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9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我以“秦陇”的笔名在《青春》杂志上,发表了这篇《太阳旗降落》的文章,引起不小反响。</p><p class="ql-block"> 《青春》杂志创办于1979年,为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南京市文联(现为南京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一本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大型文学月刊。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纪念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将30年前的这篇文章再次转发,与各位共享,或许对于了解当年日本投降的内幕,有所帮助。</p> <p class="ql-block">(1995年《青春》杂志刊载此文复印件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太阳旗降落</p><p class="ql-block"> 秦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镜头无意中具有了象征意义: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挂着星条旗的美国大型战舰“密苏里号”停泊在日本东京湾内。日本昭和(裕仁)天皇全权代表重光葵外相和梅津美治郎参谋总长,在中国和其他盟国受降代表的监视下,在投降书上签字。停泊的船载着停泊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之船,终于抛锚束缆。</p><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1时15分,重光和梅津在东久迩首相的陪同下,匆忙赶到坐落在东京千代田区的皇宫觐见天皇。裕仁身穿大元帅陆军军装,神色沮丧。他接过投降书正本,一面仔细地往下看,一面听重光报告签字仪式概况和麦克阿瑟上将在签字仪式上演说的内容,并不时用白手套擦拭脸颊上的泪水。他心里清楚,大日本帝国多年来征服亚洲、进而称霸世界的美梦,已经彻底破灭,这套军服将成为过去……。</p> <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2日,日本受降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p> <p class="ql-block">(受降仪式结束后,1900架战机编队飞过“密苏里号”战舰上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陆海受挫</p><p class="ql-block"> 大日本帝国的美梦,是在对中国和东南亚其他国家陆上进攻接连受挫的情况下,日渐破灭的。1941年12月7日,日军为挽回在中国大陆的败局,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1943年,美国及同盟国以中途岛海战为转机,在太平洋上开始反击,由南向北进行岛屿争夺,先后攻克塞班岛、菲律宾莱特岛、硫磺岛、冲绳岛等战略要地,步步进逼日本本土。</p><p class="ql-block"> 在发起海上凌厉攻势的同时,美空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也不断升级。以东京为主要目标,45年2月19日,出动100多架B-29轰炸机进行轰炸。3月9日夜,又出动327架B-29,向东京的25个区倾泻了数千吨杀伤弹和燃烧弹,三小时之内,全市有四分之一建筑物化为灰烬,皇宫也被烧毁大半。在皇宫内苑的吹上御苑,有一处修建在茂密的树丛中专供天皇和皇后使用的名叫御文库的地下防空室,顶部的植物也被烧光。</p><p class="ql-block"> 陆海作战的连续败北,加之大规模地空袭东京,使日本已深切感到还手无力,战局严重不妙,是战是和,成为朝野议论的焦点。又由于遭受饥荒,穷兵黩武,社会上厌战和对皇室不满的情绪,与日俱增。在领导层内,以天皇的弟弟、大正天皇第三皇子高松宣仁和近卫文麿为首的主和派,主张及早抓住时机,颁布讲和诏书,结束战争。而军部一帮人却不肯认输,执意坚持本土决战,并在长野县的松代山中秘密修建了地下大本营,其中包括天皇和皇后的住所。还为天皇一家和直系皇族准备了六两坦克,以应急需。此外,陆续增编了127个步兵和骑兵联队,不到半年时间,招募150万人入伍,妄图再作垂死挣扎。</p> <p class="ql-block"> 外部压力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4月5日,小矶国昭内阁因不满军方独裁,对领导战争失去了信心而集体辞职。为推荐继任首相人选,当天召开了有近卫、东条、冈田、若槻、平沼、广田前首相和木户内大臣、铃木贯太郎枢密院议长参加的重臣会议。会上东条英机主张本土决战,提出由现役陆军军人来任首相。本户、冈田与东条展开辩论,双方争执不下,会议气氛顿为紧张。</p><p class="ql-block"> 这时,有人提出让77岁的铃木出任,话音刚落,铃木则以军人不干预政治(其为海军大将)、自己耳朵太聋等理由予以拒绝,一时出现了尴尬的局面。44岁的裕仁天皇看上去衰老了许多。最后,他认为无其他适当人选,遂命铃木组阁。铃木尽管知道天皇对战争的决心已有动摇,但却仍然在组阁后的广播讲话中说,“只要舍身奋战到底,确信定有胜利机会”,推动了日本这台已是生锈残破的战争链条运转。</p> <p class="ql-block">(铃木贯太郎内阁)</p> <p class="ql-block"> 欧洲战局已经结束。4月28日,墨索里尼被游击队处死;4月30日,在遭受苏军攻击的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7日,纳粹德国投降。法西斯集团轴心国剩下的“元首”,只有天皇一个人了。每当深夜,他经常徘徊在三十万分之一的地图前,看着日军步步收缩的态势,寻思着日本和自身的最后结局。</p> <p class="ql-block"> 5月24日,凌晨1时30分至3时50分,又有560多架B-29轰炸机从太平洋诸岛基地起飞,呼啸着掠过波涛汹涌的海面,一批接一批扑向东京,进行大范围的地毯式轰炸。这夜天空少云,东京上空探照灯光和照明弹光交织一片。机群掠过的同时,弹雨倾泻而下,随着剧烈的爆炸震撼,大日本帝国的首都天翻地覆。作为日本国的象征,皇宫在剧烈地摇晃中,被熊熊烈焰包围,至凌晨5时,整座皇宫全部成为废墟。东京也被炸成平地。</p><p class="ql-block"> 躲在御文库地下室的天皇,深切感到了轰炸的强烈震动,坐立不安,惊慌中额头上沁满了汗珠。他已一夜未眠,浮肿的眼中布满血丝。天亮后,当侍从武官进来报告轰炸后外面毁伤惨重时,天皇向前紧走几步,反复追问他:“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侍从武官一边后退一边看他这副神态,竟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出去!”平日温文尔雅的天皇大喝一声,面部神经在痉挛。侍从武官退出后,他颓然靠倒在沙发上。</p> <p class="ql-block">(轰炸东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寻求斡旋</p><p class="ql-block"> 汹涌澎湃的太平洋大潮,越来越迫近日本帝国的海岸。随着冲绳失利、美军加紧对本土的饱和轰炸以及中国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强有力的反攻,天皇自感败局已定。内阁及军部一些人也对胜利失去信心。在此情况下,为寻求一个体面的结局,日本最高领导层开始考虑请求苏联进行和平斡旋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在5月份一次由首相、外相、陆相、海相、参谋总长、军令部总长6人参加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上,外务省提出了请苏联出面斡旋的提案,主要内容包括:承认返还南库页岛;让出千岛的北半部;放弃北洋渔业权;承认对旅顺、大连的租借;使伪满洲国中立;让出北满铁路的权利;开放轻津海峡等。</p><p class="ql-block"> 陆军因害怕苏联在结束欧洲战争后,挥师东进对日作战,也表示赞成。所以,外务省和铃木首相对此举都抱有很大希望。铃木曾充满信心地说:“斯大林先生很像西乡南洲,做事果断,一定能理解我们,能理解!”(西乡南洲是日本明治维新时的功臣,东征时曾兵不血刃收回江户城)外相授意广田弘毅前首相开始和苏联驻日大使马立克接触。与此同时,海军认为日军收缩本土,远洋战舰已无保留意义,也单方面以米内海相使者的名义,派人到苏联驻日大使馆,提出了以当时日海军残余军舰的全部,来兑换苏制飞机和汽油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对于日方要求,苏联驻日大使一直借故没有答复。7月份,天皇等不及了,下令以个人名义直接向苏联派遣特使,外务省急电莫斯科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让其速与苏方首脑联系面谈步骤。</p> <p class="ql-block">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斯坦公告》(苏联于8月8日加入),其主要内容有:盟国对日本作战直到它停止抵抗为止;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实施《开罗宣言》的各项条件;日军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国际审判;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不准保留可供重新武装的工业等。</p><p class="ql-block"> 可是,日本政府发表首相谈话时,仍然声称对公告“除置之不理外,我方将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更为牢固。”领导集团军国主义分子的执迷不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灭顶之灾。</p> <p class="ql-block">(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德国波茨坦附近的西席林霍夫宫举行会议,通过《波茨坦公告》,催令日本无条件投降)</p> <p class="ql-block"> 8月6日8时许,美机在广岛投下原子弹,几分钟内13万市民和军人死亡,全市化为焦土,这个重要的日军基地被彻底摧毁。当天午后,东乡茂德外相紧急拜会天皇和铃木首相,又急电驻莫斯科佐藤大使,说明形势紧急,再次催他尽早得到苏联对和平斡旋的答复。当晚佐藤回电,说当晚日本时间午后11时,终于可以同莫洛托夫外长会见了。日方领导仍怀有一线希望,焦急的等待远方的消息。作为天皇特使的近卫,随时准备登机出发。</p> <p class="ql-block">(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p> <p class="ql-block"> 佐藤按指定时间急匆匆地来到克里姆林宫的一个房间,与莫洛托夫见面后,本想先转达天皇的“旨意”,却被莫洛托夫举手制止,他慢悠悠地把手伸进自己的皮包,取出一份公文,开始宣读苏联对日本的宣战通告。佐藤听完之后,木然呆立良久。莫洛托夫看他无话可说,“就这样吧。”他向佐藤挥了挥手,示意离去。此刻,他感到日本人的可鄙可笑,脑海中浮现出苏联红军即将在远东战役中排山倒海、雄师挺进的壮阔图景。至此,日本请求斡旋的企图彻底落空。</p><p class="ql-block"> 8月8日,百万苏联红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从海陆两路进入中国东北、热河和察哈尔地区,很快击溃了日本关东军。8月9日,我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全面开始大反攻。同日,美军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前夕,八路军发起大反攻,这是在安阳战役中)</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被迫投降</p><p class="ql-block"> 8月10日凌晨2时20分,最高决策会议经过一天一夜战与降的争论后,垂头丧气的天皇终于说话了:“好吧,我赞成外务大臣受降的意见。……虽然是难以坚持、难以忍受的事情,我已决心结束这场战争……。”他颓丧地低下头,用戴白手套的右手擦拭眼镜上和脸颊上的泪水。室内全员都在抽泣,有几个人竟嚎啕大哭起来。铃木站起来一边洒泪一边说:“以现在的天皇旨意为会议结论,会议到此结束。”</p> <p class="ql-block"> 8月10日上午,日本政府被迫向中、苏、美、英四国发出了乞降照会。但是,陆军内部仍然有少数少壮军官,反对和平,企图顽抗到底。当14日下午,内阁大臣们围着大圆桌,在讨论800多字的战败诏书草稿时,这些军官的暴动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策划之中。</p><p class="ql-block"> 14日晚11时25分,天皇来到宫内省二楼政务室,在刺绣着狮子图案的两折金屏风前,面对麦克风,进行宣读战败诏书的录音。12 时5分,天皇回到御文库。与此同时,在御文库以西不远的守卫皇宫的近卫师团司令部,5名暴动军官正在逼迫师团长率部占领皇宫。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15日凌晨1时10分左右,暴动军官杀死师团长并假借他的名义,命令近卫第1、2联队占领皇宫。士兵们枪上刺刀,冲进皇宫并搜查了宫内省大楼,企图寻找并毁掉战败昭书的录音磁带,但是最终查无所获。直到天亮后,这场叛乱才得以控制。</p> <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9日,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在南京陆军总部大礼堂,接受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呈交投降书)</p> <p class="ql-block"> 15日上午,召开了日本枢密院正式会议,对战败诏书进行了形式上的咨询。12时整,全日本的广播开始播放天皇的战败诏书录音,之后,又播放了日本国歌《君之代》。日本民族在哭泣中充满了一种复杂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停战之后</p><p class="ql-block"> 号称大日本帝国的日本皇室,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富翁之一,拥有土地133920000公亩,占日本本土面积3%以上,其中林区拥有木材蓄积量56亿立方米,是日本总蓄积量的8%,此外,还拥有三家银行和26家大公司的股票及各种债券。据宫内省的统计报告,不算艺术品和金银珠宝,皇室财产总计为1590000000日元。</p><p class="ql-block"> 11月,根据联合国军总司令部的指令,撤销了内大臣府,消减了宫廷职员,冻结了皇室财产,禁止下赐內帑金(天皇自有的钱),同时,要求对天皇也像普通人一样征收财产税。此后,除3家直系皇族外,取消了11家皇族的特权,停止由宫内省支付年薪。这些皇族成为平民后,开始自食其力,有的制造、贩卖香水,有的经营餐馆,有的当上了新兴宗教的教祖,过起普通人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麦克阿瑟将军和裕仁天皇)</p> <p class="ql-block"> 11月30日,日本帝国陆、海军被撤销。第二天,天皇交替换穿陆、海军军服,向辞退的陆海军侍从武官告别。</p><p class="ql-block"> 12月2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部指令日本政府,逮捕被作为战犯嫌疑的包括皇族梨本在内的各界政要59人,使皇宫和政府又一次受到很大冲击。天皇认为,一些人从美军和国际舆论方面看,也许是犯人,但从日本看,则是有功之人,因此,在木户、梅津、丰田等被指定为战争罪犯后,天皇曾先后请他们吃饭,对其“战争功绩”表示慰劳,他还赐给木户一块砚台,作为永久纪念。</p> <p class="ql-block"> 在1946年元旦诏书中,天皇间接地否定了自己对战争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46年2月初,日方提出了宪法修改草案,美方对这一草案表示不满,于是中旬派总司令部民政局长惠托尼准将和局次长凯德斯大校参加日方和总部方面就宪法修改草案召开的联席会。会上惠托尼交给日方一部完整的宪法草案,共11章92条。第一条说天皇是“日本”的“象征”,其“地位”“基于民意”。再往下看,日本没有军队,没有交战权,议会是一院制,土地全部国有化……。日方看完草案,个个脸色苍白,神情紧张。惠托尼说:“在联合国,要求将天皇作为战犯审判的压力日益增强,如果接受这部宪法,可以认为天皇是安泰的。”同时他还补充说:“如果日本政府拒绝这个草案,最高司令官认为也可以自己直接公告给日本国民。”这一瞬间,从1945年8月15日延续下来的大日本帝国崩溃了,帝国梦彻底破灭了,天皇被从神龛上拿了下来。1946年3月6日,日本政府宪法修改草案正式发表,天皇的所有实权被削去,只作为日本国民及国家统合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东京审判)</p> <p class="ql-block"> 1946年4月29日,在天皇45岁生日这天,麦克阿瑟发表了交付远东军事法庭审判战犯的起诉书,对以东条英机原首相为首的28名甲级战犯嫌疑者进行起诉。5月3日,由中、苏、美、英等11国代表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开始审判。最后法庭宣判首要战犯25人有罪,其中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和武藤章等7名甲级战犯,48年12月23日被执行绞刑。</p> <p class="ql-block"> 1946年10月7日,日本众议院通过了宪法修正草案,从法律上埋葬了大日本帝国。以史为鉴,日本民族在经历了一场灾难性的战争后,反省、忏悔,与世界各民族一道开始构筑和平的桥梁,尽管当今日本国内仍有一股极右势力企图抹杀这段历史,重温旧梦,但是,正义的力量毕竟是不可抗拒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p> <p class="ql-block"> 巨涛,陕西户县人,1949年11月6日生,1965年7月入伍,196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用名巨品端,笔名秦陇、南欣文等。1990年转业到南京市市级机关工作。2012年退休。业余爱好文史、诗词、书画、摄影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