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看过来——炎夏读书(二)

黄山一叶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借来一本日本人奥野信太郎写的《趣谈中国文学经典》,随意地翻阅。里边谈的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我是学中文专业的,从《诗经》到民国的经典作品,自然都不陌生。而我注意的,是他一个日本人怎么介绍,有哪些侧重,还有与日本文学的比较。他题为“趣谈”,我也就只关注有趣的东西。</p><p class="ql-block">日本历史短于中国。中国文学对日本的影响扩大,应该始于唐代。作者说,日本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深受白居易编著的《白氏文集》影响。然后从《紫式部日记》看到,紫式部她读过《史记》,从小喜欢,并受到影响。</p><p class="ql-block">作者说,陶渊明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他们看来,陶渊明不仅是一个田园诗人,还关注与向往“仙境”。</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谢灵运,被称为“山水诗人”。日本人将陶渊明的作品叫“隐者文学”,而谢灵运的风格是“人工乐园”。有趣的是夏目漱石写过一篇小说,里边有陶渊明。</p><p class="ql-block">书中谈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值得注意。六朝时期,佛教进入中国。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六朝之前的文学多是由思维世界转向感官世界,进入六朝之后发生逆转,文学开始由感官世界进入思维世界”。这个外来文化,主要是印度文化。他说,我认为要理解文学,首先要从感觉的角度把握文学,观察文学的形态。”游仙幻想,是六朝文学有非常感性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唐代中日有了交流,所以书中说到唐诗对日本的影响,例如松尾芭蕉的俳句,受杜甫的影响。白居易的《琵琶行》,后来成为日本谣曲的素材。到了江户时代,进入了歌舞伎的内容。谈到晚唐,他提到了一个叫鱼玄机的女诗人,她有沉沦的令人惋叹的身世。日本作家森欧外写过一个小说,就叫《鱼玄机》。有机会的话想看看。</p><p class="ql-block">说到唐代小说,他提到张鹜的《游仙窟》,说它在中国失传,而日本流传至今。唐代爱情小说,源于白居易弟弟白行简的《李娃传》。日本人将它改成《李娃物语》,流传很广。另外还有怪异小说,侠义小说,也影响不小。</p><p class="ql-block">比小说传播影响更大的是戏剧。元代戏曲的故事原型大多起源唐代甚至更早。比如滑稽喜剧角色源于《滑稽列传》。唐玄宗是梨园鼻祖,自编自导自演,设立教坊。书中还介绍一种“参军戏”,一个“参军”(官员),一个“仓鹕”(随从)。</p><p class="ql-block">而日本一种民间小戏叫“狂言”,就是学它的,一个大名,一个仆人。大名呆头呆脑,仆人聪明伶俐,剧情滑稽可笑。这种喜剧挺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作者谈到中国散文,认为其代表是《庄子》《孟子》与《论语》,归结一个特点,简洁之美。然后他特别提到六朝时期流行的“四六文”,到唐代被古文运动渐渐取代,但是它是中国散文的魂灵,一直存在在中国散文之中。这点很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书中提到四大奇书,接近我们常说的四大名著。有《金瓶梅》没有《三国演义》。说到《水浒传》,他特别提到了金圣叹与他的“六才子书”。谈到《红楼梦》,我仔细看了,想在里边找出点新意来。果然,他说到了中国传统的主妇权,象征是钥匙。宝钗身上带着金锁,就是为了找见将来的“金钥匙”。所以后来贾母选择孙媳,首先考虑宝钗。</p><p class="ql-block">在日本东北地方,传承主妇权是“金勺”。以做饭的勺子作主妇权,是很有意思的。</p> <p class="ql-block">一本书聊中国文学,自然只能<span style="font-size:18px;">泛泛而谈。他提到汉赋唐诗,提到戏剧小说,都只能简略说说,宋词根本没有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较有意思的,是它专门有个章节,题《白蛇之恋与道成寺》。它从梅兰芳的《断桥》说起。梅兰芳到日本去演出,作者去看了。然后他介绍了《水漫金山寺》与《断桥》的关系,又介绍了《雄黄阵》(即《盗仙草》)与它们之间的差异。还提到《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白娘子传奇的起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然后,他详细介绍“蛇妻”故事对文学的影响,特别是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日本有个上田秋成,写过有名的《蛇形之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还专门有一个章节,题为《王昭君的故事》,专门写王昭君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从汉魏六朝的《昭君辞》到唐代李白、白居易的诗,再到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写的《汉宫秋》。文中对王昭君其人与文学作品的角色有分析。另外还提到毛延寿这个奸臣,他选秀遇到王昭君,本想赚上一笔 ,没想到王昭君不买他的账,于是他怀恨在心,故意把王昭君画得很丑,使得汉元帝错过了王昭君,十年没有宠幸她。毛为了避免帝王怪罪,又趁机把昭君介绍给了呼韩邪单于。然后昭君出塞。而之后的汉元帝,在自己的宫里一直郁郁寡欢,梦中思念美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8,9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