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丝绕指柔·春意满坡山

墨韵书香【手机摄影】

<p class="ql-block">手机摄影/墨韵书香</p><p class="ql-block">文字编写/墨韵书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美篇号4514486💛</span></p> <p class="ql-block">  那年的2月27日的清晨,薄雾还未散尽,广东省高州市风华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们的黄马甲已映红了大井镇大坡山村的石板路。志愿者们手牵着手,将一台崭新的棉花糖机抬进黎国莲家的小院,金属机身在朝阳下闪着微光,像一个即将播撒甜蜜的魔法匣子。</p> <p class="ql-block">  “这机器能转出云彩似的糖花?”黎国莲摩挲着机身,指节因常年劳作有些变形。一名志愿者蹲下身,拆开包装演示:“您看,把白糖倒进去,加热后就能拉出细细的糖丝,卷在竹签上就是棉花糖啦!”随着“嗡”的轻响,糖丝如蚕丝般缠绕在竹棒上,渐渐蓬松成一朵雪白的云。黎国莲的小女儿伸手想接,糖丝却调皮地粘在她鼻尖,引得满院笑声。这场景,让人想起“浙江绍兴”志愿者为包宝贤张贴“福”字时的温馨——同样的笑容里,有被“家人”环绕的踏实与幸福。</p> <p class="ql-block">  午后的阳光暖得像棉花糖,志愿者们帮黎国莲搭起小摊,粉色的“坡山棉花糖”招牌在风中摇晃。“要甜一点还是淡一点?”黎国莲学着志愿者的样子问第一位顾客,声音带着初学时的生涩,却透着藏不住的雀跃。孩子们举着棉花糖在田埂上奔跑,糖丝在风中拉出长长的弧线,仿佛将春日的暖意都缠在了舌尖。正如台阿两地“最美家庭”交流中所说:“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此刻的小院里,机器的嗡鸣、孩子的欢叫与黎国莲的笑语交织,成了最动人的“亲情”乐章。</p> <p class="ql-block">  志愿者和女孩在院角忙碌着,阳光透过砖墙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女孩穿着整洁的校服,眼神专注,时不时接过一张纸仔细对照。志愿者耐心地讲解着什么,手中的动作细致而熟练。两人像是在调试什么设备,又像是在核对一份清单。女孩偶尔抬头,露出欣喜的笑容,仿佛在这一刻,她也成了这场甜蜜行动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沉时,志愿者们在墙上贴好销售记录表:“下次来教您用手机收款,再把棉花糖卖到镇上的学校去!”黎国莲攥着记满技巧的笔记本,忽然转身从屋里抱出一篮橘子:“这是自家种的,甜着呢!”剥开的橘子瓣像月牙,汁水在阳光下亮晶晶的,正如志愿者与村民心间流淌的情谊——无需血缘羁绊,当善意与陪伴如糖丝般缠绕,平凡的日子也能变得软糯而香甜。</p> <p class="ql-block">  风华志愿者协会的标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黄色背景上的红心像一团跳动的火焰,象征着他们不变的初心。几名穿着黄马甲的志愿者和学生围在一位志愿者操纵棉花糖机的身边,认真听着他的讲解,脸上写满了期待与热情。他们或许还不太熟练,但那份投入和专注,已经让这个春日的午后充满了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