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境内,是中国万里长城的一部分。</h1> <h1> 金山岭长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由徐达主持修建,后经抗倭名将戚继光于隆庆元年(1567年)大规模续建和改建,形成了拱卫京畿,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完备军事防御体系。</h1> <h1> 传说明朝戚继光将军调任蓟镇总兵时,为安抚从江浙带来数千名士兵的思乡之情,就以江苏镇江名胜“金山”为名,将两座敌楼命名为大金山楼(左)、小金山楼(右)。</h1> <h1> 小金山楼。</h1><h1> 金山岭长城西起龙峪口,东至望京楼,全长 10.5 公里。通常以小金山楼为中点,向东至望京楼约5公里,称为东段;向西至龙峪口约5.5公里,称为西段。</h1> <h1> 金山岭长城沿线分布着67座敌楼、5处关隘和3座烽燧,平均每 150米设一座防御工事,密度居长城之首。</h1> <h1> 长城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随山势起伏,如同奔腾飞跃的巨龙,气势恢宏,雄伟壮观 。</h1> <h1> 从小金山楼极目西望,西段长城仍未尽头。</h1> <h1> 长城西段与小金山楼不直接连通,想要进入敌楼或到长城东段,必须通过城墙内侧的券门绕道关内才行。</h1> <h1> 据险而筑的金山岭长城。</h1> <h1> 修建长城时,戚继光提出的“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原则,随山势起伏而修筑,高下相间,突兀参差,蔚为壮观。</h1> <h1> 从小金山楼极目远眺,东段终点望京楼和司马台长城可及。</h1> <h1> 从小金山楼箭窗隔谷相望大金山楼。</h1> <h1> 敌楼普遍采用 “砖石筒拱结构”,无梁无柱却坚固抗震。</h1> <h1> 大金山楼建于1569年,上层有一座砖仿木结构的铺房。</h1> <h1> 大金山楼通往窑沟楼的下沉式通道,用于防御攻上长城的敌军骑兵冲击,是长城综合防御体系之一。</h1> <h1> 长城墙体宽 5-6 米、高 7-8 米,以条石为基、青砖包砌,顶部马道铺设方砖,外侧设垛墙、内侧设女墙。</h1> <h1> 长城综合防御体系之一的障墙,墙上开瞭望孔与射击孔,用于防御攻上长城的敌军。</h1> <h1> 近代金山岭长城依然发挥着其军事防御作用,1933年,中国军队曾在金山岭长城沿线砖垛口、龙峪口、望京楼等地,依托长城与日本侵略军进行过多场激战。它在提醒后人:长城不仅是古代的军事屏障,更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捍卫民族尊严的象征。</h1> <h1> 高尖楼原分上下两层,可惜现已坍塌,仅剩四周墙体。</h1> <h1> 高尖楼与东五眼楼隔沟相望,遥相呼应。</h1> <h1> 高尖楼残垣断壁间愈显苍劲。</h1> <h1> 从高尖楼的垛口眺望东五眼楼。</h1> <h1> 长城上每隔不远就设有御敌的障墙。</h1> <h1> 金山岭长城逶迤连接司马台长城。</h1> <h1> 部分路段未经修复,留明代原貌,尽显沧桑感。</h1> <h1> 高一侧的长城御敌外墙除建有垛口,还在墙根设有投放礌石的孔洞。</h1> <div><h1> 下午前往位于北京市密云区长城脚下的古北口水镇。古北口水镇背倚燕山山脉,汤河穿流而过,形成 “山环水绕、城景交融” 的独特格局 。</h1></div> <h1> 望京楼则屹立于东端老虎山顶峰,海拔 988 米,是金山岭长城的终点和标志性建筑,望京楼则占据制高点,可俯瞰周边数十公里,便于预警和指挥。据说天气好时可远眺北京城廓。</h1> <h1> 这段山脊上的仍是金山岭长城东段。</h1> <h1> 汤河穿流而过,形成 “水绕古镇” 的江南意境。</h1> <h1> 永顺染坊,以永顺染、天然彩、草木色、手工缬而得名,展示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各个时期的印染技术成就和特色。</h1> <h1> 还原传统植物染色工艺的花布晒场。</h1> <h1> 英华书院,取自于韩愈的《进学解》中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其意义就是沉浸在“诗书浓郁的芬芳中,吸取他的精华”。</h1> <h1> 英华书院英华书院分为东院和西院,东院内设水榭回廊;西院后面设有文昌阁,里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h1> <h1> 圆通塔寺,由观音院和圆通塔两大建筑群组成。</h1> <h1> 日月岛广场。</h1> <h1> 日月岛老戏台,广场上蛰伏待飞的表演无人机。</h1> <h1> 八旗会馆,曾是清朝正黄旗在此驻扎时建造的会馆,可以领略八旗子弟军事风采及生活风貌。</h1> <h1> 灰瓦青砖、雕花门楼,既有晋商大院的雄浑,又有徽派建筑的灵秀。</h1> <h1> 古北口水镇以长城脚下的北方水镇为特点,把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h1> <h1> 汤河为古镇主脉,滋润着两岸的各式古建筑。</h1> <h1> 汤河两岸错落分布着明清及民国风格的山地合院。</h1> <h1> 汤河〝银笺桥〞,高耸如弯月,拱桥倒影圆。</h1> <h1> 汤河〝寨桥〞,采用 “瓮城” 式设计,除了两岸通行,桥身藏有箭孔和瞭望口,更兼备军事防御功能。</h1> <h1> 汤河〝长道桥〞,柳垂两岸,鸭浮水中,胜似江南水乡。</h1> <h1> 汤河上长城下的〝关桥〞,可“仰观长城,俯察流水” 。</h1> <h1> 从古北水镇眺望山脊上的司马台长城。</h1> <h1> 登上司马台长城,领略落日熔金与水镇初亮灯火交织的魔幻时刻。</h1> <h1> 明月高悬照水镇。</h1> <h1> 落日余晖,水镇苍茫。</h1> <h1> 俯瞰灯火阑珊的古镇与沉睡的长城。</h1> <h1> 与烽火台、晚霞同框。</h1> <h1> 司马台长城的蓝调时刻。</h1> <h1> 从东5楼眺望东6楼和东7楼。</h1> <h1> 登长城,提灯夜游司马台。</h1> <h1> 夜景堪称 “水镇” 的灵魂所在,将长城的雄浑、水乡的柔美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h1> <h1> 汤河灯影倒映水面,宛如 “北方秦淮河”。</h1> <h1> 400 架无人机以司马台长城为天然幕布,上演 “星空长城奇遇”。</h1> <h1><p> 灯光勾勒出司马台长城蜿蜒巍峨的雄姿。</p><div><br></div><div> <font color="#333333">《赞金山岭长城》<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 </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 万里长城舞巨龙,<br> 金山独秀势凌空。<br> 烽楼错落含烟翠,<br> 敢占神州第一雄。</font><br></div><div><br><br></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