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是在8月1日晚上8点多钟,由杭州飞往西安,休息后,又由西安直飞南疆,经过前后近7个小时的飞行,我们终于在2日中午到达了新疆喀什。</b></p> <p class="ql-block"><b> 坐在车上,路边的一种树引起了我的注意,树冠呈伞形,枝条柔软、细长且下垂,随风飘动的一连串枝叶,如一只只绿蝴蝶紧紧靠在一起,无论风吹,不会飞离。远看整体如一顶悬空的蒙古包,可以让行人遮挡阳光,当然躲避小雨也不成问题。有人说,它是垂榆,是榆树的一个变种 。</b></p> <p class="ql-block"><b> 进入城区,一个有名叫“色满路”的路牌,引起了我的注意。当然还有一些路牌的说明也引起了我的关注。“英国领事馆旧址”告诉我们此地有着悠久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那些浮雕里的一个个故事,都是沧桑岁月……</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景区全城景区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b> 边境通行证办事处的警员,她们的面部特征与汉族有异,更主要的是他们的普通话也明显带有民族风格,最年轻的一个民警,让我感觉到在哪里有看到过,哦,好像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里的主人公阿米尔的恋人古兰丹姆就是这样的。《冰山上来客》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影片,至今,古兰达姆早已经是奶奶级的年龄了,她应该是古兰丹姆那一代人的后代。但所不同的是,前者忧郁,而这几位年青的警员,他们都热情大方得体,很耐心地为到边地去旅游的人们解释和做着一切,而且所有的手续都是免费的。</b></p> <p class="ql-block"><b> 在小镇里有遇见了一群快乐的小巴郎,他们无忧无虑地在一起聊天,分享食品。有一个小朋友吃完食物,把食品袋随手一扔,马上就有人指责他,他意识到了什么,连忙拾起包装袋,丢到垃圾桶里去。</b></p><p class="ql-block"><b> 我见状问其中的一个小孩,他告诉我,他九岁半,三年级的学生,是维吾尔族。从孩子们身上你可以感觉到民风的淳朴。</b></p> <p class="ql-block"><b> 小镇的街道整洁,沿街店前有一种长着掌形树叶的植物,一问店家,才知道是无花果。记忆里应该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植物。</b></p> <p class="ql-block"><b> 小镇里的民族服装店。这些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的连衣裙,很大的程度是招徕年青的游客,来体验这种穿着的愉悦。</b></p> <p class="ql-block"><b> 进入古镇,大街上远远的就看见了有一个戏台,上面有人似乎在表演,而观众反映都很热烈。看明白了,原来这里有一个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明显的是借用了汉族人的风俗,也就是过去的有钱人家或者是皇家的公主,用抛绣球的方式来选择自己的夫婿。身着维吾尔族的艳丽长裙披着盖头巾的“公主”手中的绣球,已经抛出去了。大家饶有兴致地看着一位年轻人走上台,自我介绍是北京人。主持人在喋喋不休地调侃问话,一直没有进入掀开盖头的程序。主持人巧妙地用有趣的语言控制着全场,而观众越来越多,气氛越来越热烈……</b></p> <p class="ql-block"><b> 想起了《掀起你的盖头来》这支歌。它是著名歌手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族民歌《亚里亚》改编而成的一首流传甚广、传唱不衰的经典歌曲 。 </b></p><p class="ql-block"><b> 歌词描绘了新郎掀起新娘盖头后,对新娘美貌的赞美,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浪漫色彩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眉,你的眉儿细又长呀!好像那天上的弯月亮,你的眉儿细又长呀,好像那天上的弯月亮!……你的眼儿明又亮呀,好像那水波一模样,…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嘴,你的嘴儿红又小呀,好像那五月的甜樱桃!……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脸,你的脸儿红又圆呀……</b></p> <p class="ql-block"><b>广场上一角的骆驼是等待游客来体验骑乘的感觉的。</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的日照长,日光也强烈,也有不戴遮阳帽,不用遮阳伞的游客。</b></p> <p class="ql-block"><b> 小镇上有一家饮料店,它的名字非常的奇特∶“黄昏”。南方的大街上没看到过这样的店名。大概人们应会想到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在新疆,早上宾馆里面安排的吃饭时间是7点到10点半。用餐的人,最晚的,可以到上午十点多钟。而这里的午餐,那就超出你的想象了。我们到达喀什的时候是中午12点,安排好酒店,用餐时,已经将近下午两点。尔后去办边境通行证,办通行证的时间是下午2点到晚上8点。吃晚饭通常也是快10点了,一直到11点半结束。这在南方是很少见的。但边地是日长夜短,关注过太阳落山,几乎是下午十点,这也就不奇怪了。所以喀什的夜生活或者是夜市是非常火爆的,真的可以说是“夜深沉”。</b></p> <p class="ql-block"><b> 腾出一点时间,说一下我在夜市里面看到的火爆的情景。这里的晚上八点丝毫没有“夜”的迹象,阳光依然灿烂;这里的暑日丝毫没有大汗淋漓的感觉。但这里的“热”是烧烤“烤”出来的。从来没有见过的巨型烤肉卷,像平常的练习锤击的“沙袋”,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大馕饼,从来没有见过的驼鸟蛋,从来没有见过的盘在大钢精盆上烤肠(一开始我以为是油炸馕饼),还有烤蹄——牛蹄——透出晶亮油色……面对这些诱人的食物,你的胃容量有限,必须衡量先吃什么,否则先头“部队”的进入,会影响你后来看到的更想吃的食欲……</b></p><p class="ql-block"><b> 当然,那露天的餐桌早已是座无虚席,那些大快朵颐的人们,会让你后悔刚到时胃中“收纳”的有点多,因为夜市里的这些似乎色香味更全……</b></p> <p class="ql-block"><b> 在喀什旅游,常看见一条广告词∶游壮美的帕米尔,做冰山上来客。</b></p><p class="ql-block"><b> 我们自驾游的第一站是打卡白沙湖。它位于新疆南疆帕米尔高原上的克州阿克陶县境内,314国道旁,距离喀什150公里。</b></p><p class="ql-block"><b>据介绍,湖面海拔3300米,水域面积44平方公里。是由第四纪冰川运动侵蚀形成的冰蚀洼地,冰川消融后蓄水成湖,取名白沙湖,是湖的北岸有绵延十几公里的白沙山,因长期风化,山顶岩石化为粉末状倾泻而下,掩盖了山体,细沙在阳光下如流动的水银 。</b></p><p class="ql-block"><b> 喀什地区的许多河湖,都与冰川消融有关,我们看到的白沙湖水与一般的溪水湖水截然不同,湖水大约很深,近似翡翠,亦或是宝蓝色。很美,远看近观,都会让你无法看透,有一种梦幻感。</b></p> <p class="ql-block"><b> 在白沙湖畔,没有过多的停留,因为后面还有重要的一个艰巨的行程。</b></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第二站是自驾看看慕士塔格冰川。</p><p class="ql-block"> 查豆包,此处冰川,位于中国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县交界处,帕米尔高原东侧,属昆仑山系。</p><p class="ql-block"> 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是新疆排名第6、世界排名第43位的高峰,与公格尔山、公格尔九别峰并称东帕米尔高原三大高峰。</p> <p class="ql-block"><b> 豆包里介绍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但到了慕士塔格冰川公园,标牌上注明,海拔高度:4037米。</b></p> <p class="ql-block"><b> 到了景区才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都成为梦幻。虽然景区里面规定60~64岁的人是可以买半票,70岁以上的是免票的。但是实际的操作还是打了大大的折扣。也许是游客太多,也许是考虑游客中的老人会产生意外的复杂性。他们只让这些免票的古稀老人徒步上台阶,而不准乘电梯。这一段石级有二三十级,走到台阶,你不能够乘车前往。只能看着那些购票者乘摆渡车到冰川跟前观看。</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上面一组照片就是我登上台阶,在平台上漫步,远远看到的雪山的情景。照片上的是放大十倍拍摄的。虽然我带了氧气瓶,最终无缘近距离看冰山的真容,成为终生的遗憾!</b></p> <p class="ql-block"><b> 上面一组图片是到了雪山中段的孙女的留影。在那里见到的也跟我在山下拍的差不多。只是可以看到冻得结实的冰凌,还有,蓝天似乎更蓝一些,图片很美丽。</b></p><p class="ql-block"><b> 从景区的重要提示可知,他们对古稀老人这样安排的深层原因。</b></p> <p class="ql-block"><b> 驱车在喀什地区的柏油公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路上陪伴的雄浑粗犷的大山。山体形态雄浑粗犷,表面沟壑纵横,这些历经万年的风霜剑雪骤雨洗涤的大山,尽显岁月刀劈斧削不规则雕琢的沧桑。那土黄的色调与蓝天形成鲜明对比,高山上的积雪一点点融化,又不断被覆盖,于是溶化的水流所经之处,开始有了绿洲。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是刚硬与生机的交融,于是展现了独特的西域之美 。</b></p> <p class="ql-block"><b> 印象最深也令人心动不已或者惊心动魄的是盘龙古道,它位于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横卧于昆仑山脉 。自驾对于驾驶技术与心理素质有极高的考验。</b></p><p class="ql-block"><b> 这条古道,全长约75公里,其中36公里路段分布有600多个S形、U形弯道,海拔由3000米攀升至最高点4216米,落差高达1200米 。部分弯道转弯半径10米左右,坡度超过10%。</b></p><p class="ql-block"><b> 这条古道上上下下有上十个平台,供游人休闲打卡拍摄,我们中途有三次停留,当然是在最高处逗留的时间最长。</b></p> <p class="ql-block"><b> 相传1400多年前,唐玄奘西天取经归来曾途经此地。那时的唐僧一个人独行古道,只有山径崎岖,弯弯曲曲,他是怎样走过来的?而更现实的思考是这条现代公路的建设者是克服了怎样的困难,经历了怎样的牺牲,这里的每一处弯道,每一处风景,都在诉说着曾经的艰辛与沧桑。当人们今日在古道平台上快乐和自豪地留影,赞美这条不平凡的古道,更要感恩在这条古道上作出贡献的一代代的开拓者奉献者牺牲者!</b></p> <p class="ql-block"><b> 帕米尔塔合曼湿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合曼乡。到南疆游最难记的是地名,一长串,但塔合曼湿地的美丽令人难忘!</b></p><p class="ql-block"><b> 它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四面环山,雪山环绕,雪峰连绵。中间地势较低,是塔什库尔干县最大的盆地和湿地,平均海拔3050米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那被白云笼罩或环绕的雪峰山腰下的一片平原,是由冰川融水和高原降雨经过漫长岁月积累形成。</b></p><p class="ql-block"><b> 塔什库尔干河等河流蜿蜒穿过湿地,河水清澈,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这里夏季水草丰茂,野花遍地,绿草如茵;秋季草原金黄,与雪山、河流共同构成色彩斑斓的画卷。 这里植被丰富:主要有芦苇、香蒲等耐盐碱植物,为湿地增添绿意,也为鸟类提供栖息繁殖场所 。</b></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溶化的雪水滋润着无边的美丽的青草地,令人赞叹!</b></p> <p class="ql-block">袁枚《随园诗话》引诗∶“山似好友不嫌多。”在新疆你看到山都很奇特,尤其是峰顶常年积雪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b> 虽然,没有近前观看慕士塔格峰的雪景,但我依然还是去了红其拉甫雪山,后者位于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是喀喇昆仑山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地处帕米尔高原,又在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处。这里山高险峻,山口南北两侧山脊线上山峰均在6000米以上,冰峰、雪岭林立,河流纵横 。这里的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最低气温低于-40℃,自然环境极为恶劣 。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终年不化,冰川如银色巨龙盘踞山脊,在阳光下折射出摄人心魄的蓝光。 </b></p><p class="ql-block"><b> 红其拉甫口岸,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是前往印度、中亚、西亚直至欧洲的咽喉要道 。 </b></p><p class="ql-block"><b>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说到他的游褒禅山后洞不成功时,强调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具备“志、力、物” 三方面的条件,才能完成。虽然,我没有走到雪峰跟前,但到过这里,也就如愿了。</b></p><p class="ql-block"><b> 南疆行留给我的启示是∶人生有许多值得去做的事情,犹如读书,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果十年前抓紧去做,就不会有遗憾了!</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