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谷山村

康乐谷

编者按:<br>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学长李文刚,酷爱游历四方,足迹已遍及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年近76岁时还能日行20公里,至今仍保持着定期登山的习惯。这是他撰写的游记,请您欣赏。 暑热闷湿多日,昨晚八点多立秋,今早阴天、微风,感觉凉爽许多。“一叶知秋”似可谐音“一夜至秋”。于是决定出游,目标选定家乡一处----谷山村景区。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谷山村</b></h5> 说来惭愧。谷山村与我的祖居地担礼村紧密相邻,却从未闻此村之名。小时候交通不便,曾有几次从出生地城子村,走路去担礼村,大约10公里,中间还要乘船横过永定河。印象最深的一次,是6、7岁时穿着一身白色孝服,跟随大人们送爷爷的灵柩,埋入担礼村外祖坟。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担礼隧道</b></h5> “谷山村”与我交集,是最近查看京津冀旅游年票景区目录,偶然发现“谷山村”名列其中,并介绍该景区与担礼村相邻,于是兴趣大增----担礼村名气明显大于谷山村。门头沟区贯穿中心区域的南北向主要公路,叫“石担路”,就是石门营至担礼村,足见担礼村在门头沟区的“份量”之重。<br>  担礼村出名于几百年前。据说妙峰山娘娘庙“求子”十分“灵验”,名声远播。香客携带行李、贡品前往许愿求子,担礼村是必经之路,并且由此开始山路陡峭。求子香客多是官、商、财主,哪里吃得起背行李爬山之苦?于是从村里雇人挑起行李,自己轻手利脚地走路上山。由此,“担礼”就成了村名,流传至今。自从有了109国道,小汽车可以直上娘娘庙停车场,“担礼”早已归档。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今日妙峰山正路</b></h5> 谷山村景区以农耕和怀旧为特色。大门口挂着“谷山村人民公社”和“大队部”招牌,这是“大跃进”年代农村组织架构。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谷山村自封招牌</b></h5> 不过那时候谷山村肯定没有这么大“脸面”,正规的序列应该是“妙峰山人民公社、担礼大队、谷山村小队”,所以上面两个招牌皆属景区噱头、自我加冕“官升三级”。只为记录一段历史,晓与后辈知之,自然无需较真儿。而“农耕博物馆”确属名副其实。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农耕博物馆</b></h5> 村里村外的道路保持原生态,进出停车场共用一条沙石路,不打水泥,不铺柏油。停车场也如此。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景区入口</b></h5> 受疫情影响,游览仅限村内。几条通往村外田园风景区域的小路都被栅栏门锁住。村里村外有许多京白梨树,如果是在3月份,“千树万树梨花开”之际,栅栏门定会大敞四开,游人蜂拥而入、一饱眼福。现在过了季节,锁上禁入也不算太遗憾。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京白梨硕果累累</b></h5> 村中人家早已全部外迁,仅留下一座象征性四合院,无人居住。大门尚完整,影壁墙还在,院墙塌出豁口,似乎故意为之,以凸显其“老与旧”。 路边及几处场地,摆放各种农耕工具,有传统手工的,有六七十年代半人工半机械的,还有八九十年代的农机、农用交通工具。小型工具可拿起玩味,模仿操作,亲自体会。 当年盛行于世的自行车、儿童三轮车、竹车等等,直接砌入墙面,无需着人看管。 而大型农用设备,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等,个个锈迹斑斑,路旁静静矗立,游客驻足观望,难免浮想联翩。 村里石头碾子、石头磨盘,比比皆是,都是山村生活不可或缺之物。小磨盘人力可及,大磨盘则须驴马上阵。<br>  一处宽敞地面上,几个大磨盘上刻有“车马炮”,摆出象棋残局,也是匠心独具。树下有两张更大的磨盘,周围几只石凳,就像餐厅里的转桌,相信一桌人齐心合力也转不动! 路边摆放一条船模型,是早年用于横渡永定河的。船头垂直立着一根滚柱,一人多高。河面上一米左右高度上,有一条拉紧的钢索,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岸。滚柱贴紧钢索,抵抗河水流动的冲力。船夫依靠在钢索上转动滚柱,往返于两岸。这种滚动式渡船,一直用到50年代初。后来建设了陈家庄桥自然淘汰掉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曾经用于横渡永定河的人工滚柱船</b></h5> 既然是景区,少不了儿童活动场所:花样滑梯、蹦床、独木桥、过山绳索等,惊险而有安全保护,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全部免费。 收费项目只有乘坐两人的自驾拖拉机和可乘4人的“挂斗”拖拉机,在山村里固定环路上转一圈,一公里,收费8、90元。<br>与其他景区不同,自驾玩的不是时尚跑车而是拖拉机,也是紧扣怀旧主题,唤起历史追忆。 满满怀旧味道,谷山村值得一去!<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2.08.08 </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片来源 自 拍</b><br></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音乐推荐 杜香琴</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文编辑 孟庆泉</b></di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