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月的歙县,文风浸润,墨香悠长。8月5日,在全椒县教体局的精心组织与带领下,139名教师齐聚安徽歙县,参与了为期5天的国培学习。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多个关键领域,旨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8月10日,培训进入最后一天,幼儿组、小学组、中学组的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的学习心得,为此次培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天的研修,于我们而言是一场‘沉浸式’的成长之旅。”幼儿组三位老师代表率先登台,话语中满是收获的喜悦。她们坦言,从“教师个性化发展策略”中领悟到“因材施教”不仅适用于幼儿,更适用于教师自身成长;在“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课堂上,深刻体会到幼儿教师作为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塑造者,更需以“大先生”的标准涵养初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谈及参观示范幼儿园的经历,三位老师眼中闪烁着光亮:“那些充满童趣的环境创设、教师与孩子间平等温暖的互动,让我们看到了‘以幼儿为本’不是一句口号。”陈启红老师特别提到,在“智能技术教育应用”课程中,deepseek、豆包等工具为幼儿活动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比如用智能绘本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用语音互动辅助语言表达练习,“技术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让教育更有温度的桥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小学组孙德勤老师以《我想做一盏灯》为题,用温暖而坚定的讲述打动了在场所有人。她结合“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时代大先生”课程中的感悟,谈到教师的使命:“就像‘守护讲台的光:教师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课程教会我们的,哪怕面对压力,也要守住心中的光——这束光是对教育的热爱,是对学生的责任。”她分享了自己对“个性化发展制定策略”的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教师要像一盏灯,既照亮他们前行的路,也包容他们不同的成长节奏。“未来,我想做一盏不刺眼、有温度的灯,陪着孩子们慢慢发光。”朴实的话语赢得了全场掌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爱。”中学组李华老师以《以爱为底色,做有温度的老师》为题,将五天的研修感悟浓缩于“爱”与“温度”二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谈到“名师专业成长与学科团队建设”课程时,特别强调:“名师的‘名’,不在头衔,而在对学生的爱与对学科的痴。团队的力量,也源于彼此用爱赋能,让教育智慧在协作中升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引领教育变革”的智能技术,李华老师有自己的思考:“deepseek能解题,豆包能互动,但技术永远替代不了教师眼中的光、心中的爱。我们要做的,是用爱驾驭技术,让智能工具成为‘有温度的辅助’——比如用它分析学生的学习痛点,却用面对面的谈心化解困惑;用它拓展知识边界,却用共同探究的热情点燃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她深情总结:“五天的研修,让我更确信:教育的底色是爱,教师的温度是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且行且歌且珍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国培学习为全椒县的教师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与交流机会。通过参与丰富多样的课程学习以及实地参观示范学校,教师们拓宽了教育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专业素养。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这些教师将把所学所悟运用到实践中,为全椒县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供图:小学组第六组教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柏京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初审:孟 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终审:陈传梅 刘 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