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巍峨的贺兰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昵称:顾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号:16144726</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自拍十网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乐:网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新兵连的日子里,每日的生活都被精准规划,如同精密运转的钟表,每一刻都承载着成长与蜕变。清晨六点,当第一缕曙光还未完全穿透晨雾,营区里便响起了起床的号声。我们迅速从睡梦中来,以最快的速度穿衣、叠被,整理内务,就连上厕所都得争分夺秒。六点十分,集合的哨声准时吹响,我们迅速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出操跑步,在操场上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七点,散操的指令下达,大家赶忙洗漱,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天。七点十分,再次集合列队,高唱激昂的军歌,随后有序进入饭堂用早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点四十五分,“天天读”时间开启,我们集中学习《毛主席语录》中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学习前,全体起立,右手紧握毛主席语录,齐声高呼:“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祝林(彪)副主席身体健康!”那声音,响彻整个营区,饱含着对领袖的崇敬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点,操场训练正式拉开帷幕。立正、稍息、齐步走,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每一个动作都力求标准规范。我们在烈日下反复练习,虽然是冬天,有时汗水还是湿透了衣衫,却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十一点二十分,训练结束的哨声响起,我们长舒一口气,但紧接着,十一点三十分又要集合列队唱歌,然后进入饭堂用中餐。中午十二点到十四点,是宝贵的午休时间,大家抓紧时间休息,为下午的训练养精蓄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十四点,操场再次成为我们训练的战场。我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训练中,直到十七点二十分训练结束。十七点三十分,“天天练”时间开始,我们学习部队的条令、条例,进一步了解军人的职责和使命。十八点,集合列队唱歌,随后进入饭堂晚餐。十九点,以连为单位集合点名,十九点十五分解散后,以班为单位集中学习讨论,或者全连一起学唱革命歌曲。那激昂的歌声,在营区里回荡,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战斗意志。二十点,解散自由活动,大家的主要活动便是写信,将训练的点滴和对家人的思念诉诸笔端。二十一点三十分,准备就寝的指令下达,二十二点,熄灯号响起,整个营区陷入一片寂静。然而,有时刚睡下,紧急集合的哨声便会突然响起,打破了夜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紧急集合时,不准开灯,四周一片漆黑。战友们手忙脚乱,洋相百出。有的帽子是张冠李戴;有的裤子前后穿反,滑稽可笑;有的鞋子左右不分,走路都踉跄;还有的个人装备丢三落四,不是忘了水壶,就是落了挎包。有一次紧急集合,我挎包里竟然没装毛主席语录,被陈班长查了出来。他严肃地要求我在班务会上做检讨,说我“政治观念不强,不管你怎么急、怎么忙,毛主席语录都不能忘”。那时的口号就是“政治挂帅,思想领先”,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紧急集合训练,大多在晚上进行,但也有一次在白天。记得有一个星期天,天气格外晴朗,阳光洒在大地上,暖烘烘的。一些勤快的战友,用被包带子绑在电线杆上晒被子。恰巧被连长刘凤和看到了,他毫不犹豫地吹起了紧急集合哨。我们这些“懒鬼”迅速打好背包出来集合,而那些勤快的战友,因为需要到宿舍外解背包带、拿被子,迟迟出不来。三分钟的规定时间一到,刘连长开始点名。点名结束后,还有三四个人才匆匆赶到。刘连长神情严肃地说:“我们有些同志忘记了我们是军队,是军人,忘记了军人的责任是要时刻准备打仗。用背包带晒被子,我们的战备观念到哪里去了?我希望这些同志认真反思,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他的话语,如重锤一般敲击在我们的心上,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军人的职责和使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周,我们都要接受个人卫生的检查。查领口、袖口是否干净,查指甲是否过长,查头发是否符合标准。战士们只准剪平头或剃光头,不准留长发。内务也要统一规范,物品摆放必须成一条线,床上被子要叠得四方四正,全班被子叠的长、高、宽都要基本一致。我们一个班,住一个宿舍,宿舍大概十几平方,里面放着10张床。一个宿舍的被子都要摆放在一条线上,远远看去,整齐划一,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我们经常唱的歌有《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唱祖国》《学习雷锋好榜样》《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等。这些歌曲,旋律激昂,歌词振奋人心,陪伴我们度过了无数个训练的日子,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保家卫国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兵训练,每天就这样重复循环,看似枯燥无味,但却充满了挑战和成长。十天后,有人开始泡病号,请假不参加训练(训练期间没病不准请假、不准出营门)。而我,一直坚持到新兵训练结束,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缺过一次勤。后来才知道,这叫做养成教育,是为了让我们养成军人应有的行为姿态和习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点名时,刘连长经常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是军人,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要做到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军人要有军人的姿态,军容严整,仪表整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举手投足要展现出军人气质,雷厉风行,勇往直前;见到上级要行军礼,到领导办公室要敲门喊报告;做好了这些就是一个合格的军人,做不到这些就是老百姓一个。”他的话语,如明灯一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明白军人的责任和担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凤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我们基本达到了刘连长提出的军人要求。1971年2月1日,在师部大礼堂举行了新战士领章、帽徽授予大会。大多数人领到了红领章、红帽徽,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这段新兵连的经历,将成为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着我不断前行。而对于那些体力不支、经常生病、请假不参加训练,没有军人气质的少数人,部队再次进行身体检查,检查不合格的将被退回老家。至于是否有人被退回老家,且待后续揭晓。</p><p class="ql-block">本作品来自《我的军旅生涯》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