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旅游的意义在于身体与心灵的迁徙,去发现生命原来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然后再回归自我,欣赏完别人,再回来欣赏自我,重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里,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八月如约而至,我们便踏上了甘南之旅。出发之前有人问我这个暑假去哪里,我说还没有想好呢。于是朋友便推荐了“甘南”,我的心里根本没有“甘南”的概念,幸好还有抖音,一搜,好吧,去!可是原本说好的许多人一同出游,因为一家人的老人突发意外,就变成了四个女人之旅……</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是官鹅沟。对于这个地方之前并不了解,网上一搜说是一个叫官珠的和一个叫鹅嫚的为了解除族人之间的矛盾而联姻的故事,因此官鹅沟也叫“中国爱情谷”。可能是我们来的时间不太对,也可能去的地方多了,还有可能大部分景区的打造都差不多,所以个人认为要说看自然景观,也就那样……不过从40℃的高温来到20℃的地方是真的凉快。</p> <p class="ql-block">城市牛马把自己放逐山水间的那一刻,身心都是愉悦的。</p><p class="ql-block">淙淙的溪流伴随着我们,飞瀑从天而降,奔流的不只是瀑布,还有我们放逐大自然的心。</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处无名的佛塔。据说是一位活佛修建的。大门开着,无人守候,像我们这样的普通游客也可以随便进入。寺院不就应该这样吗?无分别心是也!我们走进去的时候,刚好被一头牛拦在前面,远看以为那一头牛是用一条白色的绳子系着,走近一看才发现牛角上缠着一条白色哈达,长长的哈达一头缠着牛角,一头缠着地上的木棍。看着这些白塔,红墙的高塔,以及这样一头牛,我不知道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牛使劲儿地挣脱那一条哈达,我们不敢走近那头牛,只能远远地看着它挣扎。此时,一个着藏服的“卓玛”围绕着红色高塔一圈又一圈地转着,口中喃喃自语。一会儿,另一个人也跟着她一起转了起来,那方寸之间仿佛有一块磁石,她围绕着它,它吸引着她。会不会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那么一块磁石,我们围绕着它一圈又一圈地转着,转着……</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郎木寺。郎木寺,位于甘、青、川交界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这个缺氧但不缺信仰的地方,并不像汉族的一些寺院一去就要烧香拜佛,这里只听得一些诵经声,并没有看见有人烧香拜佛。这或许就是藏传佛教和汉族佛教的区别吧。</p> <p class="ql-block">这些黄色的墙体,庄严肃穆,白色代表着纯洁。走近一看暗红色却是由一种草茎密密麻麻组合而成的墙体。听导游说这种草茎具有通风透气的作用,如此弱小的生命也能和坚固的砖石媲美,草的生命价值像不像每一个普通人?看似沧海一粟,但却是历史洪流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多么光辉灿烂的历史,不都是普通人组成的吗?</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草原。穿越了许多高山,或是长满灌木丛的,或是光秃秃的山,一座又一座,终于我们来到了草原!草原的开阔平坦让我们这些来自丘陵地带的人着实兴奋!我们忘记了海拔,我们奔跑,我们转圈,我们跳跃,然而高海拔提醒着我们,静下来,慢下来……高速运转不适合高原,它要求我们停下来,好好感受我们的生命,好好对待我们的身体。这一副肉体它需要我们慢一点,再慢一点,匆匆忙忙的生活需要留给灵魂一些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难怪草原上的牛羊都如此悠闲,它们不愁吃不愁穿,它们唯一需要的是氧气。所以你要是不戴眼镜,你以为那些牛马没有动,它们定定地站着,可以几十秒不动,似乎在思考,也可能什么都没有想。也没有看见有人在看守着它们,它们想吃草的时候就低头吃草,想喝水的时候就喝水,想睡觉的时候倒下便睡,想发呆的时候就发呆,什么都不用想。可是,你若问我想变成这样的牛马吗?我会回答:不!它们看似自由的一生,却不能告诉我它们的感受,于是我只能违背“庄周梦蝶”了,妄自猜测它们没有思想,没有自由……</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拉卜楞寺。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拉卜楞寺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段文字来源于百度。对于拉卜楞寺这个名字我都陌生,所以去到这里我就抱着一个思想:去感受藏传佛教文化。所以我们并没有自己“乱游”,而是去找解说,还好这里有喇嘛免费解说。不过,对于我这样不了解藏传佛教的人,根本听不太懂喇嘛的解说。一些供奉的活佛的名字已经够打脑壳了,根本分不清楚谁是谁。但了解了这个寺庙里有医学院,经学院,时轮学院。走寺庙来到外围,转了最长的转经筒。一排排转经筒有的转得飞快,有的已经停下来。我面对转得飞快的经筒,迅速伸手又缩回来,因为我怕弄伤了我的手;面对那些停止的经筒,我使劲儿推动,虽然自己并不会念经,想着它们的转动就是代替着念经,我越发使劲儿了。心中不知道应该祈祷什么,就随波逐流般地转动着,一步一步,一个一个,一把一把,就这样走出寺庙……</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米拉日巴佛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一路上有许多不知道名字的各种佛阁寺庙,它们兴建于不同的时代,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人们寄托希望的所在地。“信仰”这个词语普通又神圣,普通到任何人都可以拥有信仰,神圣到任何人都不可轻视信仰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佛阁是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的标志性藏传佛教建筑,作为全藏区唯一供奉各教派祖师的九层佛阁,融合宗教文化与建筑艺术精华,具有独特的历史和宗教价值。一共九层,每一层都供奉着不同的教派祖师。我们一进去登楼都要求脱鞋,我原以为爬到楼顶是为了一睹整个寺庙的全貌,结果发现那些佛教徒每上一层都会口中念念有词,到一个供奉着的神像面前叩拜。看着如此虔诚的教徒,我真的太肤浅了。爬到楼顶发现根本不能看外面,每一层楼都封了的。正当我败兴而归的时候,楼梯被堵住了,一些年老的人下楼梯需要人搀扶着。同行的伙伴说,尤其是老年人特别想爬上来。信仰在汉族人中,好像和年龄,和人生际遇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年龄越大,越开始敬仰敬畏一些年轻时不屑的事或者物。所以汉族人中去寺庙去佛阁,像我一样凑热闹的不在少数。但是我们也并不可恶,并不可耻,岁月赠予我们的,以及我们经历过的,我们的成长铸就了今天的我们的模样,的思想,的想法。我不信佛,但是尊重佛。在烟雨风霜中走过的岁月,需要沉淀,方能读懂“多少楼台烟雨中”。</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伏羲庙。伏羲庙,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伏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在神话体系中承担创世、文化启蒙和社会制度奠基的多重历史角色,其主要贡献包括创立八卦、制定婚姻制度、发明渔猎工具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讲解人员为我们讲解八卦的时候,我方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压根儿看不懂听不懂,看着屋顶的各种卦,我犹如听天书!惊叹伏羲的伟大,时过境迁,当代读过书的我竟然不明白卦象和《易经》,身为华夏儿女真的有一些汗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伏羲庙,看着大门口的一棵树发呆。这棵树一分为二,这棵树一部分树梢生机勃勃,一部分早已枯竭。生死之间在一棵树的身上具象化了,原来生和死并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过程。人们走过的每一天都是生命活着的状态,也是死亡的状态。死亡并不是一天死去的,每时每刻都在死去……所以活着,鲜活地活着显得那么可贵!</p> <p class="ql-block">第七站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1600余年开凿与修缮,以泥塑艺术著称,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石窟,我不敢妄自菲薄,因为才疏学浅。心中的圣地敦煌莫高窟是我一直想去又不敢去的地方,如果不了解一些知识,去了也只是走马观花,看着一些塑像发呆。所以敦煌一行一直搁浅,今天有幸去了麦积山石窟,心中依然惶恐。去之前各种短视频好像懂我一样,一直给我推这方面的介绍,让我了解了一些皮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石窟始凿于公元5世纪初的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至明清等12个朝代持续营建,现存窟龛221个、造像10632身、壁画近1000平方米。由于历史久远,一些塑像已经残缺,有的面容模糊,有的四肢断残,甚至有的洞窟里塑像都不存在了。看着这些塑像,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仿佛历史的钟声在回荡,他们承载了多少代人的辛酸成败,多少人的虔诚希望,多少王公贵族,多少平民百姓,在岁月的洪流中都被风化了,到头来不都是一场空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透过网格,斑驳的塑像是历史的见证,是有人来过的痕迹。如来,如同来过,如同没有来过……走下麦积山,我牵着同伴的手说,我们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前世都是这里的工匠,我们在烈日下雕塑,在寒冬里开凿,一世又一世,今生我们只是来走我们曾经走过的路,而已……如来——如同来过,如同没有来过……我俩抬头再一次仰望这如同麦朵一样的山峰,相视一笑。</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我们吃了网上很火的天水麻辣烫,也吃了小吃摊上“呱呱”“然然”和“ 捞捞 ”,甘肃人的浪漫和生活美学藏在路边小吃摊上。把各种凉粉儿面皮加上一撮野菜凉拌,就是一道美食。走过许多地方的路 ,吃过许多地方特色菜,才发现原来最美味的还是四川的火锅!无论你多么向往远方,走累了,你终究是会想念那个你待久了,厌烦的地方——故乡!所以,旅游的意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旅游的意义在于身体与心灵的迁徙,去发现生命原来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然后再回归自我,欣赏完别人,再回来欣赏自我,重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里,继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