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奔现”之旅(三)

Agnis

<p class="ql-block">近些年,我越来越喜欢逛博物馆了。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与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逛逛当地的博物馆。于是来赣州的第三天,我们就安排了赣州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上午飞儿要去办事,我们一家三口和小琳驱车来到赣州市博物馆。进馆后我们就兵分两路,小琳去二楼看历史名人展,我们一家三口看叙利亚特展——文明的面孔。</p> <p class="ql-block">对我而言,叙利亚是个陌生的国度,印象中只有战火纷飞。看了介绍,我才了解到,叙利亚位于亚洲大陆西部,地中海东岸, 北靠土耳其,东南邻伊拉克,南连约旦,西南与黎巴嫩、以色列接壤,西与塞浦路斯隔海相望,国土面积185180平方公里(包括戈兰高地),首都为大马士革。自古以来,因其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十字路口,各种文化在此交流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叙利亚文化。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前言是这样写的:叙利亚拥有3500多处古迹,犹如一座裸露在蓝天下的庞大博物馆,其文化的多样性谱写了一部壮丽的史诗。距今数十万年至数万年前,这里已存在原始人类活动的痕迹;公元前8000年,新石器革命的开始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公元前3000年左右,叙利亚开始出现原始城邦国家;自公元前8世纪开始,不同文明先后在此留下历史印迹,叙利亚相继被亚述、新巴比伦、马其顿、罗马、阿拉伯等政权统治,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叙利亚也正如“文明的万花筒”,留存了不同文明在此相继相承的厚重历史脉络,其古老与辉煌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三十万年前石制砍砸器看起,沿着历史的脉络,观赏了石器、陶器、石膏雕塑、贝壳镶嵌画、锲形字母表、钱币、壁画、首饰等精美的文物。这些展品带着异域的风情,充满古朴的张力,彰显匠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说起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我还对那里产的玫瑰精露有印象。果然,有面墙并没有展示文物,而是“绽放”着巨大的玫瑰花。上面那句话震撼人心:“战火摧不毁的浪漫。每一片花瓣,都是对和平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看完叙利亚特展,我们去看常设展——“客家摇篮 赣州”。通过了解客家的发展变迁,我们走进赣州的精神内核。</p> <p class="ql-block">从展板上,我们了解到从两晋迄至唐宋,中原多次遭遇战乱、灾荒,大批北方汉民被迫渡江南下,辗转迁徙到自然条件相对封闭的赣、 闽、粤毗邻三角地区,与当地原住民相互杂居。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促进了赣、闽、粤三角地区经济、文化的全面开发,并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与原住民相互融合,从而孕育成为一支独具风彩的汉民族支系——客家民系,赣州因此被誉为“客家摇篮”。</p> <p class="ql-block">赣州的历史源远流长,从距今约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就有人类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南迁,第一次是两晋南北朝的衣冠南渡;第二次始于唐朝的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第三次是北宋末年的避地求安。虽然每一次南迁都伴随着无数人的血与泪,但也使赣州日渐繁荣起来。</p> <p class="ql-block">和刚才的叙利亚文物相似的是,赣州早期也有陶器;但不同的是,我国的文物中还有精美的瓷器,叙利亚那边就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我问了AI,它说:“瓷器的独有性本质是自然条件、技术体系与文明特质共同构建的壁垒:高岭土资源与松木燃料的禀赋、高温技术从冶铁领域的迁移、国家工程化的生产体系,以及中华文明对技术极致的追求,使中国在近两千年间垄断了高端瓷器制造。欧洲虽通过文化渗透最终破解技术,但核心工艺的断层至今仍影响高端瓷器产业格局。”</p> <p class="ql-block">常设展的展厅还挺大的,还展示了赣州的经济、教育、宗教、民俗等方面。</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二楼是红色教育主题的,我们大致看了看。</p> <p class="ql-block">赣州博物馆最特别的地方,是它里面有个室内植物园。从二楼的入口进去,可以沿着环形的木栈道走到负一层。</p><p class="ql-block">植物园里郁郁葱葱,空气清新,还有小瀑布、鱼池和小喷泉,充分利用了每处空间,颇有巧思。</p> <p class="ql-block">逛完植物园,我们与小琳汇合,离开了赣州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此次参观,没有人潮拥挤,只有知识大餐和美的欣赏,值得一来。(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