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北端的煤矿

梓雄

<p class="ql-block">  北极有煤。最北的城市是以矿工(约翰. 朗伊尔)的名字命名的。朗伊尔城是先采煤后建市的。</p> <p class="ql-block">  北极地区煤炭储量约1600亿吨,大多薄煤层赋存(煤层厚度1.3米以下),朗伊尔城先后有7座煤矿,平均年产30~40万吨,属优质动力煤,用于发电、冶金或化工等领域,除供应本地发电厂外,还出口到德国、英国和丹麦。</p> <p class="ql-block">  煤矿开采历史大约120年,最后一座矿井(格鲁夫7号井)已于今年上半年关闭,并向科研和旅游业成功转型。</p> <p class="ql-block">  做为一名资深煤炭人,看到地球北极的煤矿,亲切感由然而生。我利用登船前的宝贵时光,大清早起来翻山爬坡,走隧道看铁轨,勘查运煤线路,了解洗煤工艺。大致弄清了矿井位置,生产方式,运输系统,洗选加工以及产品去向。朗伊尔城煤炭开采有三个特点:</p> <p class="ql-block">  一是煤矿大多建在山顶或半山腰。这是由于地壳抬升,煤层都在半山腰赋存,平巷进入,平峒开拓,钻机打眼放炮,木支架支护,溜槽加罐车运输。</p> <p class="ql-block">  二是夏季煤矿开采处于半停产状态,冬季反而开足马力加大生产。这是因为当地土壤属于冻土层,冬季土壤中的水都冻住了,采掘面比较干燥,不易塌方,设备也不易受到腐蚀,瓦斯泄漏也少,比较安全;而夏季部分冻土层融化,存在水和瓦斯以及冒顶等安全隐患。</p> <p class="ql-block">  三是原煤均采用钢丝绳索道加罐笼式运输方式。原煤出井口后,由一座座十几米高的木支架搭建的输送塔,通过钢丝绳索道牵引罐笼把原煤输送到集中选煤厂,经过分级筛选,再由另一条钢丝绳索道运到码头,装船外运。由山坡上多条一排排废弃的木质缆车架可以想见当年空中车水马龙繁忙的运输景象。</p> <p class="ql-block">  1906年,美国人约翰·门罗·朗伊尔建立了第一座矿井,并将该矿命名为朗伊尔煤矿。1916年,斯瓦尔巴挪威煤炭公司接管了朗伊尔的北极煤炭公司,定居点更名为朗伊尔城。由此看来朗伊尔城实际上是一座煤矿城市。</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成本的增加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挪威政府逐步关闭了朗伊尔城的煤矿。仅剩下的格鲁夫7号井原计划2023年关闭,由于俄乌战争导致欧洲能源紧张,关闭时间推迟到了今年6月底。</p> <p class="ql-block">  与大自然搏斗是要付出鲜血甚至生命代价的。在这个有着既不准出生又不准死亡奇葩规定的岛上,据统计,从1916年至2025年的109年间有124名矿工牺牲在井下。</p> <p class="ql-block">  斯瓦尔巴教堂是挪威煤炭公司在一个世纪前出资建造的,最初的作用是祈祷矿工平安和超度逝者亡灵。二战期间被纳粹德国炸毁,1958年在原址基础上重建。如今已成为当地居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人们在这里进行祈祷、礼拜等宗教仪式,新人在此举办婚礼。</p> <p class="ql-block">  都说煤炭不环保。新能源汽车貌似环保,其实电池动力大多数来自煤炭。就象现在吃粮少吃肉多,殊不知肉也是粮食转化的。中国富煤贫油少气,8亿吨石油消耗量80%靠进口,是耐不起风吹草动的。</p> <p class="ql-block">  煤炭是工业的粮食,它燃烧了自己温暖了世界。看到上图用运煤罐车改成的沙发,恐怕你就不会简单地认为,矿工的浪漫只是在被汗水浸湿并沾满黑灰的脸上, 露出的那一排白牙和一抹眼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