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D1、又出发啦✈️,再次游浙东南。</p> <p class="ql-block">原单位同事同行,最大年龄87岁,身体矫健。👍</p> <p class="ql-block">顺利到达宁波,奔赴绍兴。</p> <p class="ql-block">到达绍兴,先享用午餐。</p> <p class="ql-block">再次走进绍兴,追寻鲁迅笔下的诗与远方。</p> <p class="ql-block">鲁迅故居入口处铜像:鲁迅的老师及鲁迅笔下儿时的玩伴闰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鲁迅祖居。</b></p><p class="ql-block">原名周家老台门,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鲁迅祖辈世居的家族宅邸,见证周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封建士大夫生活。</p><p class="ql-block">绍兴现存最完整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四进院落包含厅堂、香火堂等功能区,主要用于家族祭祀、宴客等公共活动。始建于1754年,占地3087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徳寿堂,该建筑是周氏家族的核心空间,兼具会客、宴请及祭祀功能。鲁迅祖父周福清因获钦点翰林,其官位显赫,故“翰林”匾额与“德寿”寓意(积善有德、福禄长寿)共同彰显了家族荣耀。</p> <p class="ql-block">小客厅</p> <p class="ql-block">闺房</p> <p class="ql-block">幼童卧室</p> <p class="ql-block">厨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鲁迅故居</b></p><p class="ql-block">原名周家新台门,系周氏家族分支扩建的住所,鲁迅自1881年出生至1898年外出求学期间主要生活于此,后数次短暂居住。</p><p class="ql-block">现存建筑保留鲁迅卧室、百草园等原貌,是鲁迅文学作品中童年记忆的实体映射。</p> <p class="ql-block">鲁迅卧室</p> <p class="ql-block">小客厅</p> <p class="ql-block">厨房</p> <p class="ql-block">百草园原周家新台门族人所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鲁迅曾经回忆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来此园中玩耍,自寻乐趣。</p> <p class="ql-block">青石垒成的井口,石壁光滑油亮,围着那口井的,是一圈被无数小手摩挲得异常光滑的石栏,温润如玉,在阳光下泛着幽微的光。</p> <p class="ql-block">走进鲁迅笔下的“鱼乐园”,古戏台飞檐翘角,匾额“鱼乐园”映衬着水乡风情。</p> <p class="ql-block">“鱼乐园”不仅是戏台,更是鲁迅笔下绍兴水乡的缩影。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藏着先生对故乡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主人寿镜吾的书房即名为“三余斋”。该书房通过实物陈列还原了晚清私墊教师的生活场景,面上“三余”题字直接呼应了董遇的典故,体现了寿镜吾严谨治学的教育理念。</p><p class="ql-block">备注:“三余斋”名称源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人董遇的治学理念:“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其核心思想是倡导人们珍惜农闲、夜晚和阴雨天的零散时间读书治学。</p> <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内颇负盛名的一所私塾。正中上方悬挂着的“三味书屋”匾额及两边柱子上的抱对:“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均系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三味”的意思为: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ihai醋、肉酱)。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额和松鹿图行礼,来代替向孔子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p> <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的雕窗漏进斜阳,斑驳的光影里,那个刻着“早”字的书桌,依然守着少年的倔强。</p><p class="ql-block">他制作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美小巧的书签,因而学习比别人读得更快更好,常受老师的称赞。</p> <p class="ql-block">鲁迅笔下穷困潦倒穿着长衫站着喝酒吃茴香豆是孔乙己的标配。</p> <p class="ql-block">“讨”粒茴香豆。🤭🤭</p> <p class="ql-block">分享一粒给我吧。😂</p> <p class="ql-block">乌篷船划过水乡,载着《故乡》里未散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打卡</p> <p class="ql-block">黛瓦白间流淌的不止是河水,还有从《故乡》漫出的月光,在每道砖缝里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00”后的“穿越”。</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会与奶奶辈留影。👻</p> <p class="ql-block">各自精彩。😎</p> <p class="ql-block">进店小憇。</p> <p class="ql-block">黄酒飘香处,是《社戏》里永不落幕的江南风情。</p> <p class="ql-block">绍兴鲁迅纪念馆是建国后浙江省最早建立的纪念性人物博物馆。主展厅共两层,分为南、北展厅两个大空间形式,同时又与序厅紧密相连。南展厅二层为中庭式回廊展场,主要展出鲁迅的生平事迹。</p><p class="ql-block">截至2022年底,馆有藏品数量6507件/套,有珍贵文物222件/套,年度观众总数为971650人。</p><p class="ql-block">1994年,绍兴鲁迅纪念馆获批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 ;1996年,绍兴鲁迅纪念馆获批为浙江省文明示范博物馆;1997年,绍兴鲁迅纪念馆获批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走入鲁迅纪念馆,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鲁迅先生那一句著名的“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想对于任何一位中国人,这样的一句话,大家应该都是不会陌生的。可以说这样的一段话,也曾经激励过无数无数的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鲁迅纪念馆墙面的诗句,凝练展现先生对敌不屈的傲骨与对民深情的担当,成为其精神坐标的最佳注解。</p> <p class="ql-block">这首七绝带着读者一起去到了鲁迅的家乡,让人看到了一个人杰地灵的绍兴。</p><p class="ql-block">原来绍兴不只是出“师爷”,它还出过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同时还是鉴湖女侠秋瑾的家乡。</p><p class="ql-block">诗词中提到的“剑南歌”,是指陆游的诗集《剑南诗稿》,“秋风吟”是秋瑾烈士的代表作,古风长诗《秋风曲》。</p><p class="ql-block">此七绝毛主席不只是在盛赞鲁迅,也是在盛赞天下间与鲁迅一样的爱国名士们。</p> <p class="ql-block">这句话体现了鲁迅无私奉献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去了六次绍兴鲁迅故居,第一次走进绍兴鲁迅纪念馆,尽量只在里面半小时匆忙走了一圈,馆内的陈列展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让人深受启发。</p><p class="ql-block">酲目的“民族魂”三个字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更是对鲁迅一生的评价: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作品开创了白话文小说的先河,对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文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鲁迅通过文学作品批判封建制度、揭露社会矛盾,成为民族觉醒的象征。他的精神契合了“中国的脊梁”这一特质,即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奋斗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