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文明巡游—危地马拉🇬🇹

挑灯读史梦屠龙

<p class="ql-block">0</p><p class="ql-block">蒂卡尔遗址公园(Tikal National Park),1979年就被录入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p><p class="ql-block">它是世界上发现最早也是最辉煌的玛雅文明遗址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穿过雨林,看到很多树木从破败不堪金字塔遗址废墟上冲破石灰岩的桎梏长出来,树根深深扎到遗址里,宣誓着它们的主权,好像在诉说着,雨林永远属于绿色海洋,其他都是匆匆过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在雨林的小路,正当感到疲惫之时,豁然开朗,几座高大金字塔在眼前变出来似的,它们巨大的梯形身躯刺破雨林绿穹的束缚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们组成一个空旷的广场(图12),广场上点缀着许多石碑和祭坛(图234),上面用精美的浮雕和象形文字石刻记载着国王们的光辉形象和文治武功,相当震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石刻记载, 五世纪中期,伯利兹的卡拉科尔在双水王率领袖下两联合其他城邦两次打败蒂卡尔,使其陷入长达百年的衰败。</p><p class="ql-block">公元682年,蒂卡尔年轻王阿赫·卡考登基,打败了周围城邦,带领蒂卡尔开创了蒂卡尔玛雅文明最后的光辉时代,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广场周围不朽的金字塔建筑大都出自他的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广场东西对望的 一号神庙(图5)和巍峨的二号神庙(图6)虽然被雨林摧残依旧坚守,阿赫卡考国王陵墓就在二号神庙的高台上,考古出土了大量的玉石装饰和面具等(图8),保存在国家考古和民族博物馆,侧面证明了石碑记载的他身材高大武力超群的真实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来蒂卡尔金字塔所有建筑的外墙都涂满红色染料,在绿色丛林中好似一团火充满生命力,雨林用时间扑灭了这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就好像高大的金字塔被剥去红色战袍,露出了灰色的本质,和谐与平静重归雨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描述没有任何夸张的修饰语,现场看到更壮观,当攀上最高的四号金字塔陡峭的台阶,站在51米高的塔顶远观,雨林向天边延绵,就像一片波涛汹涌的绿色海洋,几座高大金字塔灰色顶部好像浮在绿色海洋上的孤岛(图7)。</p><p class="ql-block">风吹林海,绿波荡漾,真的感觉到能听到上苍神灵的低沉回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玛雅人建造高大的金字塔不仅用来祭祀神灵,其本身何尝不就是一座座高大宏伟的功德碑啊,仿佛一座座石头砌成的壮丽史书展示在雨林里,记载着权力的更迭、祭祀天神以及城邦的伟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蒂卡尔公园的魅力远不止于玛雅文明的精美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丛林,鸟鸣此起彼伏,树上偶尔出现蜘蛛猴在树枝上忘我地表演着独创的舞蹈,地面不时出现的白鼻浣熊(图9),它们旁若无人地在身旁游荡,好像宣布着它们现在才是这里的主人。</p><p class="ql-block">生机勃勃的雨林生态,本身就是蒂卡尔世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与金字塔遗址共同见证着时间刻度的短暂与恒久,它们实现了生机勃勃与冰冷的废墟完美和谐,也是玛雅文明与自然奇观的有机融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蒂卡尔,这座遗落在危地马拉雨林中的世界双重遗产,伟大的人类文明有它产生的自然环境,而自然也因文明的浸润更具内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如当地一位哲人说的,</p><p class="ql-block">人类文明的刻度,永远深植于对宇宙的敬畏与自然的守护之中。蒂卡尔诸神殿堂的崩塌,恰是自然法则最庄严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安提瓜是遗留着众多旧殖民风格建筑的危地马拉殖民前首都,西班牙殖民美洲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十五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占据危地马拉等中美洲国家,1543年把殖民首都搬迁到安提瓜,这里成为管辖除巴拿马外整个中美洲殖民地危地马拉总督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西班牙殖民者按照东西南北各七个街区成棋盘状规划建造城市,城市建筑除总督府等二层外全部为一层低矮平房建筑,各街道用鹅卵石铺成,二十几座教堂或修道院(统称教堂,也真的分不清,安提瓜又称修道院之城)分布在不同街区,城市规划布局合理,一度成为中美洲最大的城市。</p><p class="ql-block">直到1773年安提瓜经历两次大地震后才把首都搬迁到现在的危地马拉城,后来又发生几次大地震彻底摧毁了这座城市,逐渐废弃。</p><p class="ql-block">直到十九世纪初,危地马拉把它重新修复,修旧如旧,几乎保留当年殖民时期原貌,尤其一些被地震摧毁的教堂还保留着地震后的样子,它们好像把时间定格到震后那一刻,1979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就不足为奇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房子里外都修缮一新,功能大都被旅店商城百货等代替,妥妥一座新兴旅游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p><p class="ql-block">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用双脚踩着街道的鹅卵石来丈量这个城市的历史厚重。</p><p class="ql-block">踩在鹅卵石地面有点硌脚,这座世遗古城值得步行来慢慢体会经过历时光雕琢和大地震洗礼后的那种特有的历史气息,美中不足的是本就狭窄的街道不时驶过的汽车把你的思绪瞬间拉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位于城市中心的中央公园,一座建于十七世纪的大型喷泉位于中间,裸露上身的美女造型,泉水从双乳喷涌而出,象征着生命之源。</p><p class="ql-block">公园正对面是从1543到1680一百多年才建成的圣地亚哥大教堂,后来多次被大地震重创而重修,现在看来依旧震撼,由此可以想象当年安提瓜的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园北边是二层市政大厅,市政厅现在是殖民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物馆肯定要去的,其丰富程度超出想象,不仅很多当代艺术作品展出,殖民时期的很对武器、文献和用过的办公生活原物都在这里展出,包括当年造币和印刷设备,当然地震后废墟现场也是不能少的(图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乎走遍了城市的每条街道,不时就会有残缺的教堂遗址出现,一点没有感觉到审美疲劳,每座教堂都有自己独特的残缺美,如阿古斯缇因教堂(图23),除了精美的正面完美保存,后面建筑几乎荡然无存,和澳门大三巴牌坊似的; 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图4)等大多都是部分复建和残垣断壁遗址共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梅喜得教堂(图5),俗称黄色雕花大教堂,在整个拉丁美洲都称得上精美,从外表看完好无损,门前小广场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晚上无事,惦记着它的夜色中的美,独自又来到这里,白天还关闭的教堂侧门晚上倒开着,进去一看,门票五美元,里面别用洞天,毫不犹豫就买票进去。</p><p class="ql-block">教堂里面保留着地震后的教堂遗迹,尤其中庭保存着中美洲最大的喷泉遗址(图6),残垣断壁与旁边正在使用的高大拱顶教堂在一起没有任何违和不适感,更有一种残缺的美感。</p><p class="ql-block">从残缺一边楼梯可以上到教堂的穹顶之上,站在上面全城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p><p class="ql-block">围绕着安提瓜周围三座火山,看起来真的很美,但就像高悬在城市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尤其FUEGO火山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古城的古老和毁灭转变瞬息万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提瓜在历史的裂痕中长出新芽,废墟不代表结束却是一座城市新的开始,它把殖民文化与危地马拉传统有机融合在一起,焕发出新的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距离不远的阿迪特兰湖(图7)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觉,周围的乡镇居住的据说都是玛雅人的后裔,他们从衣着饮食等生活习惯仍旧保留着玛雅原著民的生活传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城镇居民大都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年轻人都跑到发达国家去打工,随处可见老婆婆推销着手织的华丽的披风等布料,他们身上穿的也都是类似布料做的衣服。</p><p class="ql-block">围绕着阿蒂特兰湖的原住民小镇却让传统的文化在现代文明社会焕发着新面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p><p class="ql-block">1821年9月15日,中美洲五国同时从西班牙殖民统治独立,独立后的危地马拉,陷入独立、独裁与无休止的暴政漩涡,尤其长达36年的内战,导致近二十万玛雅原著民被杀,直到1996年才结束的内战导致后内战时期发展路漫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巨大的国旗迎风飘扬在危地马拉城市中心广场,代表和平的成群鸽子在广场自由飞来飞去,曾经的总统府现在的市政厅秩序井然(图8),旁边的古老的大教堂安详依旧(图9),距离广场不远的高等法院外墙洁白干净,在危地马拉城倒是看不出一丝动荡,一团和气却难掩暗流涌动,黑帮毒品盛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中美洲其他国家外交部发信息是注意安全,只有危地马拉的信息是当地安全形势严峻,注意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玛雅文明现在只存在国家考古和民族博物馆里,倒是殖民统治的烙印处处可见,危地马拉的近代史就是一部被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历史,已经根植于血脉,强加在文化中的框架很难被突破,内战的伤口更是流着血,很难愈合,危地马拉的动荡历史正在好转,虽沉重却也蕴藏着生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不到一周太短,我们体会不到网络资料中提及的严重的贫富差距,感觉不到它沉重的历史和创伤,和中美洲其他国家旅行体验没有任何不同,二千万人口十几万平方公里的中美洲区域大国,反而觉得生机勃勃,未来可期。</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危地马拉国家人类学和民族博物馆馆藏精美的玛雅文明遗址出土的文物精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