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 者 郑忠辅(高山流水)</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 19327929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致敬《北部湾文学》!致敬《北部湾文学》执行主编阮直先生!</p><p class="ql-block"> 感谢贵刊在2025年第2期(总第 78 期)显要位置对我这个年逾古稀的文学爱好者的倾情推介!</p><p class="ql-block"> 我是1968年7月赴内蒙古科右前旗插队落户的天津知青。由于自幼喜爱文学,加之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已经在天津、吉林、内蒙古的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了。在我的记忆中,独幕话剧《报捷之前》,连环画文学脚本《战斗的记录》,短篇小说《夕照正明》《师傅》《苦恼》等作品,都是在那个年代出版和发表的,我的作品和我的名字一起,居然被载入了当地《地方志》,对推动当地文学创作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正是在那个年代,我和阮直先生相识相交,成为挚友,并一起成为当地文学圈子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后来,知青返城,天各一方,我们失去了联系。直至2023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百度》上发现了阮直,我们立即取得了联系。此时的我,才知道阮直先生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也离开了他的家乡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奔赴了祖国南海西北部的北部湾发展。这个时候的我,因为返城一切从零开始,正在为家庭孩子大人的生计奔波奋斗,而阮直先生已经是中国当代杂文大家了!他的《中国杂文百部.阮直集》《思想胚胎》《美丽的麦芒》以及《跨越碧绿到深蓝》等著作已经誉满文坛!他还担任着《北海日报》《北海晚报》的副总编,北海市文联副主席,北海市作家协会原主席,广西散文学会原副会长,北部湾文学院副院长和《北部湾文学》执行主编。</p><p class="ql-block"> 故友网上重逢,没有寒暄,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文学!当得知我返城回津以后,迫于就业生活工作诸多压力,放弃文学创作已三十余年时,他扼腕叹息!但他不失时机地激励我老有所为,老有所愿,鞭策我重拾信心,莫忘初心,希望我能在他主编的《北部湾文学》上首发归来之作!如是,就有了我的散文《茶缘》,成了我重返文坛的处女之作。</p><p class="ql-block"> 正是阮直先生的激励,和他自身成就的榜样,教我枯木逢春,催我树老春深更着花。从2023年始,短短两年时间里,我先后在《北部湾文学》、《作家地带》、《兴安日报》、《中老年时报》等报刊杂志和《天津散文》、《今日作家》等微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居然还有几篇作品获得了全国和省级的征文奖项:诗歌《知青之歌》荣获了第二届“中国知青作家杯”征文大赛诗歌类一等奖;散文《三副草药》荣获了《天津散文.微刊》年度人气优秀奖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阮直先生的鼓励和推荐之下,我在七十五岁高龄之际,申请加入了天津市作家协会,如此高龄加入省级作协,恐怕我是津门第一人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北部湾文学》隆重地把我推介给广大读者的同时,还推出了我的四篇小小说上刊,依旧在催我奋进,催我笔耕不辍,令我感动不已!值此,我由衷地致敬《北部湾文学》,致敬阮直先生!不是吗?正是《北部湾文学》让我重新驰骋于文学创作的原野,享受那份耕耘于文学绿地的陶醉;致敬阮直先生,正是阮直先生让我重拾创作信心,给了我创作激情!让我在年逾古稀之际,点燃了文学创作的欲望之火,重新步入了文学创作者的队伍,踏进神圣的文学殿堂,在有生之年继续去圆那神圣的作家之梦,继续去做自己一生都喜欢做的事!</p><p class="ql-block"> 致敬《北部湾文学》,致敬阮直先生。</p><p class="ql-block"> 郑忠辅</p><p class="ql-block"> 写于天津</p><p class="ql-block"> 2025.8.10</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