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难忘西藏】3:拉萨八角街 大昭寺 布达拉宫 岡拉梅朵酒吧

五世其昌

<h1>  2008年9月24日从杭州飞到拉萨,<b>先坐车去游览其他景点后再回到拉萨。</b></h1><h1> <b>拉萨恢复正常,商店开张,顾客众多;景点游客不断,老外也骑自行车来游览!</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八角街</b><b> 】</b></h1><h1> <b></b><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b>八角街是"帕廓街"(Barkhor Street)的音误。八角街位于古城拉萨的中心,是拉萨本来面目保留得最完整的街道。它是拉萨的宗教、经济、文化、民族手工艺乃至西藏的风土人情的集结地,也是旅行者到拉萨必去之地。</b></h1> <p class="ql-block">信徒虔诚的一步一叩拜</p> <h1><b>我(红衣者)与团友一起逛八角街。</b></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大昭寺</font>】 </b></div></h1><h1> <b>大昭寺(Jokhang Temple),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释迦牟尼佛殿 ),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br></b> <b>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b><b>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b></h1><h1> <b>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叩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b></h1> <p class="ql-block">老外骑自行车到拉萨,逛街。</p><p class="ql-block">信徒们在大昭寺前叩拜!</p> <p class="ql-block">我在大昭寺二层</p> <p class="ql-block">虔诚的信徒们</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布达拉宫</font>】</b></h1><h1> <b>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由吐蕃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主持兴建,建于631年, 后随着吐蕃王国解体,因天灾人祸而遭严重破坏。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往后不断扩建逐至形成现之规模。布达拉宫按佛教坛城布局设计建造,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 是集宫殿、灵塔殿、佛殿、行政办公机构、僧官学校、僧舍等诸多功能共计1267间房舍的大型宫堡式建筑群。 建筑主体工程有白宫和红宫两大系统,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施政和生活起居之所,红宫是宗教活动场所和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供奉之地,白宫围绕红宫的建筑形制,体现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社会体制。 </b><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b>1961年3月4日,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font color="#ed2308">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font>。 1994年,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font color="#ed2308">世界文化遗产</font>。 布达拉宫建筑及宫藏文物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交流交融,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h1> <h1><b>布达拉宫前合影</b></h1> <h1><b>布达拉官介绍</b></h1> 【 岡拉梅朵酒吧】 <b>仓央嘉措,是西藏第六世达赖喇嘛,他不仅是西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宗教精神领袖,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据说现在的餐厅就是仓央嘉措曾经下榻过的地方。相传他曾在这里与一位月亮般娇美的女子不期而遇,于是写下了“在那东方高高的山尖每当升起明月皎颜那玛吉阿米的笑脸会冉冉浮现在心田。”诗中的“玛吉阿米”,意为圣洁母亲、纯洁少女、未嫁姑娘,或可引伸为美丽的遗梦……<br>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个叫泽郎王清的西藏人将这儿改为了餐厅,自此她的名声伴随着醉人的酥油茶就飘向了每一个对西藏着迷的人的心里……</b> <h1><b>住宿酒店前合影留影</b></h1> <h1><b>住宿酒店</b></h1> <h1><b>回杭飞机上</b></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五世其昌 摄影並撰写美篇</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2025.8.9 杭州</font></b></div></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