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行一走进大凉山,一次荡涤心灵,充满爱心,增进友谊,收获美好,难以忘怀的快乐旅行 记录足迹,享受生活

大临沂

<p class="ql-block">大凉山之旅,从去年和神州数码的影友们就开始酝酿,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它带有一种神秘的东西吸引着我们去探究,我们想通过镜头追寻它的历史,感知它的当下,为我们的摄影之旅再添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活动得到了广大影友的积报响应,最终吸引了35名摄影爱好者参加。临沂众多高手加入其中,还有来自潍坊的8位摄友,以及菏泽一位朋友鼎力支持,阵容强大,为我们这次活动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次活动目标很明确,用镜头记录下大凉山的人文风貌,其中的两个重要活动一是彝族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二是乘坐一次全国唯一的扶贫绿皮小火车。而这次旅程也注定成为一次难以忘怀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临沂至成都。早5点起床,收拾行李,简单吃了点早饭,便打滴滴前往北城高铁站,进入站内,就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着天,说笑着,仿佛这趟旅程还未开始,就已充满了温度;郯城的毛老师,兰陵的刘波也是从县里赶来,见面时那种久别重逢的喜悦,让人心里暖暖的。刘总原本还犹豫要不要参加,最后时刻决定加入,我们都开玩笑地说,这样重要的活动怎能少了刘总呢?在站台上,影友们都拿起设备,拍录下高铁缓缓进站的那一瞬间,仿佛那一刻,不只是列车的到来,更是我们梦想的启程。高铁七点十分准时从临沂开启,穿越河南陕西于下午五点到达成都高铁东站。随后我们又乘地铁2号线直达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附近的酒店住下,稍作休息,我和程老兄,小白杨一起步行到了附近的太古里,夜慕下的成都高楼林立,灯火通明,人流如织,尽显西部大城市的繁华。灯箱中的大熊猫憨态可掬,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拍照。之后我们又去了宽窄巷子,虽已近十点,但这里依然是热闹非凡,游人众多,人声鼎沸,街面两旁的商店和节目表演让人目不暇接,我们参与其中,享受这人间烟火。(与二十年前来时的记忆中的寂静,慢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我们三人吃过夜宵,已是夜里十一点半,回头望望这个城市,仿佛这里从未入睡,永远是不夜城,喧嚣与烟火一直在延续。</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成都茶馆,酿酒厂,到达昭觉县。虽然昨天挺累的,但为了赶路,大家还是不约而同地在早上五点按时下楼,乘车开始我们的行程;这也是我们这个团第一次聚在一起,行驶了约半个多小时来到了双流区观音阁百年老茶馆,天微微亮,我们依次缓步进入茶馆,内部设施虽显沉旧,大大小小摆满了茶桌、茶具,但这里己有众多成都的本地市民到这里品茶聊天,一派休闲自在的样子;我们来不及欣赏,快速找准机位,各自对拍摄对象拍了起来。这里的茶客大多以老年人居多,形态各异,但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这里的茶多好,而是喝的历史记忆罢了。我们也都被他们这种生活氛围所感染,不由自主地要了茶,慢慢品了起来;我还要了挑耳师享受了一回,回想这么多年的工作,人最终还是要回归平淡,做一个平凡的人。</p> <p class="ql-block">从茶馆出来吃过早饭,我们便向大凉山方向进发,在车上我们三个地市的影友正式聚在一起进行介绍和交流,孙团介绍了我们团队的情况,对两个地市的同事表示欢迎,陈书记和我也同样作了发言,我作为初学者能遇到这么多老师和志同道和的影友一起出行,感到十分荣幸和高兴,对我下一步摄影技术的提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尤其是认识了王启运主席,更是不虚此行。在中途我们顺道到孝姑袍子酒厂进行了拍摄,这也是一种人文,把酿酒的工艺流程全程作了表演,我们拿起相机拍照,也是我们行程的一段小插曲。</p> <p class="ql-block">从酒厂出来,我们驶入高原山路,我透过车窗向外看去,高原中的山路狭窄,勉强能错过两辆车,路的两旁是䇯立的高山,望下看是深不可测的河道,我们有人测了下,海拔都在2000米左右了,路途艰险,只有经验丰富的司机才敢驾驶。孙团告诉我们距离住宿地还有近5个小时车程,大家便安静地小憩片刻。途中我们停车休息,近距离感受大凉山深处的环境,我们中有不少人飞起了无人机,朱台快步走近附近的村庄,回车高兴的给我们展示我们没有看到的场景。这时不知从那里来了一群孩子,他们的眼神透着好奇和纯真,看着我们这些“外来者”,让人不禁感慨,如果没有这条公路,,外面的世界对他们来说该是多么的遥远。回到车上,很多人都陷入了沉思,希望大凉山的人们能越来越好。继续穿行在高原公路上,陈书记为我们讲解一下这次到大凉山拍摄的重点及一些注意事项,这次主要是人文拍摄为主,即要重视场景,也要关注细节,重点反映大凉山的发展变化,对人物刻划要有主题,亮点;可以说对我这样的新手来说,尤其是第一次跟团拍人文,有很好的启示,是一堂宝贵的人文摄影课。天色渐晚,我们因车辆问题未能上高速,只能沿公路行驶,最终在晚上十点抵达昭觉县。来不及欣赏夜景,我们勿勿吃过晚饭,回宾馆休息。望着窗外的繁星,大家互道晚安,结束了这漫长而充实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到达布拖县,拍“火把节”盛况。昭觉到布拖有170公里,近三个小时路程,大家5点早早下楼集合。由于一天在一起,大家也都熟悉起来,相互问候,影友们都是第一次来,对今天我们这次的主要活动充满了期待。在车上,我们也都对布拖县“火把节”有了进一步了解,布拖县是全国彝族人聚集集中度最高的县,全县21.5万人,彜族人占了99%以上,也是火把节的发源地,距今有300年的历史,在这三天也是他们的“春节”,是全年最热闹的日子,政府机关也是放假。我们到了布拖县,由于已封城,车开不到县城宾馆,我们只好拿好摄影装备,步行走向开幕式主会场,只见沿途的彝族人携家带口,穿着本民族的服装,面带微笑成群结伴地向前走着,不一会,我们就到了主会场外围,已是人山人海,这时也不好组织了,各自散去,寻找自己的拍摄点;因为还没有到开慕式时间,我就在场外转悠,看彝族人穿着带有明显的特点,男人都穿黑蓝相间的右祍上衣和宽脚长裤,女人来看,显得高大尚,身着华美的阿都服饰,头戴高高的银饰和绣花头巾,头上的银饰有好几层,走起路来,手还要不停地扶好,体现了彝族的文化特点;这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种美丽场景,被她们深深地吸引住了,不停地拍了起来。我又来到准备入场参加表演队伍前面,望后看队伍一眼望不到头,据说参加表演的队伍有近50支,2000余人,走在前面的彜族少女穿着民族绣花服装举着队伍名称的牌子,后面的人或老或少,打着黄色的雨伞,整齐划一,显得鲜艳大气,据了解每一支队伍都是以一个家族为单位组成的,从他们的脸上流露出自信,为民族文化争光的气势和自豪感。他们依次从我身边穿过,我已完全融入这氛围之中,心里想着,一定要把这壮观的美丽用镜头记录下来,装在美好记忆里。这时开慕式已正式开始,我急步向会场看台拥起,但已是里三层外三层挤不进去,连插脚的地方都没有,这时我有点着急,这么远来一躺看不到会场开幕式,太遗憾了,我找了一点空地,飞无人机,刚飞上去,就被值勤的公安要求降落下来,告诉我必须有当地公安冶安大队颁发的证件;布拖县公安局就在会场附近,我连忙收起机子就奔向局三楼,值班的告诉我找治安金队长,又告诉我电话,我在会场附近找到金队长本人,他告诉我要县宣传部同意,他才能给证,他又告诉我了电话,但无人接听,哎,来回折腾了一圈没有达到目的,感到很失落,心想还是我们团队准备不足,要是提前发函,可能就能以新闻采访方式进入内场了。只能听见主会场热闹的声音,在外面干着急。我碰到唐老弟,也是没能进入主会场,但他主要抓拍彝族孩子,我看了看也是十分的精彩。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回宾馆休息。</p> <p class="ql-block">“火把节”的活动较多,彝族歌舞,非遗、簼火,选美、赛马.斗手、斗羊等纷纷精彩登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们来此欢聚一堂。下午午休后,我便在会场外选择拍摄走动的彝族人参加活动的点点滴滴,关注少年孩子,在一处碰到两女孩,我坐在他们面前和她们交流了很多,了解她们的学习生活,鼓励她们好好学习,争取走出大山,临走给她们表示了一点心意。可以说,多么希望山里的孩子能得到和内地一样的教育生活。相机的电不多了,我又和唐老弟步行找我们的车,拿了必备,这时布拖县的天空慰蓝,云彩朵朵,我飞起了无人机,在空中俯瞰整个县城,虽不大,四周被高源环抱,植被茂密,一派绿色,显得简洁寂静美丽。回到宾馆休息,准备夜晚这次重头戏“火把节”簼火活动。</p> <p class="ql-block">在宾馆吃了碗方便面,便步行来到了会场外面,这时工作人员正在路上堆积干柴制成的火把,我们又到看台上向体育场内望去,足足有十多堆;我们了解到彜人过去点火把主要在稻田,起到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的民俗心理,现在火把节已演划到在城市空地,众人一起点染火把,除了原有的民俗功能,更多的逐疫去灾,招引光明,迎接福瑞,追求来年生活更美好,不管怎么变化,“火把节”反映了彝族人把火作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是一种文化传统的一脉相承。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在七点半,随着焰火在体育场升上空,场内场外顿时热闹起来,堆积的火把此时也瞬间点燃,人们参与的热情迅速升起来,夜慕下的小城数万人火把巡游,火光冲天绵延如巨龙,配合热情的音乐,高腔的原始咏唱,形成一派全民大合唱。我在欣赏这盛景的同时,也及时放飞无人机,在空中俯瞰整个景况,为这壮观而振撼,为少数民族骨子里的奔放所折服。我收起无人机,回到簼火旁,只见多民族的人们正手牵手围在一起跳着欢快的舞蹈,这情景让人忘记一切,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文化盛宴之中。我不停地拍录,生怕露下那一个细节,我也亲手拿起了火把,过了一把瘾。这时看到老头乐,唐老弟,我拉起他们在簼火旁,一起由楊馨给我们拍合影,留下了这难忘珍贵的美好瞬间。随着火光渐熄,人们依依不舍的离去。回到宾馆,心中感慨,仿佛看到了大唐盛世,祝愿彝族和56个民族的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祖国繁荣昌盛。到夜里快十一点,我们的车才开进来,我们各自拿起行李,在愉快中互祝晚安😴</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继续在布拖县参加系列活动。可能是昨天睡的太晚,又起的早,感觉休息的不大好,略感疲惫。清晨,我拍摄彝族人牵牛羊前往会场的场景,近距离观察这里的牛羊和我们内地的确实不一样,高大壮实彪撼,气势不凡;我与刘总进入会场,在看台上找了个位置观赏起来,由于距离远且里面人比较多,不好抓拍,刘总说去飞无人机,我就到场内偏远处使用长焦拍了几张,感觉也不是很满意,碰到朱台告诉我,可以抓拍观众,我试着拍了几张;朱台身穿电视台外衣,又有记者证,我们找到工作人员想进内场,都没有达到目的。午饭,我和刘总王总几个人品赏当地的羊肉火锅,感觉味道独特。饭后,回宾馆休息,才一会被影友们叫起,在一学校里举行彝族人模特队展示比赛,很难得,我立刻坐当地的三轮车到了学校,由于是休息时间,我便随意拍了起来,又和同行的几位老师合了影。等到展示开始,只见彝族女人穿着漂亮的节日服装形成一个圆型表演起来,不时地唱起欢乐的民族歌曲,也是十分地漂亮大方。我用相机和无人机从不同角度记录下这精彩的一慕。这时,我感觉确实太累了,便又打三轮车四到了宾馆。两次打车分别是一男一女年龄50多岁的彝族人,从交淡中他们都有4一5个孩子,生活的压力使他们显得格外苍老。</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再次聚餐,孙团带了酒水,我们几个地市的影友围坐一堂,交流了心得,并加了微信。我们都是退休后爱上摄影,有共同的爱好,热爱生活,有说不完的话,相见恨晚,在一起是缘分,在欢声笑语中,共同祝福中结束了一天劳累并收获多多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去美姑县赶集,欣赏美丽高原风景。早5点起床,在路边店吃过早饭,就踏出上了去美姑县的行程。大家透过车窗,再次看看给我们带来快乐美好记忆的布拖县,此时县城已没有昨天的喧嚣,显得寂静,我们挥手向他告别,虽然带不走一片云彩,但我们还是祝福这里的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p><p class="ql-block">车子行驶在盘山公路上,小憩片刻。约一个半小时抵达美姑县牛牛坝镇,下车后,我们在等导游,孙团告诉我们,这是我们上午活动地点,今天镇上大集,可以拍拍看看少数民族的集市是什么样子;这时来了一位彝族青年和我们交流了一会;我们站在河道边观察四周,牛牛坝四周被高山所包围,一道河道从中穿过,毗邻348国道,是连接美姑和布拖县的交通要道,也是重要的人口和商业交流聚集地。集市设置在两侧商业房的街道上(我们那里一般都是在空旷的地方),我们来时,已是商贩云集,一眼望不到头,玄喝声彼此互映,热闹非凡。我们穿行在集市中,抓拍交易中的瞬间,也非常看重彝族人集市中的心态壮态表现,从中发现其中的特点。在集市中女人比较多,她们手里牵着一个孩子,背后用布包背这一个,可见这里的女人负担比较重。我突然发现一年纪青青只有七、八岁的少女身着,肩背着背篓不停着张望着,从她那眼神里我仿佛看到了“大眼睛”那张照片,我心里不由自主产生一阵“陈痛”感,我上前叫住她,问了下情况,她是跟妈妈一起来赶集的,我随手拿出身上仅有的一点人民币塞到她手里,叮嘱了许多。这时我们的人过来给这位少女拍照,不是为了创作,而是一种心灵寄托吧,希望大凉山的女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生活。中间有一小插曲,当地政府人员看到来了这么多来采风的人,汇报了县文联,告诉我们尽量多作大凉山正面宣传,我们也是体凉基层工作的不容易。拍了一会,我找了一亭子坐着休息,碰到母女三代人,年轻女人带着孩子告诉我,他的男人在外面打工,这里彝族女人一般早早嫁人,一般会生4到5个孩子,一生就扛起家庭的责任,她也挺后悔没有好好学习,以便能走出大山,我挺同情她的,给她们买了些食品。集合时,我忘了拿太阳帽,还是她跑到车前,给我送了过来,感觉山里的挺善良懂得感恩的。</p> <p class="ql-block">从牛牛坝出来,我们前行抵达美姑县城,在半山坡上的一农家宾馆住下,休息到下午三点半,去美姑县高原风景区欣赏大自然。由于高原山路大车不方便行驶,租了当地的昌河车,坐了朱台,秋韵、烟云,朱老兄五人。开车的彝族青年司机最先拉着我们出发,沿着盘山小道一路向山顶进发,在刚进山遇到一老人牵着牛,朱台高兴的下车,和老人聊了起来,有70多岁,敦实谆扑,常年住在山里,朱台指导我们拍了起来;越往上,高原的自然风光越美丽,我们不时下车停留,在欣赏的同时,不忘了留下了美丽的倩影。这时我们感觉后面的车一直没有跟上来,司机告诉我们他们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这里的海拔快300O米了,这样一说,我似乎感到了有高原反应的样子,走路喘气有些重;我们在一高处由司机给我们五个人合影留念,这时司机告诉我们,前面能看到“大部队了”,朱台一直说不急,他们看到了风景不如我们多,在一处拐弯处,看到高原草原上有不少马在悠闲地吃着草,在太阳光斜照下,有一种特别的美感,在如此高的山上看到拍到这场景,我们都感到值了。我们在一处风景绝佳处与大部队汇合,只见远处的高山绵延起伏,草原绿草,呈现在眼前,一望无际,原始壮丽,这时一老人带着孩子来到我们队伍中,老人虽面色悠黑,但从眼神里透露出刚毅,憨厚,不惧自然的勇气。我也被这种精神所感染,和影友们一起为他拍照,前景人物,后景是层层叠叠的高原,慰蓝的天空,真是绝了。我们在此来了团队和个人表演,女的排起一队大踏步地走着,也是一道风景线,我站在这高山之嶺仿佛置于梦幻之中,高山在我脚下,群峰为我环饶,蓝天白云在我头顶,一切的美好在此被我拥有,实在是用最美的语句不能表达此刻的心情。当地摄导告诉我们,这还不是最高处,最美的在后面。我们继续前行,到了最高的观景平台,此时看到眼前的一切真是美到极致,群山连绵叠翠,峡谷间溪流欢唱,远处的山峰在云海中时隐时现,大片的草原就在脚下,我们的人高兴的快步跑到不远处草原上,伸开双擘拥抱群山,我看了是异常的壮观美丽,人在这高原上是那样的渺小,我正要下去汇合,见高原的天真是变化莫测,刚才还是艳阳高照,不一会就黑云密布,下起了大雨。我们都急忙躲在车里,等风雨过后的美景;朱台在车里也不闲着,不停地用手机拍雨景,我在车里迷眼休息一下,不一会,不知是谁高声的喊了起来,彩虹,硕大的彩虹🌈,我急忙睁开眼睛,第一眼还没看到,下了车,呈现在眼前的是彩虹挢,七道缎带般的霞光横跨天际,橙黄绿色青蓝紫层层晕染,仿佛正是云朵故娘躲在空中的七彩围巾。我们的影友都太高兴了,不停地拍录下来,嘴上不停地说着我们太幸运了,这也是我看到的最美最大的彩虹,心里也默默地许下心愿。我们在杨韾的带领下,集体合影,喊出内心最想说出的话,我们此时是最幸福的摄影人。这是大凉山被我们这群虔诚的摄影人所感动,为此献出了最意外最美的惊喜。下山的路上,太阳落山形成的高原美丽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到宾馆依然沉浸在高原的美景之中,回味无穷,晚上的饭菜也是香啧啧的。</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美姑集市,悬崖村。早六点起来,天朦朦亮,这里的日出比我们那里晚一个多小时,我和两个老头在外面聊了一会;当日出出现时,我站在半山坡飞起无人机,在空中看美姑县城,不算大,四周被群山环抱,基本没有平地,楼房都建在坡上,一条河流从县城穿过,大桥把两岸连接起来,从环境上来看,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人们确实不易。吃过早饭,乘车去新桥镇拍摄集市;先是去了牛羊交易市场,又沿着上坡道到了镇上,镇子不大,赶集的人们早已把道路堵的满满当当,来往的人彼此交流着,这一次,我跟着陈书记,孔老师,毛老师,不断地请教,从中学到了人文摄影的要点,表示诚挚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去悬崖村的路上,在村口停车,我们步行朝村里走去;进入村子,先要经过一吊挢,该村依山而建,村前一河流由南向北穿过,农作物都种植在高原的山坡中;在村里先到了半山坡一老树下两老农妇处拍照,在上山的村道上,有一群孩子向我们走来,从它的衣着来看,山里的生活不是太好,孙团看见他们,跑着到村囗超市买了许多食品送给他们,孩子们露出天真的微笑,与我们互动,我们也对大凉山深处的村里壮况有了一定了解。</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前行,向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悬崖村驶去;来之前,我也对“悬崖村”作了功课,它位于昭觉县大凉山深处,坐落在海拨1400一1600米山坳中,从山底小学到村庄海拔落差1000米,村民走向向外面世界,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越过I3级218步藤(钢)梯,作为恐高的我,从屏幕看看都心惊肉跳。我们车子越往深处行驶,两旁的高山越险峻,车子行驶时不时看到有落石掉在路上,这几天高原进入了雨季,塌方随时可能发生,这也增加了我们这躺行程的不确定性;我们也提高了警觉性,时刻观察两旁的山况。走到一处塌方地段,车子前行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我们都小心地下车,减轻重量,指挥着车辆慢慢艰难地过去了,我们都为司机师傅高超的驾驶技术点赞👍这时,孙团坐上摄导的车在前探路,在一宽敞处停车,比较深沉地告诉我们,前方的道路塌方很严重,道路部门通知我们不能前行,虽有遗憾,但安全还是第一位的,大家都理解。在此处,我们飞起了无人机,看一看这崇山峻岭,下次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这里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邢局的无人机飞了一会,不动找不到了,孙团过来看了一下,说掉到大山里了,正当邢局有些丧气时,摄导拿着他的无人机过来了,可能是操作不当降落了,一场虚惊。我们只好原路返回,在一大挢处停车拍照,远处的瀑布吸引着我们,我飞无人机把这壮观的景像录了下来,此处我也和王主席有幸合影留念。在欣赏高原风景的同时,也发生一件十分危险的事件,孙团和老头乐步行爬上山坡,回来时险像频出,不一心就会掉入山崖。在回去的路上,我代表全团对司机师傅的高超技术给予表扬,对孙团的行为给予了严肃警示。</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越西县呷古彛寨。美姑县从昨晚一直下雨,早上起来,我和邢局老弟冒雨在宾馆附近走了一会,近距离观察了小县城的一角,交流了退休后的生活感想,也是彼此有启发,都是实在的人,相遇是一种快乐。吃过早饭,我和刘总在酒店外拍了合影,和刘总成了无话不说的老朋友了,大凉卅又见证我们的友情。拿行李时,由于是陡坡,我告诉酒店服务员,腿脚不好能否帮我拿行李,她爽快地答应了,在路上问了下早上看到她带着孩子并指导学习很好,她已有两个孩子,希望下一代好好学习,走出去,不像她们一辈子在大山里,我为她的开明而高兴,等待她的好消息,如果有机会再来美姑县。</p><p class="ql-block">从美姑到越西呷古有近200公里,都是高原盘山公路,由于下雨,透过车窗外面的景色不错,朱台不停地拍照,说已用了二个内存卡了,以后可能不够用,荷泽李主席主动把自己的内存卡给朱台用,没有了后顾之忧,朱台拍的更欢了。不时地要求下车拍照,我也被这种献身精神所感染。由于路途较远,为了活跃车内气氛,我主持邀请小白杨,秋韵、虹雁姐为大家清唱了家住沂蒙,青藏高原等歌曲,为我们的摄影之旅增添了浓郁令人难忘的一笔,也拉近影友之间的距离。我们的车在路上急驰,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可把朱台急的直叫,这么多美丽的乡村美景错过了将留下遗憾;被他的这种执着所感动,在一处较高处停下了车,众人急不可耐的快步下车,站在高点向远处望去,简直是美到极至,远处的山和云海相交汇,下面是错落有致的红白相间的村庄,河流乡村小道清晰可见,如果不是在高原,大家一定认为来到了梦幻江南,显得更加气势磅礴,美丽更是不输江南,大家在拍照的同时,不忘了给自己留下美照,我也是飞起了无人机,把这大凉山给我们带来的壮阔之美装在设备里,带回家。我还在邢局的指导下,学飞了截片,表示感谢。在车上,大家一致在夸朱台,是一个真正对摄影有追求的学者。</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中午抵古彝塞,在吃饭的间隙,我们简单看了下村主,它位于半山坡上,一块竖立的牌子一呷古彝塞在村口,我们在此打卡留念,饭后我们回宾馆休息,条件是相当不错,据服务员说,塞子是近几年宁波对口援建的,过去的老村房子大部分进行了翻新,道路都是柏油路,结合传统的彝锈传统手艺,打造成了三A级旅游景区,这里距离普雄火车站仅300米,被誉为“成昆线上彝绣第一村”。孙团告诉我们,下午三点半到村参观拍照,我确实太累了,回到宾馆就睡着了。等睡醒起来,已是四点多了,我急忙拿起设备沿着村中小道向上村中刺绣展示厅走去,整个村子不大但干净整洁,店铺林立,都很有彝族特色;当我走进展厅时,我们的人都已端着摄影设备站好一排集中精力对前面的三个穿着民族服装的彝绣传承人进行拍摄,两位年龄稍大者正向年轻人讲授彝绣的要领,从三个人的面貌来看相当完美,仿佛看到过去的彝人祖先就是这样过来的,传统的文化得到发扬继承,这才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我们的人从室内拍到室外,在庄头老树下,在村里道路上,彝人那种自然从容大方给我们这些摄影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不是简单的拍照,更是近距离接触了解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的一次机会。</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和陈书记,荷泽李主席与潍坊的影友又一次坐在一起,交流了几天来旅行给我们带来快乐的点滳,这次王主席参加,给我下步摄影活动提了很好的建议,提出加强两地交流,共勉共享摄影带来的快乐,尤其是王主任亲家还是临沂人,很多熟悉的朋友还都认识,真是有缘份,这也为我们以后的交流提供了千载难遇的机会,晚饭时间虽然不长,但进一步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情。</p><p class="ql-block">我们又马不停地赶到呷古彝寨举办的“梯田星火”稻田火把秀,来自全国的各地的游客已把景区围的水泄不通,在观景台,几位打颁成彝族少女模样的年轻人看到我们搞摄影的,主动要求给她们拍照,我拿出相机抓紧拍了几张,在夜慕即将降临的时刻效果特别的出片和美丽。天色渐渐黑了下来,烟火从稻田升起,众人手持火把在田里摇动和巡游,星星点点,展现了彝族传统火把节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回到宾馆,我们同行的影友又参加了宾馆组织的篝火晚会,踏着音乐节拍,围着篝火旁,手牵手跳起彝族传统舞蹈,心里充满了欢乐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越西县。按日程,本来今天就要乘扶贫小火车踏上西昌之行,由于大雨铁路停运;我们的房间只订了一天,只好行程改变,改住越西县城。夜里陈书记告诉我,明早5多再去拍日出。4点多醒了,但感觉太累就想再睡了一会,这样他们五个就先行一步,我翻来覆去也没睡着,心想来都来了,又有那么多老师,怎能缺席呢;又把三轮车叫回来,摸着黑向山顶奔去。到达山顶,只见陈书记、毛.孔两位老师,朱台.广州老弟已到(看到二位70多岁的老师,我暗自惭愧),这时我们已站到了海拨2I66米的高处,相互问候在静心等待日出照向群山大地的美丽时刻。天渐渐明亮起来,我们站在高处也看到了面前的真容,远处的高山之上云雾缭绕,山下是大片的稻田和多处村庄,道路绵延把各个村庄串连起来,在我看来己是很美丽了;各位老师说,远处已露彩云,等太阳从山后升起,看到的将是另外一种景像。快七点半,太阳高挂山顶,阳光透过云雾斜照过来,从山坡慢慢向村庄.稻田移动,洒在绿油油大地上,变换的美丽风景让我们目不暇接,屏住呼吸,寂静中只有卡卡快门声在不停地闪动,这更是一幅优美的音乐,浸入我们的灵魂深处,滋润着心田。我也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进入角色拍了起来,又飞了一会无人机,远近景都装入机子里,我们又由当师傅给我们拍了合影,心里的快感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吃过早饭开车去越西县城,途中经过湿地和观音公园,先后打卡拍照,在湿地大家步行进入,留下了不少美照;在观音公园,又遇到了在呷古彝寨拍照的几位成都故娘,再一给她们拍了照。</p> <p class="ql-block">由于是临时行程,在越西县城住下后,经过大家议定到两个当地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村落拍摄;先到了和平村,位于半山坡上,在村口耸立着和平村的牌子,牌子后面是一支展翅飞翔的大鹰,这也是她们崇拜的动物,寓意艰强勇敢,不屈不挠,是啊,过去在这样恶恋的环境下,彜人表现了与大自然顽强抗多的毅力。在村里的停车场附近,也是有很多建筑物,证明着和平村的古老历史。我们沿着上山的羊肠小道前行,途中遇到一群玩耍的孩子,交流起来,问了他们的一些情况,并买了小儿食品送给他们,显得特别的高兴,看到了他们天真无忧,开心快乐的样子,我们心里也是高兴,也祝他们学习进步。</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乘车到了附近的陶家营村,从村口着,这个村子就想新建的,干净漂亮有特色,歩行在村里,青石板,黑瓦房,一色黄土墙,村中有几百年遍布弹痕的土堡碉楼,让人仿佛回到了古老时光。我们在与村民交流中了解到,村子曾是南方丝绸之路一零关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明洪武年间,名将陶享为维护零关古道通畅,率兵驻扎于此,陶家营回此得名;这里过去汉人为主,彝族人为改善环境从山上搬下来,现在是汉彝混住,经过宁波市的对口支援,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启动,塑造了“陶家营十八碉”品牌,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游客也纷至踏来。我们走村里,遇到两位年龄稍大的女人在点炉子,一交流她们是妹俩,姐姐年青时嫁到了山东聊城,老了回乡定居,遇到半个老乡,我们也祝她身体健康。在即将上车的时候,我一转身碰到两位身穿民族服装的两位漂亮的彝族少女,我和她们交流了几句,想为她们拍几张照片,爽快地答应了,这时,我们同行的也都是围了过来,指导着她们做着各种动作并跳起了彝族舞蹈,给我们一行在最后的时间留下了最美的影像。</p> <p class="ql-block">第九天越西一西昌绿皮火车。七点十五的火车,因越西到普雄有近四十分钟车程,早5点摸着黑就出发了,到达普雄,先吃了早饭,路上遇到几位中年妇女带着一个孩子,像没有吃饭的样子,我急忙买了油条给她们,看到她们脸上露出的微笑并致谢,其实微不足道,但从内感到欣慰。</p><p class="ql-block">我们只拿拍摄用设备,沿着小坡心火车站走去,只见站口处竖立着普雄站的石牌标志,一看就是有年份,多少年没有换过,显得苍老有时代感。普雄站建于1970年,是大凉山通往外面的主要交通工具,每天两班,是唯数不多的承担公益性“慢火车”。票价极低,设置专门牲畜运揄车厢,被当地居民称为“校车”“致富车”“救护车”。这里没有停车场和广场,至今保持着建站时的模样。我们作为60年代怀旧的一代人,看到这个车站面㹸,不经意间时光倒流,拉回了过去的记忆,找回小时候去挤火车的景像。我们依次打卡留念,跟着当地人进入站内,检查还是比较严格的,站内休息室特别的小,墙面挂着民族团结的各种宣传画,在站口,看到了当地彝族人挑着箩筐,里面装有鸡鸭鹅等牲畜等待进站,等哨声响起,人们鱼贯而入,也不用检票,上了车厢随便坐。我们大多数人先到了牲畜车厢观察拍照,这里的车站人员服务特别好,不时帮助老乡们拿东西;拍了一会,我和邢局到了另外一节车厢,与对面的两位中年妇女进行了交流,她们告诉我们,这躺车因大雨已六天停运,你们还是挺幸运的,是啊,开始还感觉晚了一天,打乱了行程,听她们这一讲,我们的这一行程还是挺顺利圆满的。车停站的次数比较多,我下车又到了学习车厢,看到不少学生在列车专门为他们设立的课桌学习的场景,从心里还是挺感动的,大凉山落后地区的孩子在这样环境下不忘学习,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在休息时,看到两位女孩,性格开朗,一问一位是四川音乐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一位是宁波对口支援在宁波上高三的学生,她们是表妹,利用署假到西昌打工,以减轻家里的负担,我们和她们聊到彝族女人早早出嫁的情况,她们说父母还是挺开明的,希望她们好好学习,走出大山,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她们还说,现在大山的女孩子观念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希望学习和掌握一种技能的人越来越多了,希望有一个更好的生活选择。我们为这两个女孩的说的话和观念感到欣慰和高兴,并鼓励她们好好学习,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在我们的鼓励下,音乐学院的女孩为我们清唱了两首彝族歌曲,看着她们清纯善良的笑容,鼓励她争取更大的舞台看到她绽放的青春歌声。最后,孙团与她们加了微信,欢迎到山东沂蒙山去看看。</p><p class="ql-block">火车于十一点半到达西昌,我们出站依次站台上合影留念,以此为我们的大凉山之行画上圆满的记号,留下永久的回忆。</p><p class="ql-block">下午从西昌坐上我们的大巴车,沿成昌高速行驶六个小时,于下午抵达成都春熙路酒店,我们几个地市的影友也都依依不舍地告别,互相祝福,期待再相聚!</p> <p class="ql-block">第十天,成都五候祠,返回临沂。因中午12点的高铁返临沂,上午还有一点时间在成都市内逛逛,我起来有点晚,在朋友圈里看到大多数人都去了杜甫草堂,且八点半才开门,我在吃完早饭后,自己一个人去了武候祠,想起二十年前来过,看看二千多年前从我们沂蒙山走出的历史名人现在是什么样子,进入祠内,游人比较多,走马观花的转了一圈,在《出师表》和大江东去石碑处驻足,回味起三国时的风云人物,都已随时代更替,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p> <p class="ql-block">十一点,大家在孙团的带领下,坐地铁到成都东站,乘高铁经过八个小时的行驶,于八点四十七准点安全到达临沂北站,我又乘出租于九点二十回到温馨的家。</p> <p class="ql-block">十天的大凉洲摄影采风活动就这样在快乐中圆满结束了,回家几天里,行程中的点点滴滴依然沉浸脑海中,历历在目,我通过此次活动,跟着各位老师学到了很多摄影知识,一定程度提高了人文摄影技能,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活动,除了临沂的影友,又认识了潍坊的各位老师朋友,都是志同道合,有较高的素质和人格魅力,对我退休后的生活有很好的引领作用;更为重要的我们通过“火把节”活动,沿途对大凉州彝族人文,风土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作为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的一员,从历史上不畏艰难,勇于与大自然斗争,展现出执着,正直,善良,感恩,尤其是在国家的历史长河中,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都作出可歌可泣的贡献(老孙提供素材)。现在大凉州的发展已是日新月异,早已不是落后的代名词,我们同行的影友都真心期望千万彝人与时代、国家共命运,共发展。也期待再次踏上这片充满爱,有巨大文化底蕴的大凉州。这次旅行得到了孙团,杨韾的全力关心支持,代表个人对神州数码表示感谢,希望做的更好,期待再相聚,跟着神州数码,走遍神州。</p><p class="ql-block">二0二五年八月九日于蒙山大洼福溪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