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丹阳文学(2)

粮布行天下

<p class="ql-block">文/张志军</p><p class="ql-block"> 炎炎夏日,蝉鸣此起彼伏,而书房内,空调的凉风轻轻吹拂在我的身上。</p><p class="ql-block">宁静的书房安静的我,正轻轻翻阅着我的一本票证收藏册,翻着翻着,一张新丰站火车票跃入我的眼中。这是我从全网票证交流平台购买得到的一张火车票,虽说它属于小众的小众,存世量极少,价格也不贵,但我依然视它如珍宝。更为珍贵的,是火车票的地点——新丰站在丹阳抗战历史上发生过著名的战斗!</p> <p class="ql-block">(图一)</p> <p class="ql-block">白驹过隙,历史烟云虽已散去,但我的思绪却难以停住。</p><p class="ql-block">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已整整80周年。80年前,新丰车站发生了一场新四军夜袭日军的战斗,歼灭敌军40余人,有力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这是新四军进入苏南后首战获胜,从而开启了新四军苏南抗日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新丰车站始建于1908年,今天的它是个什么样子呢。带着历史感和考证的情结,我决定前往新丰站旧址一探究竟。</p><p class="ql-block">迎着7月的晨曦,穿越历史时光,我一点点接近目的地。耳边,隐隐响起激烈的枪弹声,杀喊声,欢呼声,当年新丰站的战斗场景仿佛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当走到一丁字路口,一块白底黒字“新丰车站抗日战斗旧址”指示牌映入我的眼帘(图二)。新丰车站战斗旧址位于丹阳市开发区黄泥坝村,黄泥坝村是当年的新丰车站站址。它处于京杭运河与沪宁铁路的交叉口,为水陆交通枢纽。</p> <p class="ql-block">(图二)</p> <p class="ql-block">1938年,苏南地区(江苏省南部,含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核心区域)是日军侵华战略的重要战场,其动向与背景紧密关联着当时的战争局势:</p><p class="ql-block">一、 苏南的战略价值突出。苏南地处长江下游,紧邻国民政府原首都南京,是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等交通干线的核心区域,且农业发达,工业基础较好,是日军“以战养战”和控制华东的关键目标。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日军虽占领了苏南主要城市,但遭到中国军队的持续抵抗。1938年初,日军为巩固对华东的控制,打通南北战场联系,并试图进攻武汉,将苏南作为重要后方基地和前进跳板。而当时的局部抗战局势是,新四军于1938年春挺进苏南,陈毅、粟裕、张鼎丞先后率领的第一支队、第二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形成与地方武装抗日的新局面。</p><p class="ql-block">二、1938年日军在苏南的主要动向</p><p class="ql-block">1.“清剿”与巩固占领区。日军对苏南农村及山区进行多次“扫荡”,重点打击中国敌后武装,如新四军茅山根据地,并一路焚毁村庄,掠夺物资,实施“三光政策”以削弱抗日力量。1938年夏,日军对茅山地区发动多次大规模“清剿”,试图摧毁新四军根据地。</p><p class="ql-block">2.交通线控制与扩张。日军加强对京沪铁路、长江航道及主要公路的守卫,确保物资运输和兵力调度,并逐步向周边县城及乡镇渗透,建立据点和伪政权。</p><p class="ql-block">3.配合武汉会战的侧翼行动。1938年6月武汉会战爆发后,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兵力,在苏南发动局部攻势,佯攻皖南、浙西方向,试图阻止中国军队增援武汉,同时防范中国军队袭击其后方交通线。</p><p class="ql-block">4.经济掠夺与殖民统治。日军在苏南强征粮食、劳工,控制工厂和矿山,推行奴化教育,并利用特务机构镇压抗日民众,强化殖民统治秩序。</p><p class="ql-block">三、战场态势与影响:日军的动向加剧了苏南地区的战乱与破坏,但也激起了当地民众的抗日斗志。新四军在苏南的游击战争逐步展开,建立了茅山抗日根据地,为后续华东敌后抗战奠定了基础,同时推动了苏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p><p class="ql-block">按事先的预约,我来到了晓星村委会。负责管理新丰车站旧址资料的蒋杰副主任接待了我,带我参观了新丰车站旧址史料室,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当来到原新丰车站时,眼前展现的是一座东西朝向的房子,占地建筑面积约一百多平方米。它与普通火车站大有不同,这哪里是车站,分明就是一座作战进攻堡垒,多功能建筑体,可见小鬼子当时也动了不少脑子,从材料的选择到结构的设计都花费了心思。它的墙体采用石块垒筑,厚度达40多公分,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打击性;在结构设计上,主体为二层,二层楼面为木质结构,主体的屋顶有突出结构八角型的岗楼瞭望塔,居高临下能环视360度,且也能射击;南侧二间小房屋及碉堡,依次阶梯形向主屋筑建而成一体,从而起到了支撑主屋的作用,不容易倒塌,屋内是贯通的,各方向都有门洞,能进能守,最显眼的是南侧顶端的碉堡,几个方向上都有射击枪洞。敌人的凶残和狡猾可见一斑。看到此,我眼前浮现出当年战斗的一幕幕场景,那枪炮声,厮杀声,爆炸声,冲天火光一片片……(图三,1938年7月1日被新四军夜袭烧毁后,日军重新加固成为大型碉堡状车站,留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图三)</p> <p class="ql-block">新丰车站战斗,发生在1938年7月1日前夕。当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写道:“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第一次明确提出7月1日是党的诞生纪念日。对此,执行作战任务的第1支队第2团第1营,喊出了用“新丰车站战斗的胜利向党的生日献礼”的口号。</p><p class="ql-block">为了打击新丰站日军战斗能取得全面胜利,新四军做了充分的战前动员,以激发官兵高昂的战斗热情。第2团第1营召开了班长以上的战斗骨干会议,一是向他们传达袭击车站的任务;二是从政治上说明战斗的意义,指出这是新四军挺进苏南茅山地区后的第一仗,又是攻坚战,倘若取胜,意义十分重大;三是介绍了战斗取得胜利的条件,如指出该车站驻扎的日军即将开往武汉前线,警惕性下降、常常酩酊大醉,为新四军的夜袭提供了有利时机;四是向官兵阐明战斗的具体部署,深入讲解战斗中必须注意的事项。</p><p class="ql-block">第2团政治处主任肖国生(肖国生后又参加了夜袭句容城、延陵大捷等20多场战斗。1939年3月7日,为掩护部队突围,他亲自率一个连坚守阵地,与敌浴血奋战,最终多处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3岁。肖国生被誉为全军“政治工作模范”“共产党员模范”“青年人模范”。周恩来、陈毅曾亲笔为其写下悼文。为纪念他,其牺牲地句容白兔镇郑庠村改名为“国生村”,一条路被命名为“国生路”)在动员中指出,一定要打好这一仗,向党的生日献礼。为此,部队积极做好战前准备工作,提前调查摸清敌情,精心拟制作战方案。新丰车站位于京沪铁路线上镇江、丹阳之间,京杭大运河与京沪铁路的交叉口,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日军对它高度重视,特派第15师团松野联队广江中队的一个约40人的精锐小队在此驻守,另有特务、汉奸、路警等共100余人。</p><p class="ql-block">战斗任务下达后,第2团第1营营长段焕竞(解放后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于少将军衔)派出第2连连长张强生和第1连副连长彭寿生以及营部的侦察员,化装成商人和农民,在丹阳抗日自卫总团人员的配合下,潜入新丰车站,详细调查了新丰车站附近的地形、日军居住楼房的结构、日军的兵力部署和通往丹阳城铁路两侧的情况,为夜袭战斗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情报支持。结合侦察小组提供的情况,政治处主任肖国生在排以上的干部会议上,对战斗的组织实施进行研究。会议认为,尽管敌人骄横麻痹,兵力单薄,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具有一定战斗力。同时,新丰车站距日军重兵驻防的丹阳、镇江很近,敌军易于增援。而第1支队初到江南,初次与日军交锋,缺乏作战经验,且装备较差,必须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针对这些情况,会议决定采取优势兵力夜间奇袭制敌,采用速战速决的战法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p><p class="ql-block">6月30日下午,肖国生和段焕竞率领第1营,从丹阳县延陵镇出发,行进至新丰车站东南面的东岗村附近隐蔽待机。按原定计划,第1营第1连在新丰车站西北五六百米处负责掩护,第2连担任袭击车站的主攻任务,第3连为预备队,埋伏在铁道西面距车站600米处支援。夜10时许,部队抵达新丰车站附近,因尖刀排的向导带错路,担任主攻任务的第2连走过了车站。此时,段焕竞当机立断,下令改由原负责掩护任务的第1连负责主攻,避免出现混乱局面。夜11时许,我军原想趁日军酒醉缴获他们的枪支,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但被警铃惊醒的日军发现我军踪迹,立即组织反击。我军迅速调整部署,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成功歼灭一部分日军。此时,日军残部退居车站内部楼上,熄灭灯火,利用窗口向我军射击,妄图死守待援。由于日军残部对楼口实施了火力封锁,我军一时受阻,战斗进入僵持胶着状态。与此同时,我军侦察员报告发现敌人火力超出预期。原来,当晚一部分日军从南京赶往上海,临时在新丰车站候车。为快速解决敌人,结合日军固守的小楼多为木质结构等情况,部队决定利用车站内堆放的柴草和煤油进行火攻。随后迅速组织火攻班,命令主攻连组织火力压制敌火力点,掩护火攻班接近敌人放火点燃柴草、煤油桶,使整个敌楼烧成一片火海,最终全歼新丰车站日军。</p><p class="ql-block">此次战斗,我军最大限度地发动地方武装和群众参与到战斗中去,形成了打击日军的强大力量。战前,段焕竞率第1营取道吕城过京沪铁路,到达访仙桥时拜访了丹阳抗日自卫总团团长管文蔚,与他一起商讨袭击新丰车站的作战计划。管文蔚欣然同意了丹阳抗日自卫总团协助作战的请求。丹阳抗日自卫总团所属的镇江、丹阳等地,以及新丰附近的8个乡人民自卫团,各精选1个排担任破坏队,展开破坏铁路、电话杆、电话线等工作,以切断新丰车站内日军与外界的联系。此外,管文蔚还派遣自卫团佯攻丹阳城,吸引日军注意力,为我军袭击新丰车站作掩护,配合部队监视、阻击丹阳与镇江方向增援之敌。</p> <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我军动员了当地近千名民兵和群众积极配合战斗。战斗打响后,他们协助拆毁车站两侧的铁轨,执行破路基、拔电杆、割电线的任务,并组织了1个担架队以抢救伤员。正是在地方武装和群众的努力下,驻扎在镇江、丹阳地区的日军因电线被破坏情况不明,未敢在夜间向新丰车站实施增援。直至7月2日清晨,才有100余名日军驰援新丰车站。此时第1营已经完成作战任务,分散转移到预定地区。</p><p class="ql-block">这是新四军挺进江南后组织的第一场攻坚战,第一次在丹阳发动对日寇作战,也是新四军首次攻击铁路线上日军据点的战斗和首次夜间战斗。经2个多小时激战,我军共击毙日军40余人,缴获一批枪械,破坏一段铁轨,摧毁车站大部设施,使京沪铁路交通一度中断。这一场战斗的胜利,令京沪铁路线上的日军异常恐慌,又一次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江南抗日军民坚持敌后抗战的斗志,打开了苏南敌后抗战的新局面。</p><p class="ql-block">1938年5月28日,陈毅在《新的战斗条件和新的战斗任务》报告中指出,新四军作战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扬主动、灵活的游击战特长,以分散对敌之集中,以伏击、袭击、近战、夜战等手段,集小胜为大胜,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新丰车站战斗,正是在这一作战思想的指引下展开的。此次战斗灵活机动地打击了日军,成为以夜战战术歼敌的经典战例,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新丰车站战斗的胜利,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战后二团一营战士在访仙桥附近休整时,当地农民杀猪宰羊热情慰劳。</p> <p class="ql-block">(图四)</p> <p class="ql-block">远处火车的鸣笛声,唤醒了我的沉思,眼前是碉堡前竖立的一块石碑(图四),碑上刻着: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新丰车站抗日战斗旧址”。落款单位:镇江市人民政府1999年12月22日,镇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2000年7月。</p><p class="ql-block">我问蒋杰副主任,新丰车站是否还有遗物留存?他说:没有什么物件留下,只是我爸有7张解放后的新丰站火车票收藏着(图五)。</p> <p class="ql-block">(图五)</p> <p class="ql-block">望着“新丰车站抗日战斗旧址”的石碑,那些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历史记忆总会格外沉重。收藏珍贵票证,收藏历史记忆,收藏红色文化,就是收藏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大家铭记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明白当下的和平安宁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同时传承他们的爱国、勇敢、担当精神,把对历史的理解和敬意转化为对新生活的珍爱,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为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我为我收藏的那些革命题材的票证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骄傲!</p><p class="ql-block">作家简介:</p><p class="ql-block">张志军,丹阳作家,热爱文学。</p><p class="ql-block">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四川省收藏家协会会员、丹阳市收藏协会理事、丹阳市历史文化研究 学员。</p><p class="ql-block">(转载丹阳文学(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