羌河下游平原荒无人烟的大漠胡杨林里,聚在一起过着自由自在的迁徙流浪生活,于是就有了"刀郎"的称谓。</p> <p class="ql-block">刀郎木卡姆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一种大型综合艺术,分布在新疆叶尔羌河至塔里木河流域,刀郎木卡姆作为一种民俗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刀郎木卡姆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叶尔羌河至塔里木河流域,尤以麦盖提县为盛。刀郎木卡姆据说原有12套,仅存9套。</p> <p class="ql-block">刀郎麦西热甫以其“刀郎文化”的独特性而别于其他地区的麦西热甫。在维吾尔族祖先从事渔猎、畜牧时期就产生了在旷野、山间、草地、场院即兴抒发豪情壮志的歌舞。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刀郎人将各种生活素材不断充实到刀郎麦西热甫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刀郎文化。</p> <p class="ql-block">刀郎文化是民间文化,现在主要表现在歌舞方面。刀郎文化中生产劳动和爱情是主要内容。舞蹈中表现的狩猎活动是由男女配合共同完成的,表现了男女共同劳动中亲密无间的关系,这比男耕女织的农耕民族的夫妻关系亲昵许多,也表现出了刀郎人男女共同维系生存的紧密性和深厚的、默契的情爱。</p> <p class="ql-block">刀郎文化是民间文化,如今主要体现在歌舞艺术之中。舞蹈中表现的狩猎场景由男女共同完成,展现了劳动中亲密无间的情感纽带,这种男女协作的紧密关系,比传统农耕社会中“男耕女织”的分工更具情感亲密度,也体现了刀郎文化中男女共同维系生存、彼此依存的精神内核,是这一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在刀郎画乡,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每一个瞬间都值得细细品味。这里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刀郎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眷恋,是他们在岁月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