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七月中旬盛夏的北京,连续多日又闷又热又潮,让人感觉非常不适,和家人一同前往承德避暑胜地休养几日。从北京开车三个小时即到达承德,我们来到的普陀宗乘之庙参观游览。这座藏传佛教寺庙,始建于乾隆年问,被誉为"小布达拉宣",是清代皇家寺庙的代表作之一,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它不仅融合了藏汉建筑艺术的精髓,更承载着民族团结与宗教信仰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步入庙门,印入眼帘的是庄严的山门,红墙金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正殿前的香炉铜铸精美,法轮图案象征佛法永转。 香炉高高耸立,烟雾缭绕,仿佛在诉说着百年的香火与信仰,更显寺庙内的肃穆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在院子里,碑亭与三座石碑静静矗立,字迹虽已模糊,但斑驳的文字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散发着岁月沉淀下的历史厚重感。中间的石碑记载当年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母亲崇庆皇太后八十寿辰和他本人六十寿辰而建,始建于1767年。两侧的石碑记载图尔富特部从遥远的伏尔加河回归祖国的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穿过碑亭,来到小布达拉宫五塔门藏式白台,中有拱门3座,正中拱门上方嵌有乾隆帝题额“广圆妙觉”,白色墙上设有三层17个梯形红色盲窗。顶上有五座不同颜色的喇嘛塔,自西向东分别为红、绿、黄、白、黑色,分别代表藏传佛教的五个教派。五塔门是藏传佛塔过街塔的一种形式。</p> <p class="ql-block">在白台左右各有一尊石像。象,在佛教中代表大乘教派,有普度众生之意。石象高2.45米,雕刻精美富贵而华丽。象头顶置宝瓶,寓意 "太平盛世、 五谷丰登"。</p> <p class="ql-block">非常漂亮的一座琉璃牌坊,屋顶是黄色的,代表至高无上的皇权,称为等级之门。明间正楼前额有乾隆帝御题“普门应现”四汉字和相应满文,后额为“莲界庄严”,二次间额各镶黄琉璃双龙戏珠图案。</p> <p class="ql-block">琉璃牌坊两侧各有一个石狮子,狮子为百兽之王,原本来自外邦。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狮子方始随之传入我国。中式建筑前设置石狮子,雄狮爪下 按绣球,雌狮爪下按幼患。石狮就成了中国古代彰显权 利和威严的象征。外八庙的石狮子,寓意皇权至高无上。佛教中的狮子是吉祥瑞兽, 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狮子。而寺庙中的大象寓意佛教,与狮子互为援应,代表着佛教与皇权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步入山门,映入 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红白建筑群, 飞齡翘角在监天自云下熠熠生辉。寺庙依山而建,层层递进,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皇家气派与宗教神圣的结合。石阶两侧的红墙白壁,搭配金色的屋檐和琉璃瓦,展现出典型的清代官式建筑风格。缓步而上,仿佛能听见 历史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一系列藏式红白经典建筑,平顶白墙。门窗多为矩形,墙体厚、窗户小,给人一种浑厚稳定的感觉。适应西藏高原高寒气候特点,防风防沙。庙墙厚重坚实,历经风雨仍屹立不倒,彰显着无与伦比的威严。红色窗框与白色墙面相映成趣,墙上雕刻的花纹依旧清晰可辨。</p> <p class="ql-block">西罡殿,供铜鎏金无量佛像。</p> <p class="ql-block">天气晴朗,抬头看见天空中一朵白云形状恰似承德著名的山峰——磬锤峰。古老的寺庙与白云相连,直通天际,云雾缭绕中更显神秘。</p> <p class="ql-block">站在一座白色塔楼前,塔顶的红色裝饰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周围是茂密的绿树, 空气清新,仿佛时间在此凝固。轻抚栏杆,感受着这座古老建筑的脉搏,心中滿是敬畏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坐禅白台,井式院落 ,为寺内僧人坐禅修行的地方。 建筑平面呈曲尺形,砌碉房式高墙,墙面设三层梯形盲窗,东面辟拱门可以入内。在天井中仰望那狭长的天空,云朵缓缓飘过,仿佛时间也在此放慢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小布达拉宫依山而建,想要登上最高处就要爬这104级台阶。每爬上一个台阶就能消除一种烦恼,108是圆满,而人的生老病死是不能避免的。</p> <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上,飞檐翘角如翼凌空,琉璃瓦在蓝天映衬下光彩夺目。站在高处回望,整座庙宇错落有致,尽显皇家气派。</p> <p class="ql-block">爬到高处,站得高,看得远,看到对面山上一个像大拇指的石头,在给大好河山点赞!</p> <p class="ql-block">太阳千百年东升西落,云卷云舒,世事沧桑巨变,金顶巍然挺立,见证着中国悠悠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到达小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大红台,在大红台上面竖着镶嵌红绿相间的六尊琉璃神龛,代表乾隆皇帝60寿辰。在屋檐上横着有80尊小佛,代表乾隆皇帝母亲甄嬛80大寿。在大红台中部,那尊金无量寿佛像庄严静穆,在阳光下泛着温柔的光。</p> <p class="ql-block">宏伟的寺庙矗立在山间,宛如天地间的神圣堡垒,其气势恢宏令人震撼。金碧辉煌的庙宇在苍穹下巍峨屹立,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守护着这片净土。古老的塔楼高耸入云,直通天际,云雾缭绕中更显神秘。殿堂层层叠叠,雕梁画栋间隐现着古老的智慧与岁月的痕迹。寺庙的建筑壮丽得令人叹为观止,仿佛一座气吞山河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石阶直通庙门,步步生辉,仿佛通向一个神圣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一步一步登上台阶,一座圓柱形的塔楼印入眼帘,塔身洁白,红窗点缀,与远处的山林相映成辉。</p><p class="ql-block">在寺庙的每一 个角落, 都能感受到历! 史的温度与信仰的力 量。 陀宗乘乘庙庙仅是一座建筑群, 更是一 部凝固的历史书, 值得每一位旅人細细品读。</p> <p class="ql-block">万法归一殿为整个寺庙的主殿。金顶,是用15000多两黄金液,相当于0.75吨黄金,在鱼鳞瓦上鎏金。寺庙的金顶犹如天际的闪耀星辰,光芒四射,辉煌夺目。金色的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更映衬出寺庙的宏伟与神圣。</p> <p class="ql-block">金顶上下两层原本都是金色的,在日本侵华期间,一层上的黄金被日本兵用刺刀刮走了。</p> <p class="ql-block">最令我们震撼的,是站在高处俯瞰整座寺庙的那一刻。金色的屋顶在阳光下泛着光 ,红色的墙壁在绿树掩映中若隐若现。 远处山恋层叠,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卷之中。</p><p class="ql-block">站在宽阔的庭院中,抬头望向那金顶飞擔,仿佛能听见历史的钟磐声回荡在山间。</p> <p class="ql-block">慈航普渡,位于大红台群楼平台西北端最高处。 是一座铜鎏金鱼鱗瓦覆顶的重檐六角亭,殿内供奉观 世音菩萨。分两层,上层檐下悬有乾隆帝御题 "慈航普渡" 云龙陡匾,意为佛慈悲愿力如船一般,能普渡众生脱离苦海。下层檐下乾隆帝御题匾领 "普胜三界" ,意为佛教是普度三界众生之妙法。</p> <p class="ql-block">寺庙依山而建,登高远眺,满目苍翠。远处山峦起伏,白云悠悠,仿佛一幅天然画卷。盛夏的阳光洒在金瓦红墙上,为整个寺庙镀上一层庄重的光辉。站在高处俯橄,整座寺庙尽收眼底,青山环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在亭中歇息,清风拂面,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寺庙四周,山环抱峰峦叠嶂,气势如虹,显得格外壮丽雄浑。</p> <p class="ql-block">整个寺庙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谧而庄重地镶嵌在大山的怀抱中。庙宇如同神圣的堡垒,庄严肃穆,高耸的塔楼与精美的雕刻彰显其建筑之美,宏伟的佛像增添了寺庙的神圣氛围。每一块石雕、每一根柱子都蕴含着无尽的故事和深邃的哲理。</p> <p class="ql-block">权衡三界重檐八角亭式建筑,"权衡三界" 意为: 适于三界众生的方便法门。殿内供奉的吉祥天母法相庄严,金身夺目,被藏传佛教誉为 "三界荣耀女神"。</p><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御笔“洛伽胜境”。</p> <p class="ql-block">整座寺庙宛如一座艺术宝库,每一步都是一幅画,每一景都是一段诗。普陀宗乘之庙不仅是一处宗教圣地,更是一部凝固的历史长卷,值得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角楼,实墙白台砌盲窗,顶部起雉碟,供守望用。</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藏传佛教寺庙,是清代加强民族团结而建的重要历史遗迹,融合了汉藏建筑艺术的精髓。普陀宗乘之庙一步一景,一景一悟,置身其中以"静 ”为心,以"景"为眼仿佛穿越时空,走入一段庄严而静谧的历史长河。普陀宗乘之庙将建筑之美与自然之美完美融合,让人们在古建与山林之间,感受到一份久违的平静与敬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