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斯蒂芬大教堂位于奥地利维也纳市中心,格拉本大街的起点,故有“维也纳心脏”之称。教堂始建于公历十二世纪,最早的建筑部分是现在的大门和左右两侧的门墙为罗马建筑风格,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地利后,又对教堂进行了重新扩建,修建了南北两座高塔,南塔先造有136.7米之高,具有哥特建筑风格,北塔后建又具有文艺复兴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十八世纪时,大教堂又进行了一次扩建,同时对外面的墙壁以巴洛克建筑风格为基调进行了整修。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天,一场大火将大教堂严重烧毁,直到1948年大教堂才重新修好开放。二战后所有的联邦省份都为它的复建作出了贡献。如今斯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市的标帜,也是全国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斯蒂芬大教堂由1座主体楼和3座楼塔组成,高耸的锥形尖塔直冲云霄,尖顶周围围绕着数不清的小塔,南塔最高处有136.7米,仅次于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和乌尔姆教堂,居世界第三。在遍地教堂的欧洲,它依然能在“最美十大教堂”的名单里始终拥有姓名。</p> <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多种元素:西侧的正门展现出罗马风格的庄严,尖塔则釆用了哥特式的精致,而圣坛则流露出巴罗克风格的华丽。这种混合式的建筑风格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四个多世纪的改建和修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折中调合、兼收并蓄的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斯蒂芬大教堂尤为迷人,钟楼在金色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壮观。站在教堂前,让人感受到维也纳的脉动,看到这座城市的心脏在跳动。那些经过历史的洗礼和岁月的积淀而得以传承下来的文化、艺术和建筑均得以留存于维也纳这座拥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之中,让人闻之动容。</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外观呈现出一种庄严而雄伟的美感,其细节雕刻和装饰无不彰显出匠人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堂的屋顶上,二十三万片彩瓦在阳光中流转着孔雀翎般的光泽,</span>黄绿黑三色臂章图案与哈布斯堡王朝的双头鹰徽记交织,将整座教堂的屋顶化作一幅流动的皇室锦缎。</p> <p class="ql-block">斯蒂芬大教堂内部高高的穹顶,巴洛克式繁复精美的祭坛,让人过目难忘。穿过镶嵌着十二徒浮雕的青铜大门,两排科林斯柱将正殿切割成三重纵深空间,尖拱形天花板如倒悬的森林,44根石柱自地面拔地而起,在穹顶交织成繁复的藤蔓纹样。哥特式的圣经花窗让整个室内充满浪漫神秘的氛围,随着光影的变化,折射出不断变化的圣经故事。</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扑面而来的是光影交织的神圣氛围。抬头仰望,由44根雕花石柱支撑起的拱顶高达44米,肋架结构如绽放的石质玫瑰,将视线引向穹顶深处,让人在瞬间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信仰的崇高。</p> <p class="ql-block">15世纪的彩色玻璃花窗堪称艺术瑰宝,阳光穿透23扇巨型窗棂,将《圣经》故事化作斑斓光影倾泻而下:亚当夏娃的原罪、诺亚方舟的救赎,在红、蓝、金三色交织中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斯蒂芬大教堂的管风琴键盘,静静地躺在教堂入口处,仿佛在诉说着历史沧桑。这座拥有17974根音管的乐器之王,其铜制音管在阳光下泛着蜂蜜般的光泽。当乐师奏响布鲁克纳的《E小调交响曲》时,声波在石柱间碰撞出奇妙的共鸣,仿佛整个教堂都在随着音符震颤。</p> <p class="ql-block">左侧的布道坛是教堂内最精美的一座哥特式艺术品。1515年教堂建筑师皮尔格拉姆不仅把四个布道师的半身像塑造进去,而且还把自己以一个“倚窗眺望人”的形象塑造在布道坛的底部。他在这里开出一扇窗户,自己便半倚在半开的窗上,手中还握著他那把心爱的刻刀。</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石雕楼梯是通往唱诗班席位和管风琴顶楼的核心通道,也是牧师登上讲坛的必经之路。楼梯上繁复花饰、卷草纹与小尖塔都体现了中世纪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关于石阶的小故事,传说负责雕花的工匠在楼梯的石雕中刻下了自己的“自画像”:一个神情内敛的男人面孔,手握工具,若隐若现地俯视脚下。这或许是教堂工匠对作品与自己生命交织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忧伤者》—耶酥受难像</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处处暗藏惊喜细节:北门的青铜浮雕记录着教堂建造史,工匠用精湛技艺将中世纪的劳作场景凝固成永恒;讲坛上镀金天使吹着号角,羽翼上的纹路细腻到能看见羽毛层次;唱诗班席位的木雕长凳更是巧夺天工,每一处花纹都雕刻着圣经故事,兼具艺术美感。</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走进教堂的人,都会为其建筑的浩繁和精美所折服。<span style="font-size:18px;">丰富的柱子、庄重的祭坛及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画面无不让人叹为观止。</span></p> <p class="ql-block">坐在教堂的长凳上,边听主教祷告边环顾整个教堂,肃然起敬的心情跃然而出,身临其境的感觉哥特式建筑风格,确是另外一种感受。</p> <p class="ql-block">来了教堂,不容错过的是教堂地下室的神秘世界。沿着石阶下行,千年古墓中沉睡着哈布斯堡王朝的帝王将相,石棺上的浮雕栩栩如生,骑士盔甲泛着冷光,诉说着往昔荣耀。珍宝馆内,镶嵌着44公斤黄金的“圣斯特凡王冠”熠熠生辉,镶嵌着红宝石、祖母绿的祭坛十字架,每一粒宝石都折射出中世纪匠人对信仰的虔诚。</p><p class="ql-block">虽然欧洲的教堂大多免费参观,但是墓园这样的特殊部分,是需要收取少量费用的,这样的特殊参观也有场次和时间表,每一场都有专门的导游带领,无法自由参观,地下的氛围比较阴森,且禁止拍照。</p> <p class="ql-block">还可以登塔远眺高达130余米的南塔是整座教堂外部高的部分,精美的雕刻让它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哥特尖塔之一,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Stsffl”(小斯蒂夫)。沿着尖塔内狭窄的回旋梯拾级而上,到达约70米高的观景平台,一睹维也纳城风光,满城秀色尽收眼底。挺拔向上的哥特式建筑与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式殿堂比肩而立,错落有致。夹杂在古典建筑群中那幢幢新式的高楼,也为这首都交响曲凭添了几分现代化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原本预想和南塔配对建造的北塔因当时的财政困难,只修建到了60米的高度,但塔顶修建有大教堂的一大名胜的“普默林”大钟,它是欧洲第三大教堂排钟,重达20吨。1683年,维也纳人战胜了奥斯曼帝国的侵略,把缴获的枪炮铸成了这座铜钟。之后二次大战中被毁,1952年得以重造。</p> <p class="ql-block">目前普默林大钟在重大节日时会敲响。跨年时,“普默林”浑洪的钟声响彻整座城市,向人们传达新年的祝福。参观北塔可以搭乘电梯(收费),近距离欣赏这座饱经沧桑的大钟。</p> <p class="ql-block">建造圣斯蒂芬大教堂模型展厅</p> <p class="ql-block">圣•斯蒂芬教堂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一座疑固的艺术博物馆。这座教堂见证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兴衰,也承载了奥地利人民的记忆。这里每一块砖石、每一处雕刻,都在邀请世人穿越时光,触摸维也纳跳动的文化脉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摄于2024年11月5日</p><p class="ql-block">部分文字参考网络资料编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