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

孙建平游记

<p class="ql-block">  旅行,是一种心灵的洗涤,一种生命的体验,当我们身处异国他乡,用摄影记录下了这些优美的风景、独特的文化、热情的人们,让这次旅行印象深刻……快乐迷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p> <p class="ql-block">  今天从海滨城市安塔利亚到神密之城卡帕多奇亚,全程600公里,中间是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信仰之城孔亚。</p> <p class="ql-block">安塔利亚</p> <p class="ql-block">  从充满欧式风情的海滨城市安塔利亚出发,大巴车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爬到海拨1500米的垭口之后,是一望无际的高原风光。</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的蓝天白云和广阔牧场看起来那么的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车在美丽的画卷中穿行,大家拿起相机或手机对着车窗外拍个不停,有人情不自禁的说: 没有想到啊,土耳其还有这样数百公里的高原风光,太美了!</p> 是啊,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上行走。南缘是托罗斯山脉,北缘是克罗卢山和东卡德尼兹山,东侧是亚美尼亚高原,海拔800-1200米,面积占全国28%,人口占21.8%,是最重要的农牧区和新兴工业区, 经济发展居全国中等水平,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甜菜、土豆、棉花、烟草和水果等,安卡拉的羊毛闻名于世。<div>  公元前1200年,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在土耳其的爱琴海沿岸发生,之后的波斯大流士、马其顿亚历山大、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先后统治这块大地,历经过无数帝国的打造和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剧烈撞击。</div> <p class="ql-block">  从海滨之地安塔利亚到信仰之城孔亚,土耳其大度的容下了各色风情、文化、历史,一路古色一路风景。</p> <p class="ql-block">  世界文化遗产地—孔亚!</p> 孔亚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南部,是土耳其最古老的城市,传统的宗教文化中心,塞尔柱帝国(1037年—1194年)的发源地,伊斯兰教信众心中的圣地。 公元13世纪是属于孔亚的,也是属于梅乌拉那的,他原名鲁米(Rumi),是土耳其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数学家和哲学家。远处可见梅芙拉那博物馆独有的蓝绿色高塔了。“梅芙拉那”意为“我的师父”,指的是以旋转舞闻名于世的伊斯兰苏菲教创始人杰拉尔丁•鲁米。梅芙拉那(1207~1273年)是土耳其伟大的哲学家、诗人,生于阿富汗,终老于孔亚。 梅芙拉那博物馆外景 梅芙拉纳博物馆建成于1274年,其本身就是一座规模庞大的清真寺,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伊斯兰教苏菲派圣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孔亚著名的景点之一。 <p class="ql-block">  穿过放满石棺的小院,脱鞋进入诵经室,在陵墓入口处,沉重的奥斯曼木门上雕刻着这样的字句:带着缺陷来,完美无暇地离去。</p> <p class="ql-block">  庭院中这座石碑引人注目,它告诉我们人生的过程和哲理: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从年幼长大成家直至老去,都是一个循环。最下面的一个石碗代表出生,最上面的石碗代表死亡。</p> 庭院中1512年建成的水池,是供苦行僧侣净身的。至今前来朝圣的信徒们也会先到此洗手洗脸,然后才步入圣殿朝拜。 博物馆是了解伊斯兰教历史和苏菲派文化和的重要场所。进入博物馆区,中庭两侧分成两个主要展区,一边是梅芙拉纳的陵墓及伊斯兰圣器,另一边则展出旋转僧侣的苦行生活。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穆斯林来此朝圣,他们伏在梅乌拉那的陵墓前低声祈祷,相信他能听到并给予神般赐福。 博物馆庭院周边有十几间小房,每间都带有一个小型圆顶和烟囱。它们是1584年,苏丹穆拉特三世修建的,供信徒们修行。如今是博物馆的陈列室,陈列了宗教仪式演奏用的乐器、僧侣佩戴的念珠、法器等。 梅芙拉那是伟大的哲学家和诗人,在伊斯兰世界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留下6大卷著作,25000首诗歌。那些充满爱意和浓郁的宗教色彩的诗句深深影响后世。 旋转舞的哲理是:万物无时无刻都在旋转,人的构成分子也与宇宙中的地球和星球一起旋转,人出生至逝世,从年轻、长大、老去,都是一个循环,是生生不息的,犹如旋转不停。如今,旋转舞成了土耳其的一个文化符号,也不大承担过去那种宗教的含义了,而成为一种表演形式。 托钵僧旋转舞不是娱乐性舞蹈,而是一种修行的方式,是伊斯兰的苏菲神秘主义教派的宗教仪式表演,所以也叫做苏菲舞。至今已有800年历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博物馆出来,看到路边奶奶摆的小摊,50里拉的围巾一人买了一条。 与保我们平安的帅哥来一张合影 午餐是独具特色的孔亚披萨,宽15厘米左右,长达1米。这几天吃了不少各式各样的土耳其披萨了,喜欢天天吃的人屈指可数,有人感叹:. 五岳归来不看山,土耳其归来不吃披萨。 我算是最喜欢土耳其饮食的人,将一个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小香包送给餐馆里可爱的小朋友,肯定她们家的披萨做的很棒。 <p class="ql-block">  午餐之后从孔亚出发,前往260公里的目的地卡帕多西亚。</p> 大巴车在行驾驶了一个半小时之后按惯例休息。休息站的对面是土耳其境内的苏丹哈迈古驿站,我们就乘大巴司机休息的机会,自费买了60里拉的门票,入内参观。 苏丹哈迈自古是安纳托利亚地区商旅必经之地,亦为丝绸之路的中继站。 苏丹哈迈古驿站始建于公元1229年塞尔柱土耳其时代,距今有近800年历史。驿站大门门楣顶端刻有真主安拉的名字,可能建筑师阿梅莱•默罕默德•本是虔诚的穆斯林,他是来自大马士革。 门框造型似内凹式神龛,饰以各种繁复的几何图形石雕,华丽而大气,极具美学设计感。 因为骆驼一日能走40公里,所以当时这一地区的驿道上,大约每40公里就建有一座驿站,供过往的商队休息、补给,保障商队安全。 驿站内堆放着有几百年历史的驿站建筑残件。 古驿站不仅结构坚固,当年还配套齐全,有专职的医生、教士、管理员、兽医、信使和厨师。过境商队不分民族和性别,均可获得最多3天的免费服务。战时这里也是军队的休憩地及物资储备基地。 <p class="ql-block">  神秘之地卡帕多奇亚</p> <p class="ql-block">  这里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是众多世界旅行者心驰神往的神秘之地。</p> <p class="ql-block">  在土耳其的这几天,脚步游走于几个文明留下的痕迹之间。边走边觉得人类曾经走过的每一小步都是如此不易,而且土耳其又生活在东西文化交融中最敏感的一片土地之上,游牧民族的铁骑踏破了古罗马式的优雅与奢侈,从此走上了不断扩张之路,而文化上不断向所征服的地区学习,所以不同的文化也在这一块土地上不断轮转。游牧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来自江西萍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