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遭至突然,我成了拆迁户。</p><p class="ql-block">响应政府号召,只好收拾行装。</p><p class="ql-block">在整理书箱资料时,一组史料照片深深吸引了我:我同著名雕塑家叶毓山对话的组照。一则邀请函将与叶毓山联系了起来。</p><p class="ql-block">我停下了收拾,进入了回忆。</p><p class="ql-block">那是2002年,在成都牧马山叶毓山雕塑家若大的工作室。</p><p class="ql-block">因为,纳溪河东新城朱德文化广场的朱德塑像的雕塑设计。</p><p class="ql-block">那本是次拜访,却成了一次对话。</p><p class="ql-block">而且,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叶毓山,我不陌生。</p><p class="ql-block">时间推到1978年,重庆长江大桥。</p><p class="ql-block">那年春季,我参军进了部队,就在重庆,新兵训练时参加了重庆长江大桥关键桥墩的施工,理由是大桥的关键桥墩用军人是“放心得下的人”,主旨安全。</p><p class="ql-block">记得那天下雨,我们军人主要是将拌和好的水泥运往关键桥墩浇铸,那可有点大跃进全民炼钢的火热劲头,中午在汗水里啃着干粮面包,也是很有滋味的。</p><p class="ql-block">这其中,有骄傲和自豪,因我们军人融入了重庆建设。</p><p class="ql-block">那料,却与这桥结下了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夏秋冬》雕塑横空出世。</p><p class="ql-block">主创雕塑家叶毓山,全国出了名。</p><p class="ql-block">这一组雕塑,在当时不仅震动了中国美术界,也引发了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和纷纷热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也是其中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此,因这组《春夏秋冬》引发的社会大讨论,我特意去川美看过雕塑小样,就我对美术的爱好和在部队做绘画办宣传橱窗,特能理解雕塑家创作的初衷深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待这组《春夏秋冬》雕塑正式呈现,我专程去了重庆长江大桥数不清的次数,还不包括去为我守桥连队放电影五年里的无数回。</span></p><p class="ql-block">每每看到重庆这组城市精神塑像,对塑像张显出的生动力和生命力就有一种冲动感;加之对这大桥,也留下过我们的汗水,对这组塑像又有一种亲切感。</p><p class="ql-block">重庆有多座城市雕塑,每当市民走过重庆长江大桥,都会看到叶毓山创作的作品《春夏秋冬》。</p><p class="ql-block">《春夏秋冬》组雕,是国内第一次将人体胴体艺术,运用于户外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p><p class="ql-block">“春”是一个拿花的少女,象征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夏”是一个在水中搏击的男青年,象征着朝气蓬勃、勇搏激流;“秋”是一个扛着麦穗的妇女,象征着勤奋劳作、喜获丰收;“冬”是一个健壮的中年男子,象征着志在千里、永不停息~整个作品寓意着城市在四季里都充满生机活力。</p><p class="ql-block">后来,我了解到,这很曲折的。</p><p class="ql-block">焦点是这组雕塑裸像为主体,只是征求广大民众和相关专家意见时,考虑到刚刚改革开放人们传统观念,给塑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算是呈现在了重庆长江大桥,成了全国城市著名雕像,也成了重庆城市建设地标。</p><p class="ql-block">如同川美罗中立那幅著名油画《父亲》,为体现是个现代农民,特地在那头上裹缠白布耳根上加了一支圆珠笔,结果成了败笔。</p><p class="ql-block">为这,披上轻纱的《春夏秋冬》,那轻纱也是个遗憾,这我在数年后与叶毓山对话中听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0年,我受邀策划河东新城。</p><p class="ql-block">河东新城,是泸州纳溪区改造建设,将泸天化、七化建、西研院和紫阳春统归于一个新城开发建设,占地800亩,这在当时泸州是一个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p><p class="ql-block">既然是一个新城区,出于功能的需要,应当有一个文化中心,于是,经过半年的调查研究,策划出了“朱德文化广场方案”,并在河东新城通规会上,特别要我对“朱德文化广场”做了陈述后,受到大家一致好评,最后通过了规划评审。</p><p class="ql-block">记得散会时,时任区委书记万举修和区长滕中平当着开发老板说:河东新城能一次性通过规划,官总策划的朱德文化广场,功不可没,你应当重奖官总。</p><p class="ql-block">奖不奖,我没去想,但自己策划的《朱德文化广场方案》得以通过,这已令人欣慰了。</p><p class="ql-block">如何实现这一广场建设,尤其是广场主题雕塑朱德塑像,我费尽周折找到了雕塑家叶毓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见叶毓山之前,我先去了川美。</p><p class="ql-block">约见了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康宁。这人是在泸州当知青,后在泸天化参加工作考入川美的。对伟人雕像,他介绍他的老师叶毓山做过很多,在这方面很有造艺,他极力地推荐了叶毓山。</p><p class="ql-block">2000年,叶毓山已退休,受聘任成都音乐学院雕塑院院长,他的工作室在成都牧马山。</p><p class="ql-block">记得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p><p class="ql-block">我来到了牧马山,工作室主任引领我进入了叶毓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这个室很大,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雕塑作品小样陈列馆,一是非常宽大的雕塑场,一是落地玻璃墙很亮眼的雕塑设计间。</p><p class="ql-block">上午十点,叶毓山一身浅灰白色素装来了,那气宇轩昂的精神容颜,本身就是一座雕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坐定后,彼此开始了交流。</p><p class="ql-block">我向叶毓山大体讲述了朱德文化广场的创意和想法。</p><p class="ql-block">朱德文化广场有十大文化元素构成。一是四大红色元素,有朱德护国讨袁,朱德除暴安良,朱德振华诗社,朱德天化建设;二是六大民俗元素,有纳溪民歌,纳溪班打狮子舞,纳溪永宁水韵,纳溪茶香,纳溪诗酒,纳溪竹情。在广场上表现,主要红色元素朱德塑像用圆雕,主要民俗元素用线雕,其它的可采用装饰性浮雕。朱德是伟人,但朱德不是神,从圆、线、浮雕手法,呈现一个既伟大又亲民的开国伟人朱德,和一个市民可娱中受到历史文化熏陶的广场。</p><p class="ql-block">为搞好这个朱德文化广场建设,我们已找到朱德后人主持家务的了,与朱德儿媳赵力平女士沟通,她回复了我们三个请求:一是中央军委主席为广场题词,二是中央军委老帅老将为广场赐墨,三是赵老携朱德家子孙参加广场开工庆典。这三项,都一一有落实,并得到了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导的答复,都表示予以支朱德文化广场建设。</p><p class="ql-block">听我讲述后,叶毓山思考良久,他侃侃而谈了起来。</p><p class="ql-block">你们这个朱德文化广场,创意和构思非常好,这也是我雕塑作品实践中,一直贯穿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比如,我创作毛主席坐雕,既要表现出伟人伟岸的一面,又要体现出伟人亲和的一面;创作李白,首先要有诗仙太白的飘逸,更要有李白满腹诗意气自来的才情。任何雕塑作品,雕塑人物,绝不能将人物孤立起来,孤立了人物,雕出的人物就没有血没有肉了,干瘪瘪的,一点不生动。你们构思将朱德在泸州的经历事件和开国元勋伟人形象,与纳溪民俗的文化元素结合起来,呼吸出来,协调起来,这就很好,这就有生活,这就生动。</p><p class="ql-block">能得到雕塑大家的肯定,这也是《朱德文化广场》的收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开展了广泛交流。</p><p class="ql-block">就雕塑表现的民俗性,接地性,生动性,互补性,我们展开了热列讨论和交流。</p><p class="ql-block">说着说着,叶毓山提及到了“春夏秋冬”雕像,那是一组遗憾之作,就是给雕像披了一层纱,这是败笔,这是完完全全的画蛇添足。雕塑表现的本质,就是将作品与自我民族的文化底蕴对话,与自我文化情怀对话,与自我文化自信对话。我们的城市雕塑,就应当与你构思的这个朱德文化广场,要有地方文化特色和特点,有地域民俗文化做背景支撑,这是接地气的做法,能让民众参与其中互动,使雕塑具有活起来的动感飞跃。换种说法,雕塑作品不要抄袭,不要泊来,只有作为地标文化了,才能代表这座城市形象,才会成为地标。</p><p class="ql-block">我毫不隐喻我的观点。如果一座雕塑作品,没有表现出自身的文化溯源,文化传承,文化气息,文化特质,那这雕塑就不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作,只不过是泊来品。看了你很多雕塑作品,都充满了这方面的探索和追求。</p><p class="ql-block">围绕雕塑表现,谈得十分广泛和深入,我俩忘我的交流到了下午一点半,尽然错过了饭点。</p><p class="ql-block">在送我们去就餐途中,叶毓山与我又深入讨论起朱德雕塑像的如何表现的一些细节,讲出他的雕塑初始想法和步骤,并告知我们应当做好那些前期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叶毓山助理说,叶教授非常有时间观念,从没超出额定事先约规时间的,这次是个大大的列外。</p><p class="ql-block">这次访谈对话,我写了一篇专稿,《泸州广播电视报》整版刊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手拿邀请函,默默看着。</p><p class="ql-block">蒋红:</p><p class="ql-block">为结束纳溪区几十年有县无城的历史,推进纳溪区及泸州城市化建设进程,纳溪河东新区于一九九七年由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三级政府规划,开发面积达2·3平方公里,占地146·3公顷,建设地址从招呼站到下麻柳沱至高等级公路区域。</p><p class="ql-block">在省已作控规和市修建性详规的基础上,纳溪河东新区首期项目,计对麻柳沱片区现况,从纳溪区城市发展和泸州城市重要组团出发,依据《规划法》,我司作了局部补充调整,并增加了朱德文化广场这一泸州未来城市名片方案。</p><p class="ql-block">项目规划由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重庆退工建设勘察设计院等几家专业单位,经规划、设计、园林、景观等诸多专家努力,通过认真比较选择,现初步确定两套方案。</p><p class="ql-block">因此,特别邀请您对方案进行指导建议。</p><p class="ql-block">地点:泸州酒城宾馆。</p><p class="ql-block">时间:二零零一年九月五日。</p><p class="ql-block">届时敬请莅临,我们特别恭候!</p><p class="ql-block">泸州恒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p><p class="ql-block">二零零一年八月二十六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这因那缘故,朱德文化广场最终没实现,很是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2年,我策划并承办泸州市首届房地产交易会,受邀来泸讲学的建设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顾云昌,听闻河东新城项目,由市房管局局长陈远富陪同,特别考察了正开工筹建的河东新城,聆听了朱德文化广场方案后,给予了好评,当听到著名雕塑家叶毓山出面承接雕塑朱德塑像,更是给了首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果朱德文化广场按规划呈现了,泸州多了一个名家叶毓山的雕塑,无凝将是中国酒城地标,为历史文化名城泸州增添了一抹亮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著名雕塑家叶毓山,已于2017年离世,没能了却心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但我与雕塑家叶毓山的对话,至今还浮现眼帘响在耳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然而,遗憾没有如果。</span></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