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国瓷房子博物馆

夏九州

<p class="ql-block">  天津瓷房子名气很大,是天津的文化地标和网红打卡点。</p><p class="ql-block"> 瓷房子前身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所建一栋折中主义风格的法式小洋楼,为砖木结构的4层楼房,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系近代中国外交家黄荣良故居。</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它成了天津市和平区工商局。而后,工商局迁新址,该建筑闲置了十多年。直至2002年9月,粤唯鲜集团总裁张连志斥资3000万元将这座百年小洋楼买下,并决定将它改建成一座瓷楼,以弘扬中华民族的瓷文化。<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连志用数亿件古瓷片和瓷瓶瓷盘等瓷器对房子进行翻修,最终得名“瓷房子”。</span></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从内而外,使用了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300多个瓷猫枕、300多个汉白玉唐宋石狮子、300多尊历代石雕造像、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房子上镶嵌的7亿多块瓷片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纷彩等。几乎官窑、民窑的所有门类都可以在墙上找到,而且都用水泥内部浇注,并用大理石胶粘连固定成为建筑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的围墙称为平安墙,由635个青花和粉彩的瓷瓶按进墙里,起名叫“平安墙”。瓶子之间是红色和紫色的天然水晶,象征着鸿运当头和紫气东来。“平安墙”用的是大小不一的瓷瓶粘贴,取谐音“瓶”安而来。石造像、汉白玉石雕则在恰当的时候与瓷片形成趣味组合,代表着“石”来运转。</p> <p class="ql-block">  瓷龙:盘旋延伸至屋顶的“世界最长古瓷龙”,用数万古瓷片贴塑而成,全长768米,龙身形成“China”图案,巧妙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图腾与英文元素,象征中国瓷器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大门前影壁,墙上安置28尊从南北朝到明朝的石造像和神像,虽佛像头部多有损毁,但依然承载着历史文化价值,这些佛像是馆长从多地斥资请回。</p> <p class="ql-block">  入口楼梯中间的“陛阶石”,是晚清同治年间汉白玉石雕,曾供皇帝御用轿子通过,见证历史风云。</p> <p class="ql-block">  一层中间放置宋代大瓷缸,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的屋内墙壁布置了几幅用古瓷片拼贴的名人字画,有唐代的《五牛图》、宋代的《古木怪石图》、元代的《鹰松图》、现代张大千的《荷花图》、毕加索的《自画像》等。</p> <p class="ql-block">  入口处有一座双彩琉璃狮,据<span style="font-size:18px;">说,这只瓷狮子曾经在段祺瑞府前站过岗,另外一只在战火中损毁,只剩下这里的一只孤品,被</span>收藏在瓷房子中。瓷房子里有大小不等的三百多尊狮子,它们按照各自的大小据守各个角落,或仰天长啸,或低头沉思,形状各异。这些石狮年代横跨东汉、唐、宋、清各个时期,每一件都较具价值。</p> <p class="ql-block">  “皇恩钦赐” 匾是清代少见的竖式匾额。通体髹漆描金,雕刻“二龙戏珠”纹饰,楷书题写“皇恩钦赐”,两侧刻有立匾时间及立匾人姓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该钦赐匾额为嘉奖张乃翼出资一万两白银支持禁烟运动而颁发。</span></p> <p class="ql-block">  每层楼摆放着许多雕刻精美的古代木制家具和佛像,增添浓厚历史氛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将中国古瓷艺术与西方建筑完美融合,瓷器涵盖各历史时期众多窑口,是中国陶瓷文化的生动展示。其建造者张连志的创新精神,将百年小洋楼打造成独特艺术殿堂,展示对传统建筑改造和文物收藏的创新尝试,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但是 ,作为一个“AAA”级的民间博物馆,其室内陈列却不如人意,太多的旧家具堆彻在楼上,好像一个杂物库房,天井里也一样,堆满石雕构件,这么多文物都没有介绍文字。如果能精选少数几件合理摆放,然后加上说明介绍,那么展览的效果就会好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