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利马古城

宋国明

<p class="ql-block">利马始建于1535年,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一直是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总督驻地,成为殖民地的行政、宗教和文化中心。它是一座历史名城,它记载了秘鲁乃至南美辛酸悲壮的历史。目前老城区仍保留有众多的历史古迹:武器广场、总统府、大教堂、圣马丁广场等。1988年4月,利马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头天晚上到利马的,在市区的酒店住下。第二天早起在酒店顶层俯瞰利马。</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乘车来到位于海边的爱情公园,此时雾气很大,观景效果并不好。公园中心矗立着一座高5米的雕塑《吻》‌,由秘鲁艺术家维克多·德尔芬创作,描绘一对情侣热烈拥吻的瞬间。雕塑灵感来自艺术家与妻子的真实故事,最初因大胆风格引发争议,后成为利马象征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波浪形矮墙和长椅覆盖彩色碎瓷片拼贴,镶嵌秘鲁诗人关于爱情的语录(如“爱是一种艺术,而我们都是学徒”),设计灵感部分源自西班牙奎尔公园。</p> <p class="ql-block">公园毗邻马莱贡大道,属利马富人区米拉弗洛雷斯,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周边有高档住宅、购物中心和海滨浴场。这里常年举办接吻马拉松等浪漫活动,据称“求婚成功率最高”,也是当地新人拍摄婚纱照的热门地。</p> <p class="ql-block">之后来到利马的印加集市,位于米拉弗洛雷斯的中心地带,是一座大型传统手工艺品市场。在这里有种类丰富的秘鲁纪念品,比如可爱又精致的前哥伦布风格陶器、色彩绚丽的羊驼毛编织物或者极具印安特色的金银制品等。</p> <p class="ql-block">这条街上有好些类似的商场,马路对面也是一家工艺品商场。</p> <p class="ql-block">印加市场旁边的一座街心花园。清静自然,适合休闲。</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游览旧城区。旧城区有众多的广场,我们先去的圣马丁广场,这个广场是为了庆祝秘鲁独立100周年而建,于1921年7月27日开放。</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心矗立着秘鲁解放者何塞·德·圣马丁的骑马雕像,威武雄壮,气势磅礴。圣马丁(1778-1850)在南美独立战争中建有卓绝功勋,被称为秘鲁、智利、阿根廷三个共和国的“国父”。</p> <p class="ql-block">圣马丁雕像下面的台柱一侧有圣马丁和玻利瓦尔并肩战斗的雕塑。后来这对战友产生分歧,圣马丁选择了退出,让玻利瓦尔独自领导革命的最后阶段。</p> <p class="ql-block">广场周围有精致的圣马丁宫殿和以另一位南美解放运动英雄玻利瓦尔名字命名的玻利瓦尔酒店,均呈新古典主义风格。</p> <p class="ql-block">玻利瓦尔酒店</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防暴警察。</p> <p class="ql-block">广场周围高楼下的西班牙式的拱廊。</p> <p class="ql-block">离开圣马丁广场步行前往武器广场,在两个广场之间是一条长600米的步行街,街道两旁有各种商店、餐馆以及教堂等。其中许多古老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仁慈圣母圣殿</p> <p class="ql-block">大约15分钟便来到了武器广场,又称阿尔马斯广场。这里有宽阔的草坪、花园和高大的棕榈树,四周布满浅黄色和淡灰色的巴洛克、哥特式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有个水花飞舞的喷泉,水池周边有8个见证秘鲁历史进程的滴水兽雕塑,正中竖立着一根碟形桅杆,顶端有个号手雕塑。16-17世纪,此广场原为斗牛场和执行死刑罪犯之地,中央设有焚尸炉,1651年改建为青铜喷泉。1821年,圣马丁将军在此宣布秘鲁独立,现在这里仍是秘鲁重大节庆活动举办地。</p> <p class="ql-block">广场西侧的黄色建筑是重建于1944年的市政厅,呈新古典主义风格。但两个巨大木制黑色阳台和气派的拱廊仍保留着西班牙风格</p> <p class="ql-block">利马圣殿主教座堂位于广场西北角,是罗马天主教利马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始建于1535年,此后历经多次重建,但仍保持了西班牙殖民式建筑和立面。</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坐落在广场北侧,它初建于1535年,原为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式建筑,因大火损坏,于1937年重建,现呈新巴洛克风格。它原是西班牙殖民者的总督府,现为秘鲁总统官邸与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西侧小门。</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朝向广场一面的两端各有一个阳台,每有重要节庆活动,总统会出现在西侧阳台上并向公众发表讲话。</p> <p class="ql-block">远处阿普里马克河边依山而建的贫民窟。与现代化的市中心形成明显的反差。</p> <p class="ql-block">广场东北角的一个街区,有著名的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建于1761-1776年间,具有典型的巴洛克风格。据介绍院内有南美一流的宗教图书馆,藏有皮草书2·5万册、羊皮书6000册,是秘鲁最重要的宗教文化研究场所。修道院的地下墓穴,藏有7万具尸骨,被称为世界上最恐怖的“人骨教堂”。可惜正在维修,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武器广场东南侧是利马大教堂,这是一座建于1555-1649年间的罗马天主教堂,因1746年地震损坏,1904年重建为巴洛克、哥特式与罗马式混合风格的建筑,成为利马的地标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教堂正门雕有耶稣门徒等许多圣经人物,呈文艺复兴风格。</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装饰豪华,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雕塑和油画精美!</p> <p class="ql-block">教堂精致的穹顶、独特的棋盘式地板、精雕的唱诗班坐台,堪称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有精美的小礼拜堂和银饰祭坛,西班牙殖民者首领皮萨罗的棺椁1891年迁至小礼拜堂内。</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的地下墓穴。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印加帝国,西班牙语成为秘鲁的主要语言,天主教也成为国教。信奉天主教的秘鲁人相信教堂是通往天国的通道,死后一定要埋在教堂下面才能上天堂。利马大教堂的地下墓穴中埋的人虽然远远不及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多,但埋的都是些名人。</p> <p class="ql-block">离开武器广场乘车前往机场,搭乘法航班机回国,结束了此次南极南美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