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30日甘南之旅启程,首日,舟车劳顿后,在当地颇有特色的餐厅怡馨源举行举行较为隆重的开班仪式,总领队简单致辞,执行领队激情澎湃,3.5瓶酒的催化作用让队员们真情表达,氛围热烈,感情真挚,都期待和相信能够共度美好时光。夜宿永靖县7天连锁酒店,整洁舒适的环境令人倍感放松。</p><p class="ql-block"> 翌日(7月31日)清晨, 一顿简单实惠的早餐后,开启了新一天的行程。</p><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打卡炳灵寺5A级景区,按图索骥,力求饱览其精华。从大坝码头乘快艇出发,首先见证了黄、洮两河交汇处那震撼人心的“泾渭分明”——清澈的洮河汇入微浊的黄河,方知“蓝色的黄河”至此才真正成为我们熟知的“黄河”。快艇飞驰,雄伟的刘家峡大桥在眼前展现其磅礴气势。随后,素有“甘肃小洱海”美誉的炳灵湖展露真容,高峡平湖的绝美风光与鬼斧神工的黄河地质石林令人叹为观止。途经炳灵龙谷(传说中恐龙的最后栖息地),我们在炳灵寺石窟码头登岸。 回望身后,万笏朝天的壮丽石林仿佛向苍穹致敬,大自然的磅礴伟力与祖国山河的壮美在此刻深深烙印于心。</p><p class="ql-block"> 怀着虔诚之心,我们步入千年古刹炳灵寺石窟。面对壁上精妙的佛国世界与沧桑历史,虽自觉才疏学浅,难窥其精深奥义,仍满怀敬畏细细观赏。乘船返回时,依依不舍,只愿将这一路的美景深藏于心。</p><p class="ql-block"> 中午,简单的隆江猪脚饭后,旅程继续。我们打卡了风光旖旎的太极岛和规模宏大的防震减灾公园。不禁由衷赞叹:一座县城竟能拥有如此壮观、开阔的城中公园,实属难得!</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我们抵达目的地,入住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镇的辉云商务宾馆,饱食朴实美味的大盘鸡,充实而美好的一天圆满结束。</p> 这次由于我们人多,于是又租了广通运输公司的大巴车(车况大不如以前,避震不好,噪音偏大了) 队友们在车上打扑克,一路欢声笑语 在此之前我去过4次甘南了,这次的线路另辟蹊径,把热门景点都砍掉了。没想到甘肃的旅游资源这么丰富。 晚上到达永靖县的一个紧靠黄河边的酒店吃饭 第一站:一大早我们乘坐快艇游览刘家峡水库。<div> 通过刘家峡大桥。</div> 由于快艇速度太快,不让游客到甲板上。我们只能坐在门口边留影。 有一种长江三峡百里画廊的味道 清澈的洮河水与微浊的黄河水混合的水室这样的颜色 这里山峦叠嶂,风光旖旎,景色超预期 <p class="ql-block">高尚山耸立颇为壮观</p> 石林 远眺刘家峡大桥 达到炳灵寺5A级景区下船留影 在石林背景打卡留影 大家纷纷拍照留影 进入炳灵寺5A级景区 烟波浩渺刘家峡,灵光宝气炳灵寺。<br><br> 在临夏州永靖县刘家峡水库的西南,坐落着一座年代久远的“湖畔石窟”,这就是炳灵寺石窟。它如一颗绚丽多彩的明珠,镶嵌在水库西南的小积石山中,虽没有敦煌莫高窟那么举世闻名,但也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石窟艺术。<br><br>一:<br> 从永靖县城到炳灵寺石窟有30多公里,有水、陆两条路线,由于水路可以游览刘家峡水库,于是我们选择了这一条路线。<br><br> 上午我们一行前往刘家峡水库,远远望去,雄伟壮观的拦河大坝犹如一把天锁,横卧在两岸之间。一泻千里的黄河水被拦腰截断,咆哮的河流变成了一泓碧波。<br><br> 刘家峡峡口很窄,两岸是陡峭的山峰。我们在大坝码头乘坐大船,一会儿工夫,就到了黄河和洮河的交汇处。浑浊的洮河从左边的山间奔流而出,涌入清澈的黄河,黄洮交汇,泾渭分明,颇为奇特。<div><br></div><div>炳灵寺石窟<br> 再往前行,远远看见雄壮的刘家峡黄河大桥横跨两岸,犹如一道彩虹。它是西北地区跨度最大的悬索桥,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br><br> 过大桥后,水面开阔起来。一群水鸟紧贴水面飞翔,翅膀溅起一路水花,画面十分温馨。越往前行,湖水愈发碧绿,这里就是炳灵湖。从左舷的窗口望去,水面波光粼粼,绚烂夺目。此时,右面红色的山群清晰可见。再往前行,正前方有一巍峨山体,游船开始向右拐弯,水面变窄,前方出现一块长满黄绿色杂草的小洲。缓缓从它的左面绕过,眼前豁然一亮。突然,一个游客指着前方土黄色的山体说,炳灵寺石窟到了,我抬头一看,高耸的山体上,赫然列着“炳灵寺”三个大字。<br><br>二:<br> 我们上岸后,顺着小路往里走,左面是一长方形条石,上面用中英两种文字刻着“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炳灵寺石窟”的褐色大字。右面石林如削,万笏朝天,迎面是仿古漆红的炳灵寺大门,抬头仰望,巍峨的姊妹峰矗立前方,两峰之间还有个小山包,好似一对姐妹怀抱一个婴儿。<br> 进入大门往里走,在姊妹峰旁的悬崖上,有一人工修建的台阶,拾级而上,原来是老君洞。此窟原为佛教洞窟,四壁有北魏壁画,窟内有一立佛,后来此洞由道教徒所居,塑有太上老君像。在老君洞上方的崖壁上,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炳灵寺”。<br> 从老君洞下来,往前是一条深长的山谷,下面是大寺沟。大寺沟两侧的山体坑坑洼洼,这是红砂岩,适合开凿洞窟。我们沿着沟左侧的栈道前行,看到一个水泥砌成的石门。进门一看,左边高达60多米的悬崖上,分着大小不一的石窟和佛像。有些洞窟很小,里面只有一尊塑像,还有很多小的塑像雕刻在崖壁上,有的洞窟还加了木制的小门,就像岩壁上开了扇窗户一样。<br> 首先映入眼帘的第3窟,始建于唐代,洞窟不大,窟内中间雕有一方形坡顶石塔,正面开一小门,像一个缩小版的殿堂建筑;第6窟是北周时期的石窟,面积不大,里面有一佛两菩萨的石像,菩萨面型圆润,结跏趺坐,双手合拢放于腹前,而南北两壁各立菩萨一尊,均戴灰色冠,手执宝瓶、念珠等物。此窟四周壁画已斑驳,但在窟壁下方,明显能看到绘有“猴王本生”的故事,画面线条粗犷,形象栩栩如生。<br> 接下来参观的是第70窟,里面稍大,虽是唐代开凿,但窟内有明代重塑的八臂十一面观音像,观音双手合十,左右各三臂,自然伸展,头像分为五层,由下往上递减,总共十一面。<br> 在石窟北段,有著名的弥勒大佛。抬头仰望,只见一个高达20多米的弥勒大佛端坐在一个宽大的平台上。大佛表情庄严,嘴唇厚实,上半身依山而雕,下半身泥塑,它的左手残缺,右手自然下垂在膝盖上。在大佛的左上方,离地面60多米处,有一个非常大的石洞,有曲曲折折的“Z”形栈道攀援直上(我们没有上这里),这就是著名的169窟,里面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有大量造像与壁画,是炳灵寺最重要的瑰宝,尤其在洞窟的崖壁上,有西秦建弘元年的墨书题记,被学者认为是中国最早有纪年的石窟。<br><br> 在石窟群的末端,有一座红色的铁桥,连接大寺沟对岸。我们过桥来到东岸,这里有一处红墙院落,和西岸大佛隔河相望。院落的正中,有一间仿古大屋,一尊8米多长的释迦牟尼涅槃佛像侧卧在床上,头枕右手,表情安详,好像熟睡一般。这是第16窟的塑像,最初是北魏时期的作品,后经唐代和明代重修。它脚穿木屐,历经沧桑,见证了大寺沟的千年风雨。此塑像原在西岸窟群底部的卧佛院,后来在修建刘家峡水库时,为了保护石窟内的壁画和塑像,将这尊卧佛搬迁到东岸的院落里。<br><br> 这些造像和壁画,大都反映了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风格和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看起来,无论是一个个神情活现的雕塑,还是一株株装饰不同的花草,无不显现出民间的无名艺术家们那高超非凡的创造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br><br>三:<br> 顺着东岸往回走,大寺沟犹如一条长龙绵延在谷底,西岸的石窟群和整个山峦融为一体。<br> 每一地的石窟都有自己的精髓,譬如莫高窟的壁画、麦积山石窟的泥塑,我想,炳灵寺石窟的精华则在于石雕。而且有些石窟的上方,又开凿石窟,譬如第70窟上方的第69窟,窟内有一组雕有5个佛像的浮雕,这种石窟艺术在世界上并不多见。炳灵寺石窟也不像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那样,洞窟大小差不多,这里的洞窟有些很小,只能开凿附一个小小的佛龛;有的洞窟却规模宏大,譬如第171窟的弥勒大佛。</div> 炳灵石林<br><br> 当你置身于这里的奇峰怪石群中,眼前总是那么富于变化而气象万千,那些突兀的峰峦,不仅座座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而且可谓是峰峰象形,岩岩成景;那些峻峭的石林、石峰、石山,千峰竞秀,万壑争奇,沿母亲河两岸连成了一幅巨大的群峰秀石争奇图。<br><br> 清风吹拂,走出石窟。前方滔滔黄河,滚滚向东流去。回望炳灵寺,这个坐落在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地,在黄河母亲的孕育下,接纳了来自各地的文化,成为中原文化、吐蕃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的一个交汇点,留下了如此珍贵的石窟遗产。<br><br> 在这里,有关于“石匮藏书”的传说,大禹“导河自积石”的动人故事,还有鲁王爷筑建“天下第一桥”的神话,这一切的一切,为东方艺术明珠、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艺术,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使这颗深藏黄河上游深处的古老东方艺术明珠,放射出愈加璀璨的亮丽光芒。 进入老君洞 老君洞里<br> 老君洞 <p class="ql-block">今天是阴天,远处的山看见是灰灰的。</p> <p class="ql-block">我不应该顺着这个梯子向上爬。</p> 转运石 大卧佛8米多长的释迦牟尼涅槃佛 姊妹峰 中午吃的猪脚饭很香啊 中午饭后不忘合个影 下午游览永靖县的防震减灾公园 乘车游览太极岛 太极岛适合锻炼身体 太极岛在甘肃省永靖县县城所在地西3公里的黄河处,这里是盐锅峡水库的上游,水面宽阔,水速平稳,形成了许多池塘。碧水映衬着芦苇、荷叶、远山相依着蓝天、白云、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 太极岛简介:<div> 在美丽的太极岛,湖水环绕,苇丛繁茂,林树蓊郁,鹅戏鸟翔;千亩芦苇,随风摇曳,水天浑然,玉宇澄静;游人至此,恍入泽国,不似江南,胜似江南。<br> 当来到"红山白土头,黄河向西流"的永靖黄河三峡太极岛时,您不仅能领略到"高峡平湖"的湖光山色,而且还可以从容地走进"沙鸥翔集"的鸟类王国和生命的摇篮,在百鸟争鸣声中,探索、珍视、享受和谐的自然景观。<br><br> 一向东流、桀骜不驯的黄河,出刘家峡后便奇迹般地来了一个"S"形的大转弯,蜿蜒向西而去,在盐锅峡大坝前蓄久成湖,因状如太极被称为"太极湖"。太极湖(盐锅峡水库)水域面积17.3平方公里,湖容量为2.2亿立方米,湖中大小岛屿9个,其中最大的太极岛总面积4000亩,岛上芦苇丛生,达千亩之多。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是永靖旅游开发和甘肃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br><br> 太极岛距离永靖县城仅10公里。沿新修的滨河路向西行,一路上芳草茵茵,杨柳依依,不觉心旷神怡,舒适清新。湖岸边芦苇密布,清风过处,飒然如丝竹奏鸣,恍如谛听天籁。<br><br> 不知不觉中已渐渐进入省级自然保护区--甘肃永靖黄河三峡湿地。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发祥之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和"生命摇篮"。永靖黄河三峡湿地是甘肃省仅有的8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甘肃省乃至黄河流域最大的人工湿地,总面积达1.95万公顷,里面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岛屿、浅滩和沼泽,其面积之大、名气之盛,在我省湿地中实属罕见,在北方干旱地区更是十分少见。<br><br> 摇舟进入芦苇荡,不时惊起水鸟无数,上下竞飞,争鸣不已,或清脆悦耳,或高亢明亮,不时在平静的湖面上划过一道道波纹,留下无数道涟漪。微风过处,摇曳的小舟和着芦苇枝条轻摆,不知是水在动,还是影在动。船在湖中行,人在画中游,山倒影着水,水倒影着山,颇有几分神韵。<br><br> 在太极岛南面有一呈带状绵延数里的洲,那就是甘肃著名的鸟岛。自1995年建立起黄河三峡湿地保护区以来,来这里栖息繁衍的各种珍稀候鸟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在这里生活着黑颈鹤、大天鹅、苍鹰、红腹锦鸡、灰鹤、红嘴鸥、绿头鸭、赤麻鸭、鹭鸶等32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占甘肃省的11%。每年冬春两季群鸟翔集,筑巢育雏,2万多只鸟儿在此鸣彼应中为沉寂的太极岛增添了几份生机。<br><br> 太极岛不仅是鱼米之乡,还是红枣基地,枣林面积达2万多亩。这里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在湿地尽头靠近北边山麓的枣园新村建有别具风格的农家山庄20多家。每到金秋时节,这里红枣飘香,绿林蔽野,游人如织。这是永靖县利用民间资金建起的颇具规模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离枣园新村南边不远处,在芦苇掩映下是一片片亮晶晶的鱼塘,有的鱼塘中荷花映日,荷叶依水摇曳,人们在鱼塘边垂钓,一派江南水乡韵致。不远处,还有一座白墙黑瓦从周围一片绿意中跃出,煞是醒目,那就是"在水一方"度假村。住在这里,可欣赏到月上柳梢时太极岛荷塘月色最美的景致。</div> 来太极岛休闲的人们 晚餐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镇吃的大盘鸡(这里不能喝酒) <p class="ql-block">大盘鸡的味道还是很好的。</p>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县总面积91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145个行政村、1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8万人(截止2022年12月),耕地面积46.74万亩,人均耕地1.68亩。有保安、东乡、撒拉、回、汉、土、藏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4.9%,其中保安族人口2.14万人,占全国保安族总人口数的95%以上,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 队友拍的照片 队友拍的照片 队友拍的照片 队友拍的照片 吃过早餐大家在旁边买了好多的保安族刀。<div><br></div><div>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div> 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内大河家、列集一带,人口2.4 万人(2021年)。 甘南之行第三日:大墎峡、黄草坪与石海奇遇 (2025年8月1日)<br> 今日继续沿甘南旅游大通道行进,打卡三处风格迥异的景观,收获满满。<br> 第一站:焕新归来大墎峡<br> 首站抵达临夏积石山县的大墎峡。甫一入园,景区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匠心独运的人文点缀便令人惊喜,引得队员们纷纷驻足留影。<br> 听闻此地曾受地震影响关闭修缮,直至今年7月18日才重新开放,设施果然焕然一新。步入峡谷深处,群山叠翠,灌木丛生,奇花异草点缀山谷,谷底清溪潺潺,山间飞瀑漫漫,更有古老奇特的变质岩景观诉说着地质变迁。独特的大禹文化与保安族民俗风情,更赋予了此地深厚的人文底蕴。天公作美,峡谷内阴凉宜人,温湿度恰到好处。加之游客稀少,竟仿佛独享整片天地,惬意至极。<br> 寻觅美食的小插曲<br> 寻觅地道美食是旅行中的重头戏。然而午间几经周折找到的清真餐馆,味道却令人失望。先生打趣道:“我用左手炒的菜都比这强。”旅途中的小缺憾,倒也寻常。<br> 第二站:绿意盎然黄草坪<br>午后抵达黄草坪。这片高山草甸是积石山县的重要牧场,草场广袤,植被丰茂,生态保护与畜牧业相得益彰。虽非盛夏最佳时节,未能领略“黄草坪”之名由来的金黄盛景,但眼前延绵两万亩的辽阔“绿毯”,依然令人震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沿途皆是风景,山河处处动人。<br> 第三站:奇幻石海初探秘<br> 行程的第三站是积石山石海。山脚下,一片由奇石构成的奇幻世界豁然眼前。形态各异的石头密密麻麻铺满大地:巨者如卧象,小者似散珠;有的光滑圆润,有的棱角峥嵘。每一块都宛如大自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队员们尤其被“鲁班石”吸引,驻足观赏留影,还津津乐道起“点石成羊”的传说。<br> 惊喜收尾:夜景与玫瑰<br> 晚餐虽需耐心等待,却成功弥补了午间的遗憾。而临夏赠予我们的又一份惊喜,是八坊十三巷的璀璨夜景。纵然难逃商业化与设计同质化的印记,但古建筑的艺术美感、浓郁的宗教氛围与厚重的历史遗产气息,依然散发着独特魅力。尤其难忘的是,微醺的执行领队给每人送上了一支娇艳玫瑰,为这迷人的夜游时光,添上了最浪漫温馨的一笔。 <p class="ql-block">大墎峡景区</p> 大墩峡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西6公里,拥有区位优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三大优势。区位优势是甘青两省五县的交汇处,依黄河而生,东临黄河三峡,南面是保安三庄之一的具有浓郁保安族风情的大墩村,西靠AAAA景区孟达天池;景区由叭口沟、湾架山、注洼沟三部分组成,峡内群山叠翠,灌木丛生,奇花异草充满山谷,谷底清溪潺潺,山间飞瀑遍布,更有奇特古老的变质岩景观;大禹文化、保安族民俗文化是其人文优势。2017年12月29日,积石山县大墩峡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要求,拟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p class="ql-block">三生有幸</p> 同学合影 开始游览 喝了一肚子水 好多的花花 风景如画 红华树 松树当道 这里的植被茂密 又是大树当道 <p class="ql-block">休息一下吧</p> 下山的路很陡 上山容易下山难 黄草坪的黄花已经基本开过了 黄草坪的黄花虽然已经基本开过了,但是还能看到一些 游览积石山石海 鲁班石 沿太子山线路有许多的景区 风景在路上 向晚上住的地方临夏行进 风景在路上 在临夏费了好大劲找到一家川菜餐厅,专门在大厅过道给我们摆了2桌。饭菜可口。举杯痛饮。 夜游临夏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景区位于甘肃省临夏市,景区总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全域为步行街,主街长度1300多米。作为古河州城的历史景区,八坊十三巷是丝绸之路各民族大融合、大交流的重要见证。<div> 八坊十三巷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临夏回族人民世代生活的老城区,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历经千年。随着城市化发展,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八坊十三巷逐渐成为了“城中村”。2015年,为发挥文化优势,促进文化旅游发展,改善景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临夏市以党建为引领,以规划为龙头,以文化为灵魂,以民生为导向,按照“文化为先、利民为本、一巷一特色”和“景观进巷、商业进院”的原则,在不改变原有结构、不搬迁原住居民的前提下,打造出了集民族文化展示、休闲旅游、居民传统生活区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休闲街区。</div><br> 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的八坊十三巷自2016年10月改造完成后即成为临夏河州民俗文化名片和甘肃省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先后接待游客达1000万人次,八坊十三巷景区1万多各族群众通过参与旅游休闲景区的旅游经营真正实现了增收致富。昔日“城中村” 蜕变为了临夏文化旅游新地标,也成为打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和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项目中的典范。<br><br> 八坊十三巷是八座“坊”和十三条“巷”的统称,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景区以临夏(古河州)回族民族文化为主题,形成了古街巷长廊、80号民俗馆、64号手工艺馆、盖碗茶广场、红水河、人文生态巷、河州溯源巷、丝路回商巷、书巷、童趣巷、回族婚俗文化巷、八坊味道巷等特色街巷。古典建筑群相对集中、民族文化风情浓郁,景区建筑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等建筑特色,堪称西北民族文化建筑的博览园和民族团结融合的“大观园”。景区内北寺龙影壁、大旮巷80号院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座古民居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八坊十三巷景区通过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表演、街头展示、业态活现等方式全面展示临夏花儿、砖雕、木雕、蛋雕、泥塑、雕刻葫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60多项。<br><br> 景区现有商户近200家,汇聚了名扬天下的河州美食,民族特色的风味餐厅和特色小吃是景区文化旅游体验的重要内容;民族服饰、工艺品、餐饮店、老字号等等传统商家鳞次栉比;独具特色的店面里展示着砖雕、蛋雕、木刻、泥塑、彩陶、刺绣、葫芦雕刻、手工地毯、书画、文玩古玩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当地文创产品,透露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气息;休闲咖啡、特色民宿、民族家访等新型旅游休闲业态也在不断创新。景区还有公益性展览类业态9处,通过对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及民族文化进行了挖掘和提炼,开放有八坊民俗馆、手工艺馆、河州茶马司、八坊博物馆、非遗馆、河州书院、脱贫攻坚馆、规划科技馆、八坊小剧院等九个沉浸式体验场馆,九个场馆全年均对外开放,可以让游客多角度全方位体验八坊传统人文风情,民俗文化;手工艺馆让游客深刻感受到朴实的原材料在手工艺人的奇思妙想下幻化出艺术品的精魂和神韵;茶马司向游客介绍了千年的河州茶马司文化,展示了茶马司的历史演变;八坊博物馆多角度、宽领域为游客打造了一道“文化大餐”;非遗馆为游客展现了一个星辉璀璨、多姿多彩的临夏;河州书画院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八坊小剧院既能放松休闲,又能凝聚人气,让静态的文化变成动态的艺术,让游客在此欣赏到八坊别样的人文风情。 临夏的街道好热闹 好浪漫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