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9日,“名师优课——2025年教师核心能力深度训练营”的小学语文培训已悄然步入第四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场看得见成长的研修之旅:每一次思维碰撞都在点亮教学新思路,每一次实操演练都在打磨课堂硬功夫。在这里,我们不仅汲取着优质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更在沉浸式学习中慢慢厘清自己的教学定位,将那些看得见的智慧,转化为真正带得走的专业能力。四天的沉淀,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能力的蜕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樊老师的六年级上册习作课,尽显从容洒脱,教得轻松自在,却让学生收获满满。这堂充满生活气息的家常作文课,清晰完成了四个任务:先是引导学生自由读、齐读例段,再对照讲义细读,随后师生共探,提炼出实用的写作方法——用第二人称“你”拉近距离,以三个“真好”的事例铺展内容。最后,樊老师用简洁的小结点透写作要领,让学生对下笔方向了然于胸,既为后续任务做好铺垫,更生动诠释了“读为写服务”的教学智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动笔完成任务单时,樊老师又适时引导他们修改片段,让方法在实践中落地。这样的指导,让写作方法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动笔时自然有章可循,底气十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樊老师的课,更给了我们深刻启示:写作教学需搭建清晰的知识框架,要善于激活学生思维,善用身边鲜活案例,让写作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由此可见,习作教学绝非简单的“教写作”,而是一门充满智慧的技术活,需要教师在看似轻松的引导中,藏巧思、显真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管老师的讲座《我的作文教学改革》,以学生作文中的种种真实现象为切入点,紧扣新课程标准的内核,始终围绕“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与人文交流”这一主线层层展开。他深入浅出地阐释:学生习作,本质上就是让孩子们把藏在心里的话,用文字、用笔尖流淌出来,写给人看,若是能得以发表,更是对这份表达的珍贵肯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中,管老师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大量指导学生习作、助力习作发表的生动案例,字字句句都在传递一个理念——作文教学,要从教会孩子说真话起步。他细致解读了“自我表达”与“与人交流”的深层含义,尤其点透了二者之间的“和”字妙处:在儿童的世界里,这两者本就无需刻意割裂,童言无忌的天性让他们天然拥有打通自我与他人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孩子的习作教学,应当引导他们从身边人、身边事、心底话写起。让孩子写真话,正是连接自我表达与人文交流的金钥匙,能让文字真正成为孩子与世界对话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顾老师执教的习课堂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为我们呈现了一堂扎实而富有效度的习作课。课堂以“读”为起点,从自由读到齐读,再到对照讲义细读,层层递进;随后转入“写”的实践,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逐步动笔。整堂课的练习设计清晰有序:从任务一的读中悟法,到任务二的初步试写,再到任务三的重读打磨,最终落实到任务四的完善成文,环环相扣,步步深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上,顾老师与学生共同梳理总结出三个实用的写作方法:一是动笔前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是写经过时要分三次展开,一次比一次写得详细;三是将动作、语言与内心活动结合,就能把一个片段写生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照自己平时的习作教学,更能体会到顾老师的匠心——他将“教”巧妙融入学生的写作全过程,不是生硬地灌输写作知识,而是把知识转化为可感可用的“写作支架”。借助这些支架,顾老师设计了一系列写作学习活动,活动之间既有延时思考的空间,又有层层递进的延续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即便这是一堂侧重实践的习作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依然得到了充分彰显,让我们看到了“教”与“学”在写作课堂上的完美呼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樊老师在讲座《任务单,我们这样做》中,细致分享了激发学生写作持续动力的实操方法,每一项都透着教学智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是周报制度,每周一期雷打不动。通过读与练的深度融合,让知识在实践中自然转化为能力,形成稳定的成长节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是精选习作训练单,以有明确训练点的范文为引,让学生在借鉴中悟法,在模仿中提升,找到写作的进阶路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是聚焦习作任务单中的“读”,强调熟读积累与读懂表达并重。从自由读到齐读,从合作读到研读讲义,再到回读巩固,层层递进的读法学练,为后续写作筑牢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是当堂评改,紧扣教学目标评改相应内容,实现“教—学—评”一致。公布零错误名单树标杆,欣赏优秀片段拓思路,朗读精品片段共提升,再限时完成订正促落实,让每一份努力都能即时转化为进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天的“名师优课”培训,围绕习作教学展开了一场深度且务实的研修。樊老师的课堂以从容姿态搭建清晰知识框架,让“读为写服务”落地生根;管老师的讲座紧扣课标,以“说真话”为核心,阐释写作作为自我表达与人文交流的本质;顾老师的习课堂则用扎实的“读—写—改”链条,展现了“写作支架”的巧妙运用;樊老师关于任务单的分享,更提供了激发学生写作动力的实操方案。这一天的学习,从课堂实践到理念引领,从方法指导到落地策略,让参训教师深刻体会到习作教学的智慧与门道,也为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