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夜幕低垂,我们漫步在时光之城的入口处,眼前巨大的“1944”雕塑在灯光映照下熠熠生辉,水池中的倒影随着微风轻轻荡漾,仿佛在诉说着衡阳这座城市的过往。周围的人们或拍照留念,或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温馨的怀旧气息。</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台静谧而柔和,几位行人提着行李匆匆走过,“衡阳西站”的站牌在夜色中清晰可见。灯柱散发出温暖的光晕,映照在站台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在迎接归乡的游子,也送别远行的旅人。</p> <p class="ql-block">一幅红色书法作品悬挂在展馆中央,笔力遒劲的“守衡阳的我们是英勇的”几个大字令人肃然起敬,落款处“毛泽东”三字更添庄重。我站在作品前,仿佛听见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衡阳人民不屈的呐喊。</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巨大的“1944”数字雕塑在夜色中格外醒目,地面的水光倒映着灯光与雕塑的轮廓,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几位游客在雕塑前驻足拍照,我也不由自主地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刻的震撼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穿过热闹的拱门,钟表在夜色中滴答作响,中央的红色横幅上写着“1944”,象征着这座城市的时光起点。人群在拱门下穿梭,灯光璀璨,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充满故事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车内,父亲与两个小女孩正开心地自拍,车顶的遮阳篷投下柔和的阴影,背景中还有其他乘客。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让我想起小时候一家人出游的温馨时光。</p> <p class="ql-block">舞台入口上方,“百乐门”三个字在灯光下闪烁,复古的装饰让人仿佛置身于上世纪的繁华夜上海。舞台两侧的服装模特展示着各式华服,背景墙上挂着老海报,左侧的留声机缓缓转动,播放着悠扬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街道上,两位女孩站在石板路上,身后是复古的建筑,灯光洒在她们身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怀旧的氛围。我仿佛看见了那个年代的少女,穿着旗袍,提着油纸伞,在这条街上缓缓走来。</p> <p class="ql-block">一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女子推着人力车,车上坐着乘客,背景是装饰华丽的建筑,灯光柔和,街道上还有其他行人。我望着这一幕,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车马缓慢、人情浓厚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夜晚,一位女子坐在人力车上,旁边有人推着车缓缓前行,街道两旁的建筑灯光点点,环境宁静而温馨。我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泛起一丝温柔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几位年轻人围坐在桌旁,其中一人正为另一位调整鞋子,背景中的灯光温暖而柔和。我仿佛看见了那个年代的街头巷尾,人们彼此帮助,邻里之间的情谊深厚而真挚。</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街道上,灯光璀璨,建筑物被照亮,行人悠闲地散步或交谈。我走过“粉脂馆金”、“货百隆大”等招牌下的店铺,仿佛走进了一幅流动的市井画卷。</p> <p class="ql-block">店铺门口,木质的门框和窗户透出温暖的灯光,招牌上写着“书说内子瓦”和“糖水 小吃”,下方的红色招牌写着“佬巷记忆”。我走进店内,空气中弥漫着糖水的香甜,仿佛回到了童年外婆家的小铺。</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古街灯火辉煌,木质建筑错落有致,石阶上行人悠闲漫步,文化馆的牌匾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我沿着石阶缓步前行,仿佛走进了衡阳的历史长卷。</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建筑前,红色霓虹灯写着“那個年代照相館”,下方有联系电话。建筑前摆放着多件服装模特,展示着不同款式的服饰。我站在橱窗前,仿佛看见了那个年代人们穿着旗袍、西装,在照相馆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街道上,一个写着“HONGKONG”字样的交通信号灯装置格外醒目,地面上投射出精美的图案。我站在灯光下,仿佛置身于现代与传统交汇的时空隧道。</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戏院”灯火辉煌,招牌上用红色霓虹灯写着“戏院”字样,旁边还有“大吉利纪念品”的标识。几位行人路过,其中一位女士正触摸着一根黑色柱子,我仿佛听见了老电影放映时的胶片声。</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街头,42ND STREET的霓虹灯招牌醒目,人们在街道上漫步,享受夜晚的氛围。我站在街头,仿佛听见了爵士乐的旋律在耳边回响。</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建筑入口,上方有“1944 时光之城”的红色横幅,建筑两侧有柱子和灯光装饰。一位游客站在入口处拍照,我望着那横幅,心中默念:欢迎来到时光之城,194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