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家燕(学名:Hirundorustica):别称燕子、拙燕,为燕科燕属的鸟类。喙短而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主要特点是上体发蓝黑色、还闪着金属光泽,腹面白色。体态轻捷伶俐,两翅狭长,飞行时好像镰刀,尾分叉像剪子。飞行迅速如箭,忽上忽下,时东时西,能够急速变换方向。</p><p class="ql-block">常可见到它们成对地停留在村落附近的田野和河岸的树枝上、在电线或电杆上,也常结队在田野、河滩飞行掠过。飞行时张着嘴捕食蝇、蚊等各种昆虫。鸣声尖锐而短促。世界性分布,是爱沙尼亚和奥地利的国鸟。</p> <p class="ql-block">家燕雌雄羽色相似。前额深栗色、上体从头顶一直到尾上覆羽均为蓝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两翼小覆羽、内侧覆羽和内侧飞羽亦为蓝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尾羽黑褐色微具蓝色光泽、飞羽狭长。尾长、呈深叉状。最外侧一对尾羽特别延长,其余尾羽由两侧向中央依次递减,除中央一对尾羽外,所有尾羽内均具一大型白斑,飞行时尾平展,颏、喉和上胸栗色或棕栗色,其后有一黑色环带、有的黑环在中段被侵入栗色中断,下胸、腹和尾下覆羽白色或棕白色,也有呈淡棕色和淡赭桂色的,随亚种不同、但均无斑纹。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跗跖和趾黑色。幼鸟和成鸟相似,但尾较短、羽色也较暗淡。</p> <p class="ql-block">家燕是一种夏候鸟,喜欢栖息于人类居住的环境。村落附近、常成对或成群地栖息于村屯中的房顶、电线以及附近的河滩和田野里。</p><p class="ql-block">家燕善飞行、整天大多数时间都成群地在村庄及附近的田野上空飞翔,飞行迅速敏捷、有时飞得很高、像鹰一样在天空翱翔,有时又紧贴水面一闪而过、时东时西、忽上忽下、没有固定飞行方向,有时还不停地发出尖锐而急促的叫声。活动范围不大,通常在栖息地2平方公里范围内活动。每日活动时间较长,据观察,一般早晨4点多即开始活动,直到傍晩7点多才停止活动。其中尤以7点到8点和17点到18点最为活跃,中午常做短暂休息。有时亦与金腰燕一起活动。</p><p class="ql-block">主要以昆虫为食,食物种类常见有蚊、蝇、蛾、蚁、蜂、叶蝉、象甲、金龟甲、叩头甲、蜻蜓等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蜻蜓目等昆虫。</p> <p class="ql-block">繁殖期4~7月。多数1年繁殖2窝、第一窝通常在4~6月,第二窝多在6~7月。通常在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繁殖活动,此时雌雄鸟甚为活跃,常成对活动在居民区,时而在空中飞翔,时而栖于房顶或房檐下横梁上、并以清脆婉转的声音反复鸣叫。经过这种求偶表演后,雌雄家燕即开始营巢。巢多置于人类房舍内外墙壁上、屋檐下或横梁上,甚至在悬吊着的电灯上筑巢。筑巢时雌雄亲鸟轮流从江河、湖泊、沼泽、水田、池塘等水域岸边衔取泥、麻、线和枯草茎、草根、再混以唾液、形成小泥丸,然后再用嘴从巢的基部逐渐向上整齐而紧密地推砌一起,形成一个非常坚固的外壳。然后用3~5天的时间衔取干的细草茎和草根、再用唾液将它们粘铺于巢底,形成一个干燥而舒适的内垫,最后再垫以柔软的植物纤维,头发和鸟类羽毛。每个巢从开始营造到最后结束,需要8~14天。巢的外径为12~13厘米,内径8~10厘米、高5~8厘米、深3~5厘米巢开口向上,呈平底小碗状。</p><p class="ql-block">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安道尔安哥拉、中国等全世界分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