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p> <p class="ql-block"> 2012年10月6日,郭艳峰、郭寿儿一行3人自驾皇城相府。</p> <p class="ql-block"> 晨光爬上皇城村灰瓦时,我们已站在相府正门的石牌坊下。郭寿儿仰着脖子数坊上的雕龙,数到第七只时,讲解导游的小红旗已晃到十丈开外。这座康熙朝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府邸,青砖城墙竟有五丈之高,堞垛如锯齿咬住山西澄澈的秋空。</p> <p class="ql-block"> "相府城墙比县衙还高三尺!"黑瘦导游的喇叭炸响,"这叫规制逾等,可见陈大人圣眷之隆!"游客们发出心领神会的啧啧声。郭寿儿却盯着城墙根几处修补的痕迹——新砖与老砖之间,分明蜿蜒着闪电状的裂痕。</p> <p class="ql-block"> 穿过御书楼,满地"康熙御笔"的金匾晃得人眼晕。真迹早被供在玻璃柜里,要另付二十元才能看全。有个穿冲锋衣的大爷边拍照边念叨:"这字写得……跟景区门口招牌也差不多嘛!"他老伴急忙拽他袖子:"可不敢胡说,这是皇上写的!"</p> <p class="ql-block"> 在小姐院里,三百年前的绣架仍在,上面却摆着二维码立牌。扫码显示"陈小姐每日绣花三时辰",配图是影视剧里穿帮的十字绣图案。郭寿儿忽然指着一处闺房雕花窗:"你们看,这木兰花纹里藏着个小老鼠!"凑近才见是某代工匠的恶作剧,鼠须纤毫毕现,正偷啃花蕊。</p> <p class="ql-block"> 祠堂里的蜡像最是骇人。陈氏祖先们面色酡红,眼珠用玻璃球制成,在幽暗处泛着诡异的光。供桌上电子莲花灯循环绽放,映得族谱上的金粉忽明忽暗。有个孩子突然大哭:"那个白胡子老头眨眼了!"工作人员忙解释:"是电路接触不良……"</p> <p class="ql-block"> 午时误入相府厨房遗址,十六眼灶台排成方阵,铁锅大得能煮整牛。解说牌写着"日烹羊三十只",却见灶膛里塞满矿泉水瓶——某剧组拍戏遗留的道具。郭艳峰踢到一个陶片,翻过来竟是半只微波炉专用碗,与康熙年的碎瓷混在一处,荒诞得令人失笑。</p> <p class="ql-block"> 登河山楼远眺,整座相府如棋盘铺展。飞檐斗拱的阴影里,现代空调外机探头探脑。西花园的"曲水流觞"池干涸见底,几个孩子正往里投币许愿,硬币落在池底"文物保护单位"的铭牌上,叮当乱响。</p> <p class="ql-block"> 出府时经过侧巷,斑驳的砖墙上刷着新标语:"学习陈廷敬廉政精神"。红漆顺着砖缝流淌,像一道新鲜的伤口。墙角蹲着卖"陈相爷烧饼"的老汉,油纸包上的相府画像,倒是比祠堂蜡像更肖真人。</p> <p class="ql-block"> 暮色漫过城墙时,我们坐在皇城村的农家乐里。电视正播清宫剧,陈廷敬在荧屏里慷慨陈词。老板娘端来"相府宴",最地道的却是方便面调料包煮的酸汤。窗外,相府的轮廓渐渐隐入黑暗,唯有几盏景观灯照着城墙新补的砖块,鲜亮得刺眼。</p> <p class="ql-block">相府庄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