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安徽宣城泾县,乌溪河畔,一组白色的建筑群崛起于青山环抱中,这里就是中国宣纸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文化园分博物馆和互动体验观光区两大部分。前者介绍了宣纸的一般历史知识和制作技艺以及由宣纸展现的书画珍品,后者主要是宣纸文化展示交流区和休闲场所,其主要建筑除了一个超级制作车间,可供现场观看捞纸过程,还有4个设计独特的国宣客厅</p> 伟岸挺拔之风 <p class="ql-block">作为一般游客,或者建筑风景的爱好者,参观完整个园区后,还是将兴趣点落在了外观美的欣赏并试图去理解它。</p><p class="ql-block">不出所料,宣纸的色泽和形态成为主要元素,深入到每一个外墙面和内饰部分。这也是一种很直白的表达,本白的色泽,温润如玉,不事张扬。在这里,文化园主体建筑的外墙大多凸显出宣纸一页一页层叠的效果,让原本绵薄的纸质支撑起历史的厚重,一座座建筑连绵错落,挺拔壮观</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明快的节奏、冷峻的外表,也许能折射出宣纸古韵、古色、古香的部分外在特点。同时,在园区的配景中,我们还看到了几棵青檀树和松树等,而宣纸的主要原料就有青檀树皮。虽然青檀木并无特别的浓香,但木材固有的淡香已揉入成品的宣纸中,其味道,将会和墨香、书香融汇,长留天地间</p> 柔和温婉之韵 <p class="ql-block">即便从外观上看,平行的直线条(平面)占据了主导地位,仍然可以在视线可见的门窗设计上发现有所变化。比如,用柔和的曲线勾画出不规则的轮廓,说是窗,不如说就是一个自然的洞穴……以及在内部厅堂中一改直线(面)为主的结构,让更多的柔美曲线参与其间,有的流畅如层层波浪,有的巍峨如重岩叠嶂,这大致能和宣纸内在的柔韌特性相契合吧。一进门便被曲径通幽的深邃引领,刚体验到峰回路转的新奇,又在通透的窗户里遇见别有洞天的意外惊喜。一步一景,往往叠化出一番新的意境!这些内部空间的营造无不体现着匠心独具的艺术智慧。在大厅内,柔和白晰的自然光影中,我们又好像进入到宣纸内部的经纬中,窥见了宣纸的肌理纹路,让人们时时在现实的宣纸氛围和虚幻的想象时空中切换……正因为如此,人们来国纸客厅打卡拍照,各个机位点位,多种角度光线,宜古宜今,老少通吃,真的特别出片哦</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7日于安徽宣城泾县</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①游览中国宣纸文化园已过去近3个月,整理着一堆照片,不知怎么编排。把现成的所有宣纸的知识百度一下,倒是省事,但笔者更想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有一点原创的内容,哪怕与原作之意有所出入。所以拖到今天才完稿。笔者对建筑虽有兴趣(限于外观摄影),但无丁点儿专业背景,只能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在相互平视中,谈点个人的想法,倒好,普通人也许一看就能懂。事后,有幸参考到原创团队有关构思的一些细节(网络查阅),确实很专业,无愧得奖,让笔者也受到启发。但笔者仍将保留参观时的第一印象,写成此篇</p><p class="ql-block">②对比事后才了解到的专业团队的构思,笔者当时只想到建筑是用宣纸的形和神去设计这一层。而原构思直接就把纸设计成山(没建筑什么事了)。一旦想到这一层,许多东西都能得到更合情理的诠释了,包括细节,不必再去生拉硬扯那么多了。此处如不深入一点,很难理解。有兴趣可参见《金奖之作!纸山行不尽,如在画中游》等文,这里就不展开了,谢谢观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