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湖北老家避暑,“太热情”了!

太阳黑子(王爱国)

<p class="ql-block">离开家乡四十多年,漂泊的脚步从未停歇。如今第一次在阔别多年后,回到湖北老家住了这么长一段时间。</p> <p class="ql-block">在没有冬天的海南生活久了,心中却愈发怀念四季分明的家乡。于是今年夏天,我决定回湖北老家避暑。不曾想,端午节刚回到黄梅,迎接我的却是连日的高温黄色预警,仿佛家乡的酷暑早已忘记了节气的更替。</p> <p class="ql-block">立秋已过,天气却丝毫没有转凉的迹象。后天就要启程返回海南了,今晨我决定再“逛吃”一番小池镇,尽管酷热难耐,却想在临行前再细细品味这片故土的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徒步经过小池交通闸时,海南罗牛山的老乡吴总打来电话,得知我回黄梅避暑,笑我待在海南太久,竟忘了湖北的夏天有多“热情”。他劝我,不该在这个时候回老家度假。</p> <p class="ql-block">路过我入伍前工作过的小池建筑队,四十余载光阴荏苒,昔日的工地早已高楼林立,而我曾经居住的那栋楼,竟还静静伫立在那里,仿佛记录曾经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我沿着江边走去,那是我年轻时下班后常去游泳、冲凉的地方,如今已改造成滨江公园。江风依旧,只是少了当年穿梭的江轮和货船。</p> <p class="ql-block">西边望去,是曾经连接小池与九江的轮渡码头。自从九江大桥建成,轮渡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港务码头依旧在。</p> <p class="ql-block">站在江边,我遥望对岸的九江,远处的庐山隐约可见。一江之隔,却勾起我小时候到九江登庐山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我举起手机,将眼前的美景尽收镜头之中,只为留下这一刻的宁静与壮阔。</p> <p class="ql-block">红色记忆</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为响应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2兵团48军143师万余人齐聚小池,厉兵秣马,准备渡江。小池人民踊跃支前,短时间内筹集民船300余只、银元12000块、粮食80万斤、柴草80万斤、军鞋4000余双。23日,大军自东起清江口、西至二套口的江段胜利渡江。庆功之时,部队将纪念锦旗赠予所有参战船只,这些锦旗至今仍珍藏于国家和湖北省博物馆。今逢盛世,勿忘历史,特塑雕纪念,勒石昭功。</p> <p class="ql-block">九江长江大桥横跨大江之上,气势恢宏,桥头堡高耸入云,仿佛在见证着两岸的变迁与交融。</p> <p class="ql-block">站在此处,我得以将九江桥头堡与黄梅小池桥头堡尽收镜头,两岸风貌同框,历史与现实交汇。</p> <p class="ql-block">当年一起户外徒步的驴友中,有个昵称叫“杨柳依依”的朋友。如今站在江堤下,望着随风摇曳的杨柳,才真正体会到“杨柳依依”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逛吃之旅继续前行,脚步虽慢,却满是熟悉的亲切感。</p> <p class="ql-block">小池的过早真是实惠,两三块钱就能吃得心满意足。鸡蛋四五毛一个,豆浆一块钱一杯,热米粑一块钱能买四五块粑,分量足得让人吃不完。</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徒步途中“顺手牵桃”的战利品,都是小时候最爱的滋味。猜猜花了多少钱?菱角10元4个,莲子10元1斤,香瓜一元一斤……这些朴实的美味,是记忆中最温柔的慰藉。</p> <p class="ql-block">小池老街茅屋街,以前到小池街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收获一:阔别四十三年,我们再相会!</p> <p class="ql-block">收获二:跟着姐妹们学会了跳佳木斯健身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