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革命根据地 一一丽水

蔡力令

<p class="ql-block">丽水大地众多的山峦,90%的辖区面积以上是山地。素有着“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青山绿水之地。</p><p class="ql-block">战争年代浙西南游击根据地丽水,堪称“浙西南井冈山”。粟裕大将、刘英书记率领工农红军挺进师,浴血奋战,展开游击战三年之久,建立了浙西南游击根据地中心,革命的火种开遍丽水大地,留下了革命历史的珍贵足迹,红色的故事,值得我们去追寻。</p> <p class="ql-block">你看,</p><p class="ql-block">参天万木千百里,青绿的大山复盖着丽水革命老区。沿着那些刻有红色革命记号的地名,追寻那些令人动容的红色故事。粟裕将军、刘英书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率领工农红军挺进师浴血荣光,建立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以坚持党的领导,共产党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党的建设。成立了苏维埃政权,解放劳苦大众,分田、分地,成为了红军革命的大后方。组织了群众游击队,打击敌人的围剿,建立了一个牢固的根据地,将革命进行到底。</p> <p class="ql-block">你看,</p><p class="ql-block">深山、密林、村庄、河流的辽阔丽水大地。那些丰碑,记载着革命先烈峥嵘岁月的艰辛与深情。记下了不畏千难万险,不俱敌军压顶,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p><p class="ql-block">英雄已逝,英魂不朽的浙西南革命,淬陈了“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根据地保全着革命火种,将革命烈火燃遍浙江。</p> <p class="ql-block">你看,</p><p class="ql-block">环顾这山水之间的红绿融合,红与绿相互辉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根据地军民必胜信念。为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挺进师同游击队,与敌人英勇奋战,击退敌人的围剿。</p><p class="ql-block">那些革命故事,依然记得那锋火硝烟之下,千里数不清的长路,革命的征途中,每一寸土,都有人奔赴。每一寸天,都以先烈生死来守护。每一寸心,都将人间正道浇铸留下一页。不朽千古,铭记历史,守护锦绣山河,才是精神内核。</p> <p class="ql-block">你看,</p><p class="ql-block">古久的龙泉乌溪江畔住溪村,我们到来,追寻工农红军挺进师的足迹。红军街就在“红军街牌坊”里头,不很宽的街,到处扬意着红军的气息。</p><p class="ql-block">这店屋杂货铺,提供过红军的物质,给了红军生活需求,为革命作出贡献。</p><p class="ql-block">那两层的小木楼,是根据地游击队的交通站。根据地的第一部电台就设在这里,这里完成根据地对上级的形势和战争信息,对根据地战略署起了重要的作用。可是,这家主人在国民党围剿时壮烈牺牲,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p><p class="ql-block">在国民党的大围剿时,挺进师同游击队对国民党作战时,民房的大门留下了三颗弹孔,现在此地取名为“弹孔广场”。给后代来个永记不忘。</p><p class="ql-block">战争年代住溪村,苏维埃政府、根据地的机关特委,办公、开会的地址,就设在“清风”门,“源远堂”祠堂内。曾在此宣讲着革命道理,讨论过战斗的部署等大事,为革命的成功起了不可估量作用。</p><p class="ql-block">我们重踏上红军足迹。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红军街的历史,就像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这部厚重书卷中,演绎着扣人心弦的根据地战斗活剧,也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星火光耀乌溪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内蕴着历久弥新的根据地精神,它将永远给我们深刻的启迪。重踏红军路,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心灵的洗礼与精神的升华。</p> <p class="ql-block">红色摇篮丽水地,</p><p class="ql-block">浙西南的井冈山。</p><p class="ql-block">粟裕刘英挺进师,</p><p class="ql-block">游击战斗抗敌雄。</p><p class="ql-block">创建红色根据地,</p><p class="ql-block">革命火种可燎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英雄丰碑千古留,</span></p><p class="ql-block">人间正道是沧桑。</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