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展期在《民法典》第678条中相关解释

化解化债服务平台

<p class="ql-block">民法典第678条是关于借款展期的规定,以下是对该条文的详细解读:</p><p class="ql-block"># 一、条文内容</p><p class="ql-block">《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八条规定:“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p><p class="ql-block"> 二、关键词解析</p><p class="ql-block">1. 借款人:指在借款合同中负有还款义务的一方。</p><p class="ql-block">2. 展期:指借款人在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限不能偿还借款时,在征得贷款人同意的情况下,延长原借款的期限,使借款人能够继续使用借款。</p><p class="ql-block">3. 贷款人:指在借款合同中提供借款的一方。</p><p class="ql-block">4. 申请:指借款人向贷款人提出延长借款期限的请求。</p><p class="ql-block">5. 同意:指贷款人对借款人展期申请的认可,是展期生效的前提。</p><p class="ql-block"> 三、条文解读</p><p class="ql-block">1. 申请展期的条件:</p><p class="ql-block"> 借款人必须在还款期限届满前向贷款人提出展期申请。</p><p class="ql-block"> 借款人需要基于合理的理由申请展期,如资金周转困难等。</p><p class="ql-block">2. 展期生效的前提:</p><p class="ql-block"> 贷款人对借款人的展期申请表示同意。这是展期生效的必要条件,未经贷款人同意,展期无效。</p><p class="ql-block">3. 展期的本质:</p><p class="ql-block"> 展期是对原借款合同履行期限的变更。因此,展期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虽然民法典第678条未明确规定书面形式,但实际操作中为避免纠纷,通常建议采用书面形式)。</p><p class="ql-block">4. 展期的期限:</p><p class="ql-block"> 展期的期限由贷款人与借款人协商确定,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贷款通则》规定,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p><p class="ql-block">5. 展期的法律后果:</p><p class="ql-block"> 展期申请获批后,借款合同的履行期限相应延长,借款人应按新的期限履行还款义务。</p><p class="ql-block"> 若借款人未申请展期或申请展期未得到批准,其贷款从到期日次日起,转入逾期贷款账户,借款人需承担逾期利息等违约责任。</p><p class="ql-block"> 四、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1. 借款人在申请展期时,应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以证明其还款困难的原因和展期的合理性。</p><p class="ql-block">2. 贷款人在考虑是否同意展期时,应综合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以及展期对贷款安全的影响。</p><p class="ql-block">3. 对于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等需要第三方提供担保的借款,申请展期时还需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p><p class="ql-block">4. 双方应就展期的期限、利率等条款达成一致,并签订书面的展期协议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民法典第678条关于借款展期的规定为借款人和贷款人提供了在法律框架内协商变更合同履行期限的依据和保障。在实际操作中,双方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约定,确保展期的合法性和有效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