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故乡秋梦(下平二萧)文/孙成浩

德行桥默

<p class="ql-block">七绝·故乡秋梦(下平二萧)</p><p class="ql-block">文/孙成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泠泠竹雨香凝泪,纤影离愁寄暮潮。</p><p class="ql-block">一朵残红飞世外,苍穹问梦别阿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08.10(初稿)</p> <p class="ql-block">这首《七绝·故乡秋梦》营造出了非常细腻且带有愁绪的意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诗句解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泠泠竹雨香凝泪”:“泠泠”描绘出竹雨滴落时清脆的声响,给人一种清幽之感。“香凝泪”赋予了雨一种独特的情感色彩,仿佛那雨中蕴含着香气,同时又凝结着泪水,暗示着诗人内心有着深沉的哀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纤影离愁寄暮潮”:“纤影”可能代表着诗人自己孤独纤细的身影,也可能是心中所思念之人的形象。“离愁”点明了核心情感,将这份离愁寄托在傍晚的潮水之中,暮潮本就带着一种日暮的惆怅与流逝感,更增添了愁绪的深沉和悠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朵残红飞世外”:“残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一朵残红飞向世外,有着一种脱离尘世、遗世独立的意味,也可能暗示着诗人对往昔美好事物的追怀以及它的不可复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苍穹问梦别阿娇”:“苍穹”宏大而神秘,诗人向苍穹问梦,体现出内心的迷茫与寻求答案的渴望。“阿娇”在这里或许是诗人心中重要的人,可能是故乡的某位女子,也可能是故乡的一种象征,“别阿娇”直接点明了离别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体评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格律上看,此诗遵循了七绝的格律要求,押下平二萧韵,韵脚和谐。在情感表达上,整首诗围绕着“故乡秋梦”展开,将对故乡的思念、离别之愁以及对往昔的怀恋融入到了雨中、潮中、残红和对苍穹的追问里,情感层层递进,是一首颇具韵味的七绝。</p> <p class="ql-block">创作诗词曲赋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以下从个人、文化、社会等维度为你详细阐述:</p><p class="ql-block">个人层面</p><p class="ql-block">● 情感表达与宣泄</p><p class="ql-block"> 诗词曲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而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当人们经历喜悦、悲伤、思念、愤怒等各种复杂情感时,用诗词曲赋可以将这些情感精准而深刻地抒发出来。例如,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写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对花鸟的描写,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离乱的悲痛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感的抒发有助于个人释放内心的压力,达到心理上的平衡。</p><p class="ql-block">● 提升个人素养</p><p class="ql-block"> 创作诗词曲赋需要创作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文学素养。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不断地学习诗词格律、历史典故、修辞手法等知识,这有助于拓宽知识面,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诗词曲赋的创作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细腻表达,这能够培养创作者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个人的思维更加敏锐和灵活。</p><p class="ql-block">● 自我实现与精神追求</p><p class="ql-block"> 当创作者创作出优秀的诗词曲赋作品时,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是对个人才华和努力的一种肯定。诗词曲赋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升华和审美体验。通过创作,人们可以在浮躁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片精神净土,实现自我价值和精神追求。</p><p class="ql-block">文化层面</p><p class="ql-block">●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 诗词曲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精神。每一首诗词曲赋都蕴含着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通过创作诗词曲赋,能够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传承下去,让后人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例如,《诗经》《楚辞》等经典作品,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依然在中华文化中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丰富文学宝库</p><p class="ql-block"> 每一位创作者的作品都为文学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不同的创作者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创作风格和艺术追求,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这些作品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为文学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唐宋时期众多诗人的作品风格各异,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清新自然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促进文化交流</p><p class="ql-block"> 诗词曲赋是一种跨越时空和地域的文化语言。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可以通过诗词曲赋进行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例如,中国的诗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让其他国家的人们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翻译和研究其他国家的诗歌作品,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精华,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p><p class="ql-block">社会层面</p><p class="ql-block">● 凝聚社会共识</p><p class="ql-block"> 优秀的诗词曲赋作品往往能够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民的心声,引起人们的共鸣。这些作品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爱国诗人用诗词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p><p class="ql-block">● 提升社会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 诗词曲赋的创作和传播能够营造一种高雅、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当社会中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诗词曲赋的创作时,会带动整个社会对文化艺术的重视和追求,提高社会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例如,一些地方举办的诗词朗诵会、诗词创作比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参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p> <p class="ql-block">龙风欢迎新朋友进群,不培训费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