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转载原文<br>重温军旅岁月——皇城相府之旅<br> 2025年7月29日清晨,离开晋城前往新绛途中,我们专程探访了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的皇城相府。这座恢弘的古建筑群,是清代康熙朝重臣陈廷敬的故居。<br> 陈廷敬,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是康熙皇帝长达35年的讲经老师,并担任《康熙字典》总阅官,作为一代名相辅佐康熙朝近半个世纪。康熙帝曾赞誉其“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是集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诗人于一身的杰出人物。<br> 相府占地逾10万平方米,依山就势,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它并非单纯的官邸,而是一座融合了官宅民居、宗祠庙宇、园林书院、纪念建筑以及坚固防御工事的明清双城古堡式建筑群,堪称古代北方建筑的典范。<br> 陈氏家族在明清两代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涌现出1位监贡生,19位举人,38人为官,其中更有9人高中进士,6人入翰林院。乾隆皇帝曾御笔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予以褒扬,陈氏家族因此被誉为“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br> 漫步于皇城相府高耸的城墙之内,触摸着厚重的砖石,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文治武功并重的康熙盛世。这里不仅是一座气势磅礴的建筑奇观,更是一部立体的历史教科书。<br> 相府依山而建的布局、层叠的院落、精巧的细节,无不彰显着古代匠人的智慧与陈氏家族的显赫。站在御书楼前,遥想陈廷敬在此为少年康熙讲经论道,那份沉甸甸的文化传承与帝师的责任感仿佛触手可及。他能在波谲云诡的官场屹立53载,深得康熙信任与敬重,其学识之渊博、为官之清廉、处事之智慧,令人由衷敬佩。这份持久的忠诚与担当,与我们曾经经历的军旅岁月所崇尚的信念与坚守,在精神内核上有着奇妙的共鸣。<br> 更令人震撼的是陈氏家族累世的文脉与辉煌。“九进士六翰林”的成就,乾隆御笔的褒奖,绝非偶然。书院、藏书楼的存在,清晰地揭示了这个家族对教育的极端重视。行走其间,能深刻感受到那种“诗书传家久”的文化氛围和严谨家风,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不懈的耕读精神,才成就了“北方第一文化巨族”的美誉。<br> 皇城相府,远不止是一座官宅,它是一个家族兴衰的见证,是明清北方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崇尚德才、忠君报国精神的物质载体。此行不仅重温了历史的厚重,也让我们对文化传承的力量有了更深切的体悟。这座矗立在太行山麓的“文化堡垒”,其蕴含的精神财富,如同其巍峨的城墙一般,历经岁月洗礼,依然熠熠生辉,值得后人永远铭记与追寻。提供郭强</h3> <h3>谢谢你的关注!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