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来到吐鲁番,我本人很想去吐鲁番高昌故城走一走,因高昌故城既是中国古代城市营建史上的典型代表,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世界古代城市遗址中难得的人类文化遗存,并于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组成部分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不过,真要去现场恐怕会大失所望。曾经繁华的都市早已是一片废墟,满目苍凉。说真的,想游高昌故城,不如就到吐鲁番博物馆,至少还有文物、图片及文字的详细介绍,收获会更大。</p> <p class="ql-block">不要小瞧吐鲁番博物馆,它可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家一级博物馆,</span>新疆第二大博物馆,上海市很多区的博物馆还够不上这一级别呢。其藏品包括石器、陶器、丝织品、文书、古尸等20637件/套,珍贵文物892件/套,以丝绸之路文明和多元文化交融为主要特色。</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博物馆整体呈<span style="font-size:18px;">半圆形,顶部巧妙倾斜,从空中望去,宛如新月般静卧于大地之上。外墙涂上</span>了当地特有的土黄色,给人以沧桑稳重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入馆即直奔巨犀化石陈列厅,去观赏<span style="font-size:18px;">镇馆之宝——</span>吐鲁番美丽巨犀化石。</p> <p class="ql-block">这具天山巨犀化石是1993年兰新铁路复线修筑过程中在吐鲁番东部的飞跃火车站发现的,是陆地上曾经生存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更<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我国发现的唯一完整的巨犀骨架,其价值不言而喻。</span>它生活在距今2400万年前的渐新世,体长约9米,体重约30吨。后因气候变化,<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终美丽巨犀在渐新世末期绝灭。</span></p> <p class="ql-block">厅内还有坦氏板齿象化石,主要分布在亚洲,与现代大象相近,它们生活在大约1600万年前的中新世中期。</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博物馆有三个展陈最为精彩。</p><p class="ql-block">一是主题为“丝路明珠”的吐鲁番通史展陈,它以时间为脉络,分为远古石器时代、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至隋朝时期、唐朝时期、五代宋元明时期和清朝时期7个单元,向观众展示吐鲁番灿烂悠久的历史,体现了吐鲁番作为古代四大文化的交汇点、古代丝绸之路枢纽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丝路明珠吐鲁番——通史陈列”展出文物近3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8件。所展出的文物主要有以红色彩陶和素陶为代表的,有着明显地方特征的早期文化遗存;大量的丝织品是丝绸之路上的典型文物,有锦、绢、纱等各类品种,十六国时期的共命鸟纹刺绣、唐代的花鸟纹锦等都是稀世之宝;举世闻名的吐鲁番出土文书有契约、籍帐、官府文书、私人信札等,是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彩陶,西周~汉代(公元前1046~公元220年)。</p> <p class="ql-block">水波纹裁绒毯,西周。</p> <p class="ql-block">麻布裤子,汉。</p> <p class="ql-block">彩绘武士俑,高昌郡时期(公元327~460年)。</p> <p class="ql-block">彩绘泥塑马,高昌郡时期。</p> <p class="ql-block">三足刻画彩陶盆,晋~唐(公元266~907年)。</p> <p class="ql-block">彩绘武士俑、骑马俑、男立俑及仪仗俑,唐代(公元618~907年)。</p> <p class="ql-block">镇墓兽,唐代。</p><p class="ql-block">辟邪神兽来自中原墓葬文化,也是中原汉文化在此传播的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这件辟邪神兽高70厘米。虎头,豹身,狐尾,在青灰色身体上有彩绘褐、蓝色圈点纹。瞪大的眼睛,张大的嘴内露出大而尖的牙齿,头顶及肩部插有板翼,显得凶猛威武。</p> <p class="ql-block">吐峪沟第44窟复原场景,唐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吐峪沟第44窟是该石窟群中保存最完想、色彩最鲜艳、造型最优美的洞窟。其顶部为莲花造型藻井,四角绘有四大天王像,四壁为一佛两菩萨讲经图,中间为佛本生故事壁画,反映了中原佛教艺术与西域文化的融合。</span></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精彩的展陈则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丝绸之路上交河故城与高昌故城展陈,着重</span>介绍了高昌和交河这两个吐鲁番历史上最重要的城池。</p><p class="ql-block">其中,高昌故城是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市的一处重要历史遗址,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和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经高昌壁、高昌郡、高昌国等多个时期,于14世纪废弃,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高昌故城作为丝绸之路上延续1400余年的重要枢纽,其历史典故以军事要塞起源、玄奘西行驻留、多元商贸融合最具代表性。</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8年,汉元帝设立高昌壁作为屯田军事要塞,因驻守士卒来自敦煌高昌里得名,寓意“地势高敞,人庶昌盛”。</p> <p class="ql-block">公元630年玄奘西行至高昌,麹文泰率众持烛列队相迎,强留其讲经一月,并与唐朝结为“兄弟之国”。</p><p class="ql-block">玄奘返程时专程绕道践诺,发现高昌已亡国,此事成为《大唐西域记》重要记载。</p> <p class="ql-block">公元640年唐灭麴氏高昌设西州,成为丝绸之路贸易中心。</p><p class="ql-block">高昌城东北“萨依布隆故城”遗址为古代“末胡营”,出土文书显示此地集中管理昭武九姓商队,设有专门管理机构。5世纪文书记载索保等官吏负责商税征收,印证胡商在此长期定居经营。</p> <p class="ql-block">9世纪中叶,漠北回鹘人西迁高昌,建立高昌<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鹘政权,奉行“汉化”、“胡化”并蓄,促进与中原和西方的商贸兴旺。后于</span>14世纪末,高昌城毁于战火。</p> <p class="ql-block">高昌故城,繁忙的丝绸之路枢纽。</p> <p class="ql-block">彩绘泥马俑。</p> <p class="ql-block">伏羲女娲绢画,<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级一家文物,展现中原和西域文化交融。</span></p><p class="ql-block">唐西州时期,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为吐鲁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整幅画面以白、红、黄、黑四色描绘,伏羲左手握矩,女娲右手持规,规和矩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秩序的象征,表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他们人首蛇身、下身相绕形象,表达的应该是伏羲女娲阴阳交合,创造了人类,也是人们祈求生活安定、家族兴旺的体现。伏羲女娲画像是中原文化在吐鲁番传承的重要物证,说明新疆与祖国内地同根同源、血脉相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吐鲁番出土的文书举世闻名,这是</span>卜天寿《论语·郑玄注》抄本,1969年出土于阿斯塔那古墓363号墓,为“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义年”仅12岁的学生卜天寿书写,为现存最早《论语》写本之一。</p><p class="ql-block">从文献学的角度看,《论语·郑玄注》在唐以后就失传了。但本世纪以来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了不少《论语郑玄注》的残本,而卜天寿的这个抄本是这些残本中保存较好且最长的卷子,为古代民间书法艺术以及儒家经典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现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p> <p class="ql-block">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石窟修建于南北朝后期的麴氏高昌时期(公元501~640年)。</p> <p class="ql-block">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7号洞口壁画——蒙古女供养人像。</p><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span style="font-size:18px;">柏孜克里克石窟屡遭俄、德、英、日等国的盗窃破坏,其中90%的壁画被偷盗出国,流失海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呜呼,何时才能收回流失的国宝!!!</span></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精彩的展陈主题为“沉睡千年”,即吐鲁番出土干尸及其随葬遗物展,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有忌讳者请略过。</p><p class="ql-block">世界上唯有埃及、新疆两个地方出土干尸,本人曾于2016年在埃及博物馆见过木乃伊,虽保存完整但需依赖人工防腐技术。而吐鲁番博物馆展陈的出土干尸,因极端干燥气候而自然脱水形成,未作人工处理,故更适合用作科学研究。</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博物馆的“沉睡千年”展堪称是中国之最,这里展出了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时期的萨满巫师等11具干尸,包括世界最早剖腹产手术案例的唐代干尸。</p><p class="ql-block">来这儿参观的人绝对是“英雄”,胆识过人。以至于展厅入口处明确写有提示:胆小者、儿童、年长者以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者慎入。</p> <p class="ql-block">虽然能近距离看到干尸的展览不太寻常,且会“吓退”不少观展人,但沉睡的“他们”对于认识古代吐鲁番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文化娱乐等有着很大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庄园生活图,出土于阿斯塔408号墓。</p><p class="ql-block">画面分三大部分,中间是墓主人家庭,一夫、一妻、一妾坐于案前;右边绘有井字形田地、藤蔓状葡萄;左边绘出墓主人骑马、狩猎、推磨日常生活场景。一派丰衣足食的富裕人家画面,生活气息浓郁,<span style="font-size:18px;">堪称珍宝。</span></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早的假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代吐鲁番先民很久以前就使用</span>假肢,距今约有2200年历史,是目前世界上出土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的一具,非常具有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是出土于吐鲁番洋海古墓的萨满巫师干尸,距今已有2500多年,是吐鲁番博物馆收藏的一具保存完好的干尸。</p> <p class="ql-block">萨满巫师干尸侧身屈肢,衣着考究,随葬品有皮篓、箜篌、铜铃、铜斧、大麻等当时的“奢侈品”。</p><p class="ql-block">萨满巫师通常也是氏族与部落的领袖人物,他们往往在氏族中充当祭司长、医师、预言家、神的代言人等角色,是氏族与部落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阿斯塔纳墓出土的一对干尸夫妇,经考证为高昌王国侍卫军首脑人物张遁及夫人,辞世于558年。能保存至今,相当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能让我们深入了解吐鲁番的历史文化,感受丝绸之路的魅力,真的很值得一去哎!</p> <p class="ql-block">说完了吐鲁番的“游”,顺便谈谈吐鲁番的“食”和“宿”。</p><p class="ql-block">凭心而论,旅行社安排总体不错。比如这家“巴依先生主题新疆菜”,无论是味道、环境还是就餐体验,都算上佳。</p> <p class="ql-block">环境典雅,服务周到;</p> <p class="ql-block">菜品丰盛,口味适合;</p> <p class="ql-block">特别欣赏墙上的几幅3D沙画,看得出水准较高。</p> <p class="ql-block">西域风情浓郁,让我忍不住拍照收藏。</p> <p class="ql-block">结束吐鲁番的游览后,我们将于今晚搭乘火车前往和田,火车上又无法洗澡,浑身汗流浃背,怎么办哎?</p><p class="ql-block">别慌,旅行社的“贴心”安排来了,特地找家酒店开个钟点房,让我们洗澡后“气定神闲”地上车睡觉,“养精蓄锐”迎接明天的和田之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