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孟秋时节,我怀揣着对古老文化的向往,乘车前往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这座承载千年非遗记忆的殿堂,早已成为了解泉州文化脉络的重要窗口。一路上,心中满是期待,仿佛即将揭开一段尘封已久的时光画卷。</p> <p class="ql-block">踏入非遗馆,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馆内建筑巧妙融合现代简约与闽南传统风格,飞檐想角与流畅线条相映成趣,仿佛将我带入那个繁华的古刺桐城。光影交错间,时空仿佛被拉回千年前,一场文化的寻根之旅就此开启。</p> <p class="ql-block">我首先来到了二层——“物华之美,民间瑰宝”展区。这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传统美术作品,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惠安石雕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细腻的纹理吸引了我的目光,那一块块冰冷的石头在匠人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或灵动的人物,或逼真的动物,无不栩栩如生。一旁的李尧宝刻纸,线条细腻流畅,图案精美绝伦,一刀一划间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更是让我惊叹不已,每一个木偶头都刻画得惟妙惟肖,神态各异,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永春纸织画以其独特的编织工艺让我大开眼界,那些细密的线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宛如仙境一般。还有泉州纸扎、彩扎,色彩鲜艳,造型丰富,充满了浓郁的民间艺术气息。妆糕人小巧玲珑,造型可爱,每一个都承载着儿时的回忆。而泉州花灯更是璀璨夺目,种类繁多,有刻纸花灯、针刺花灯等,它们不仅是照明的工具,更是精美的艺术品,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审美。</p> <p class="ql-block">离开二层,我来到了三层——“民俗之风,浓情闽南”展区。在这里,我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闽南的传统生活。闽台对渡的场景复原,让我感受到了当时两岸贸易的繁荣;安海嗦啰嗹的展示,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仿佛能听到人们欢快的笑声和歌声。惠安女服饰独具特色,那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款式,展现了惠安女勤劳、坚韧的品质。老范志神粬、灵源万应茶等传统医药文化,让我领略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对健康的追求。五祖拳、拍胸舞等民俗表演,充满了力量感和节奏感,让人忍不住想要跟着舞动起来。而闹元宵习俗的展示,更是让我感受到了闽南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热爱,那热闹非凡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在三层的“泉腔之韵,晋唐遗响”部分,我沉浸在了传统音乐和戏曲的世界里。南音那悠扬的旋律,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在耳边缓缓流淌,让人陶醉其中。陈三五娘传说的展示,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故事,让我了解到了闽南地区的爱情传奇。梨园戏、高甲戏等传统戏曲的服装、道具和脸谱展示,精美绝伦,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戏曲艺术的魅力。我还幸运地观看了一场南音表演,演唱者那婉转的唱腔,配上琵琶、洞箫等乐器的伴奏,如泣如诉,仿佛将我带入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带着对传统艺术的震撼,我来到了四层——“天工之巧,匠心营造”展区。这里展示了泉州的传统技艺,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匠人们的匠心独运。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的展示,让我领略到了闽南建筑的独特风格,那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以及独特的“燕尾脊”,无不体现了闽南人的审美和智慧。泉州佛像雕塑技艺精湛,每一尊佛像都神态庄严,栩栩如生,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慈悲和智慧。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的展示,让我对古代航海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让人赞叹不已。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的展示,让我了解到了一杯好茶背后的艰辛和讲究,从采摘、萎凋、摇青到杀青、揉捻、烘焙,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匠人的精心把控。德化陶瓷烧制技艺更是闻名遐迩,那洁白如玉、细腻温润的德化白瓷,让人爱不释手,每一件作品都堪称艺术品。泉州锡雕、永春香制作技艺等也都各具特色,让我感受到了泉州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泉州非遗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座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非遗项目的场所,更是一座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殿堂。在这里,我看到了匠人们对传统技艺的坚守和传承,感受到了千年文化的魅力和力量。这些非遗项目,是泉州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不仅见证了泉州的历史变迁,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走出非遗馆,阳光依旧灿烂。我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泉州非遗的深深敬意,期待着下一次与这座文化宝库的相遇。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泉州非遗馆,感受千年技艺的魅力,让这些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