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租房里的快乐时光(四)

白云

<p class="ql-block">——蒲扇摇出的夏天</p><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六七十年代,合租房里的夏天总是格外热闹。五户人家十几个孩子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却意外地酿造出了最纯粹的快乐。那时的夏天没有空调,连电风扇都是稀罕物,家家户户靠着一把蒲扇或鹅毛扇度夏,反倒让我们的生活多了几分现在孩子体会不到的野趣。</p><p class="ql-block">白天的合租房简直是个天然游乐场。父母上班后,十几个孩子就像出笼的小鸟,把房前屋后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男孩们光着膀子打弹子、拍火柴盒花,女孩们跳橡皮筋、丢沙包,欢笑声能掀翻屋顶。最刺激的要数偷偷溜去野外游泳,在河里摸螺丝、采莲蓬,偶尔还能钓上几条小鱼。那时的我们仿佛有使不完的精力,从日出玩到日落,却从不知疲倦为何物。</p> <p class="ql-block">说起采莲蓬,那真是最刺激的冒险了。记得那年夏天,隔壁戴哥带着我们几个毛头小子,偷偷溜到家门口的"张家塘"和"泮池里"。荷塘里莲叶田田,粉白的莲花在风中摇曳,饱满的莲蓬低垂着头,像是在向我们招手。可这荷塘是有主儿的,有人专门看守,正是这份危险让采莲蓬的乐趣倍增。我们像一群小泥鳅,嗖的一下就钻进了荷塘深处,只看见远处的荷叶在剧烈晃动却不见人影。半个小时后,我们几个陆续上岸,虽然胳膊腿上都是被荷叶杆划出的血痕,但肚里塞满了清甜的莲子,心里那份满足感简直要溢出来。唯独戴哥还在荷塘深处没出来,就在这时,看塘人巡查的脚步声由远及近...</p><p class="ql-block">"谁在塘里?快出来!"看塘人一声吆喝,戴哥见势不妙,想从另一侧溜走,谁知那看塘人经验老道,顺着荷叶的摆动就追了过去。我们站在岸边,心跳得像打鼓,眼睁睁看着戴哥在荷塘里左冲右突。幸亏他水性好,又熟悉地形,最后硬是从看塘人眼皮底下溜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荷塘历险记",成了那年夏天我们最得意的谈资。</p> <p class="ql-block">"冰棒——绿豆冰棒——"这拖着长音的吆喝声是夏天最美妙的旋律。卖冰棒的老伯背着刷白漆的木箱子,用木块敲出"梆梆"的节奏。我们像听到集结号的小兵,立刻翻出藏在铁皮盒里的钢镚儿。二分钱的老冰棍,五分钱的绿豆冰棒,含在嘴里能甜到心尖上。没零花钱的孩子就眼巴巴地站在旁边,那渴望的眼神我至今难忘。有时实在馋得厉害,几个小伙伴就你一口我一口分着吃,一根冰棒能吃出十倍的快乐。</p><p class="ql-block">午后的树荫下,搬张竹躺椅,本想小憩片刻,可刚合眼就有小伙伴来扯衣角:"快起来,我们发现了个好地方!"于是睡意全消,又投入到新的探险中。暑假作业?那得等到开学前三天才会想起,现在想来,那时的拖延症反倒成全了我们最珍贵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家家户户开始"占地盘"。洒过水的地面还冒着热气,竹床、小方桌依次排开,活像一条蜿蜒的长龙。母亲们变着法子改善伙食,要是谁家炒了肉丝,那香味会飘满整个空间。有时我们端着饭碗东家夹一筷子、西家尝一口,吃出了现在高档餐厅都找不到的滋味。</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后,真正的魔法时刻才开始。洗过澡的孩子们抹上痱子粉,躺在竹床上数星星。大人们摇着蒲扇,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指点着银河两岸的星座。隔壁大哥的口琴声随风飘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旋律让夏夜更显静谧。</p> <p class="ql-block">我也翻出父亲闲置的口琴,起初连do re mi都找不准,日复一日地练习,最让我得意的是,到后来竟能不看谱子,就能吹出收音机里放的曲子。《红太阳照边疆》《打靶归来》这些歌,只要听上两三遍,就能用口琴完整地复现出来。</p><p class="ql-block">如今空调房里吃着哈根达斯的孩子,恐怕很难想象我们那个靠蒲扇度夏的年代。但正是这份简单,让每一丝凉风都显得珍贵,让每一颗星星都格外明亮。正如普鲁斯特所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的风景,而在于拥有新的眼睛。"那个没有电子产品的夏天,我们却用最原始的方式,看见了整个世界。而那一支支从口琴里流淌出的旋律,至今仍在我记忆的星空下轻轻回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