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光的故事》 “微光·同路人”:支持红裙子的力量

《进来听故事》

<p class="ql-block">那束光,带我走进公益创投项目比赛大门 …一位“老学生”对社工婷婷的深情告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一名银发志愿者,也是《进来听故事》栏目的编辑潮老太。今天站在这里,看着大家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的热情,我心里特别温暖,也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改变了我公益活动的故事——关于一束光,和那双带我走进公益创投项目策划设计大门的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的主人公叫张婷婷,一位扎根海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五年的年轻社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候的我啊,就像站在一扇紧闭的玻璃门外——心里装着满满的巷口故事、邻里温情,想讲给大家听,更想帮社区做点事。看着年轻人手指翻飞,手机、平板就能做出漂亮的文稿、清晰的计划书,甚至做汇报的PPT,我是又羡慕,又着急。我自己呢?WD文件用得磕磕绊绊,文档软件像天书,写点东西连排版都排得歪歪扭扭。想把“红裙子”姐妹们商量好的好点子写成项目计划书去申请资源?难如登天!想为社区老人策划一个创投项目书?空有想法,却无法变成让大家都看得明白、听得懂的文案。我心里那团为社区服务的火,被冰冷的屏幕和复杂的操作死死困住了,憋得难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在我几乎要被这数字鸿沟绊倒的时候,光来了——婷婷走进了我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来惭愧,我这个年纪向她求助,最初是带着点窘迫的。没想到,她脸上那抹熟悉又真诚的浅笑,一下子熨平了我的焦虑。没有半句居高临下的评判,只有一句温和的:“来,我们一起慢慢学,慢慢做点有意思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在无数个午后、黄昏,甚至夜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婷婷,手把手教会我认识智能手机里那些“陌生面孔”——哪些是文档处理软件,哪些能美化图片。她演示一遍,耐心等我笨拙地操作,错了,从不皱眉,只说“没事,再来一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婷婷,面对面坐在我对面,像一个最细致的“语文老师”——教我怎么把脑子里那些零碎的好点子,梳理成逻辑清晰的故事线、项目书。怎么写标题,怎么分段落,怎么让语言更打动人。稿纸铺开,有时我写得密密麻麻一团乱麻,她就拿过笔,轻轻点着说:“这里,再展开一点点,故事就更饱满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难的是排版和PPT!表格怎么对齐?字体怎么调大?背景图怎么插进去才好看?在我眼里简直像闯迷宫。婷婷啊,没有一丝不耐烦,她就挪过椅子,紧挨着我坐,她的手指点着屏幕,我的目光跟着她的手,“你看,点这里...对...然后拖到这里...好!是不是整齐多了?”看着她操作的指头,那么坚定清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我第一次独立排出一份像样的活动计划书,那份小心翼翼和得意劲儿!婷婷比我还高兴,连连点头:“对!就是这样!您做得太好了!”那声音里的真诚鼓励,像一股暖流,让我这个“老学生”心里亮堂堂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点一滴,浸润着汗水和她的鼓励,奇妙的变化发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这双曾经被时代落下、面对屏幕就发怵的手,竟然也灵活起来了!原来,微信公众号文章是这样精心编排出来的;原来,一份能打动人的项目策划案,我也能独立完成;原来,那些生动的PPT,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我也能用图片和文字讲好我们的巷口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份改变,不仅是技能的解锁,更是信心的重燃。当我们社区想办活动,我不再是那个只能口头说说、提点建议的“局外人”,我能写策划、能做宣传、能清晰地表达我们的需求和价值!当“红裙子”项目需要汇报进展时,我也可以站在台前,不用慌张,用准备好的图文讲述我们的努力和感动。这背后,哪一步不是婷婷用她的智慧和耐心,一点一点为我铺就的阶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朋友们,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不正是为了打破那扇无形的玻璃门吗?学习的过程也许会有困难,操作时会显得笨拙,这都没关系。我,一个曾经连文档都不会排的“老编辑”,今天能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就是最好的证明——只要有像婷婷这样专业、耐心、充满尊重的引路人,愿意握住我们的手;只要有我们这份不放弃、愿意拥抱新事物的心,年龄和所谓的“落伍”就永远不是障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和婷婷,她年轻,我年长,这看似有代沟的“一老一少”,却在互相学习、互相成就中结下了奇妙的缘分。她把最新的技术、规范的方法无私地教给我,让我能把社区的宝贵经验和人情冷暖,用新时代的方式记录下来、传播出去。而我也试着把我在巷口几十年沉淀下的理解、那些待人接物的温暖心意,和她交流分享。这,不就是最美的传承吗?我们相互照亮,她让我看见了更广的数字世界,我也希望能把我视角里的烟火人间回赠给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刻,我想对婷婷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姑娘啊,谢谢你,用最温柔也是最坚定的力量,点亮了一个‘老学生’摸索的道路。我忘不了深夜你帮我改稿时专注的侧脸,忘不了你教会我使用新功能时眼中亮起的光芒。你教会我的,不只是技术,更是面对未来的勇气和自信。这把推开了数字之门的钥匙,我会紧紧握在手里,也会把它传递给更多像我一样的街坊邻居,就像你传递给我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请相信,当您学会用手机拍下夕阳、用语音给儿孙留言、用导航找到想去的地方时,您不只是掌握了一项技能,您更是为自己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不要怕慢,别怕起点低,大胆提问,勇敢尝试。在这个学习的课堂上,在社区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会有许许多多像婷婷一样充满爱心的‘引路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愿我们每一位,都能在科技的光芒里,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从容与欢喜,继续讲好我们温暖巷口的故事!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微光·同路人”:那些支持红裙子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在红裙子志愿服务项目不断发展壮大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单位领导、社工、爱心人士,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成为红裙子坚实的后盾,用行动诠释着支持的力量,他们就是温暖的“同路人”。</p> <p class="ql-block">张婷婷:无私奉献的护航者</p> <p class="ql-block">善成社工机构的张婷婷,在海沧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默默耕耘五年。她从初入机构时的默默无闻到成为核心力量,凭借的是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对基层公益的热爱。无数次入户走访、挑灯撰写项目书,为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扎实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在三届海沧区公益创投项目比赛中,张婷婷尤其关注像红裙子这样的草根组织。她目光长远,不偏袒、不狭隘,耐心细致地为红裙子寻找发展的契机,引领红裙子走向更广阔的公益舞台。</p> <p class="ql-block">项目截止日的深夜,红裙子遇到困难发出求助,张婷婷那句“别急,我在”,如同一束光穿透黑暗,给人安心的力量。无论何时,她的回应总是及时而坚定。在她的帮助下,红裙子在项目撰写、公众演讲等方面不断成长,逐渐蜕变。她不仅是工作上的伙伴,更是公益路上的知己,与红裙子携手共进,成为彼此成长的见证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