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青甘(5)走青甘 会上瘾吗?

老城

<p class="ql-block">都说去西藏会上瘾,可惜我只去过一次,去之前魂牵梦萦,去之后梦萦魂牵!拖延症害人不浅,便与珠峰、阿里和墨脱失之交臂。熬过近10年的诸事羁绊,终于又可以打点行装出发了,蓦然回首,廉波老矣!</p><p class="ql-block">西藏就算了,不是还有青海吗?在职时想去哪儿,不能自己说了算,得看领导发送你去哪儿。我这类冤种,沪广深尽量别想,西部老少边穷则个。其实我还就喜欢遥远、鸟都不拉屎的地方。青海,正中下怀!</p><p class="ql-block">然后就是甘肃。最近好友发来一段视频:只有甘肃才有的10大风景,记得有麦积山、扎尕那、郎木寺、诺尔盖草原等,看完吃惊,这10处于我,居然全是空白,我到底去没去过甘肃?所以青甘,旅人魂梦之地,也是我持续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2002年出差西宁,头回飞青藏高原。从空中看,黄河蜿蜒,大地宏图,血都热了。当时曹家堡机场还在一期建设完工阶段,只有一条跑道,飞机硬是在山窝里那一小块平地上起降。飞高原的机长,咋这么牛!图为祁连山余脉风景。</p> <p class="ql-block">彩色胶卷时代,很少舍得空拍风景。本篇附图除注释外,均翻拍自20多年前洗印的纸质照片,虽然拍摄水平和翻拍效果都不佳,但物稀为贵,敝帚自珍。图为水天一色的青海湖。</p> <p class="ql-block">受命赴青海东部,以互助县为中心,踏足湟源、海宴等地,与青海省人民医院合作医疗扶贫。因工作安排,我与部分同事经过大通连接门源的达坂山垭口,取道互助。图为位于湟中鲁沙镇的塔尔寺,有幸前往参观。</p> <p class="ql-block">达坂山垭口海拔3940米,我们8月1日经过时,北京正当酷暑,山上却满天飞雪、气温骤降。大家都仅有外套,冻得哆里哆嗦。那时沿途还没有如今这么完善的服务区,但天无绝人之路,达坂山隧道口居然有一座兵站。图为达坂山区。</p> <p class="ql-block">兵站有间小卖部,出售部队战士穿的那种圆领绒衣。我自作主张,为每人置办一件,单价38元很实惠。穿上绒衣,立即满血复活,顶风冒雪继续前行。图为2024年6月全线通车的227国道达坂山垭口收费站。以上两图来自网络,致谢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互助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当时还是贫困县,平均海拔2600米。开始完全没有高反感觉,但忙碌起来、特别是爬楼梯或小跑的时候,马上气喘吁吁!图为青海省人民医院的医疗“大篷车”。</p> <p class="ql-block">工作间隙,参观游览,感叹青海之壮丽!省出为自己留影的胶片,拍了几幅空景,尽管不尽人意,也因难得而保留至今。图为青海湖畔大片草本植物,不知是不是正在收割的青稞?杆叶枯黄,却有一种沧桑之美!</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水磨房,不知历史几何。水磨坊一般包括横跨在磨沟之上的“水间”,和一个“旱间”。 这种以水流为动力的磨坊,过去曾是村民重要的粮食加工设施,我们看到的时候已经废弃,村里有了电磨房。</p> <p class="ql-block">居住在互助县的少数民族,除了土族,还有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等。当地旅游资源丰富,有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门峡景区以及白马寺、佑宁寺、却藏寺、五峰寺等名胜。虽无暇观光,但欣赏了当地群众表演的“安昭”舞,听说现已成为非遗项目!图为可爱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翌年二赴青海,公干祁连、同仁两县。在227国道贯通之前,到祁连得走石子路、搓板路或山间土路,滑坡滚石,崎岖险峻,通行条件很差,还常堵车。300多公里车程7、8个小时。图为2003年8月,我们从西宁前往祁连途中被堵在公路上。</p> <p class="ql-block">如今227国道畅通,去年9月的青甘环线,从祁连返回西宁,上227至大通转G0611张汶高速,经峨堡镇、青石嘴镇,只5个多小时便到达西宁。图为2003年8月,从西宁到祁连途经门源,观油菜花海。</p> <p class="ql-block">上图一,藏语阿咪东索,即牛心山,那时当地旅游业刚刚起步,山脚下的森林中,已经建起了度假村。图二黑河支流八宝河,经过夏季充沛的雨水,河水浑沌并丰满起来。</p> <p class="ql-block">同一座山,同一条河。图为2024年9月,在卓尔山上所拍的牛心山谷地。中间弯曲的河流,便是八宝河。22年光阴似箭,无论当年漫步河畔,还是如今放眼高峰,云壤之间,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p> <p class="ql-block">同仁,观其名倍感亲切!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为“热贡”发祥地。藏语热贡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热贡艺术包括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画、图案、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上图一,画师向游客介绍正在创作的唐卡;图二,同仁热贡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本想与同行的一位专家去他当知青时插队的贵德县,领略“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景,结果路遇塌方,向东一拐,去了尖扎。意外收获,是参观了黄河上游的李家峡水电站。</p> <p class="ql-block">失之贵德,收之尖扎!原来天下黄河尖扎水也清!这里还藏着一座景色壮观的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另有南宗寺、尼姑寺、南宗扎寺三大寺院,是青海省唯一僧、密、尼并存的宗教法地。虽因事不便久留,但坎布拉算是种上草了。图片来自网络,致谢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初进甘肃,应是上苍安排。1975年7月,陕北遭遇特大山洪,灾后防疫,医疗队完成任务返回西安时,路还没有修好,于是我们从陕西黄陵,绕到甘肃东大门正宁,经过子午岭西麓,转道关中平原。图为今日正宁,网图致谢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找到两张模糊的老照片,记录了医疗队在道路中断、汽车载着药品绕路、队员120多华里徒步,跋山涉水赶往灾区的情景。还记得回程乘上坐骑,车过甘肃正宁子午岭时,突降大雨,倾缸倾盆。而驶至岭峰忽见碧空,下车观看,土路上居然齐刷刷一条雨线。原来天上的云,也分片包干,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干湿两界分明!</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陇上行,已是20多年以后的2002年初秋。经河西走廊西行,完成了在新疆的差事后,我用攒的假,与正值暑期的女儿去了一趟嘉峪关。图为从柳园到敦煌,公路边的大片沙漠。</p> <p class="ql-block">路走得有点绕:先乘火车从北京到柳园,然后经敦煌、魔鬼城、玉门关进疆,过鄯善、吐鲁番;再从乌鲁木齐一路向东返回,路经嘉峪关,之后到达兰州。图为柳园附近的红柳湿地公园,可惜错过了红柳花期,据说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柳园曾是距敦煌莫高窟最近的火车站,走老路128公里。敦煌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20年前市政建设还很落后,窄街陋巷,尘土飞扬,与敦煌的名气相当不符。图为敦煌新貌,摄于2024年9月。</p> <p class="ql-block">那时参观莫高窟,需要先存包存相机,即使还没有走进窟内,也已经无法拍照。参观结束取到相机后,才拍到这张洞窟外景。而去年来的时候,安检已经简化,只要进洞收起手机,户外均可自由拍摄。</p> <p class="ql-block">为了省出时间去瓜州的榆林窟,去年青甘环线,放弃了重游鸣沙山、月牙泉。图为翻拍的纸质照片,色彩和清晰度都大打折扣,但毕竟留下沙水相依的风光照,景色神奇!</p> <p class="ql-block">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俗称魔鬼城,距敦煌市区约180公里,距新疆若羌县境内的三垄沙7公里,而三垄沙向西与阿奇克谷地相连,再向西南便是闻名于世的罗布泊无人区了。我们去的时候景区尚在试运行期,道路特别难走。</p> <p class="ql-block">玉门关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从这里继续西行,经鄯善、吐鲁番,便到达乌鲁木齐,这也是我第一次去当时甚觉遥远的新疆。</p> <p class="ql-block">返程途中,包车去了嘉峪关关城。嘉峪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在敦煌以东,距玉门关东南约160公里 。图中所见,那时关外还是荒凉的茫茫大漠,不似现在店铺比肩,弥漫着商业气息。</p> <p class="ql-block">既然包车,就又去了下一个景点,长城第一墩。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上,在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距嘉峪关市西南约7.5公里。讨赖河基本上没水,河谷很深。</p> <p class="ql-block">还去了位于长城第一墩北侧、距嘉峪关市西北14公里、距关城8.4公里的悬臂长城。这里是嘉峪关关城的北向延伸部分,因筑于约45度的山脊之上,形似凌空倒挂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参观了距市东北20公里处的魏晋砖壁画墓。保存景区门票,是我多年的老习惯,舍不得用胶片拍景,门票上的图案便可留作纪念。此行20多年后,我在国博的特展上,又见到那些反映魏晋时期古代边民生活的珍贵砖画!</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市因嘉峪关而得名,当年就已建设得非常现代化,街道宽阔,绿化初成,干净整齐,酒店服务也非常到位。一到晚上,市民们汇集在广场上,一派安居乐业的盛景,给我留下极为良好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离开河西走廊前往兰州,图为黄河第一铁桥。承蒙当地朋友陪同,游览了市区主要景观。最后一天距返程还有小半天,我和女儿决定哪儿也不去,就在黄河边流连。每人捡了一块黄河石,不辞辛劳背回北京,几次断舍离都幸存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旅行就是这样,若有图有文,便是一段可供随时回忆的凝固时光;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的游历,就像风,像雾,像水,随着岁月而消逝,再也无处寻觅!所以,认真记录每一次出行,才能留下长久记忆!</p> <p class="ql-block">绿皮火车,乘载着我壮游天下的梦想!长达20多年间的青甘旅行点滴,三赴青海,四奔甘肃,很多场景历历在目。国内经常打卡的省区中,这两地尤受青睐!翻开地图,果洛、玉树,陇东,甘南!还有太多的风景引人入胜,和西藏一样,去青甘,会上瘾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