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宋永焕

<p class="ql-block">第一章</p><p class="ql-block">第一节</p><p class="ql-block">我的祖辈生活在武进,庄基村。新中国(1949年后)归属有过几次直接管辖变动。有时归雕庄公社(现在叫街道)管辖,有时归丁堰镇管辖,也曾因邻近城区,规划给郊区管理,戚墅堰区也曾管辖过。</p><p class="ql-block">地处:北邻运河,常州段下游,戚墅堰段。再下游就进横林段了。</p><p class="ql-block">早先的对外交往,一般都通过乡村阡陌,或小径,沟通村与村的联系,再延伸到达更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一般农贸交易,村民会去戚墅堰镇。戚墅堰镇,每月逢二、逢七的日子,会“作节”,周边的村民会赶场子,买个镰刀锄头啥的,或者抓个小猪回家养。当然也有把自家的农产品带到“节”上卖的。在街边摊上喝个豆腐花,配个麻糕,油条,那是件极其惬意的事。有钱人还可以上“清华池,洗个澡,到“德泰恒”吃个饭。每年春上还会有更大规模的集市,这时的人流几乎就挤不动了。</p><p class="ql-block">村民要去更远的地方,一般会通过摇船出行,或者到戚墅堰镇上搭轮船。缴”公粮”,也是通过船运由内河道进入运河,到达沿运河的戚墅堰粮站。去更远的地方,到戚墅堰镇上搭火车,是最好的选择。</p><p class="ql-block">庄基村还在吗?还在。</p><p class="ql-block">但是前几年(2023年前后),政府为了土地,非法地把半个村子的人赶走了。</p><p class="ql-block">庄基村由一条河道自然地把庄基村划分为南北两块。南边的这一块村子现在没有了,我有宅基地的家在南面。</p><p class="ql-block">(文学作品草拟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