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情结:重游西海大峡谷

中和

<p class="ql-block">黄山,我自1977年第一次徒步上山登顶天都峰、莲花峰至退休那年,也记不清上过多少次。第一次上山记忆犹新,从温泉走到玉屏楼15里,夜宿玉屏宾馆,第二天从玉屏至北海至云谷寺至温泉45里。后来或专程旅游,或工作之需,多次上山。随着云谷索道、玉屏索道、太平索道开通,三条索道陆续坐过。西海大峡谷也于2006年游览全程,那次走了5小时。退休后,随着西海大峡谷观光缆车的开通,就一直拟再去黄山,乘车观光。8月4日,趁随合肥一中老三届旅游团组织的黄山脚下休闲行之际,我与老伴及和平、庆龙、团友杨立祥五人登上黄山,专程游览西海大峡谷。</p><p class="ql-block">所拍“西海大峡谷一角”全景照中,绝壁栈道两边呈现,山崖之上边临深壑,奇松舒展坚韧挺拔,群峰竞秀遍布四周。</p> <p class="ql-block">约十多次上黄山,后三次即2006年~2008年在此略提。2006年在西海大峡谷走一圈,黄山十大高峰按海拔高度排名第十的西海群峰(1550米)、绝壁栈道、群峰竞秀、步仙桥都在我的相册之中。</p> <p class="ql-block">2007年的迎客松前留影是我的第五次留影。</p> <p class="ql-block">2008年在黄山十大高峰第四高峰贡阳山(1800米)的黄山701台发射塔机房外:云雾之际看群锋。</p> <p class="ql-block">这次游黄山,意愿是北上北下路线:太平索道上山→排云亭→大峡谷一环二环徒步至谷底→乘坐观光缆车上行→天海(白云宾馆)→太平索道下山。这个行程基本上是下坡为主,全程走时需5个多小时。</p><p class="ql-block">4日早餐后7:30从汤口镇浮溪村出发(出发太迟),小车送5人经高速公路去黄山北大门,到达黄山北大门已经8点半了。不过见天气不错心中暗喜。</p> <p class="ql-block">需乘景交车去索道下站,看看等候景交车的排队人群,候时1小时,开始焦急。</p> <p class="ql-block">再看看等候坐缆车的人群,排队需要一个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遇到一个警官,见我们5人平均年龄75岁,同意将我们没有排队带至索道缆车入口。</p> <p class="ql-block">太平索道是亚洲最长的往复式索道(3709米),缆车可容纳100+1人/辆,连接松谷站与丹霞站。毗邻西海大峡谷,适合远眺光明顶。但是缆车只有两辆,一来一往。听说太平索道一天只能运送2千人,而云谷索道一天可运送2万人。如果是一天游西海大峡谷,乘此缆车,必须是早上6点多到达景区入口,最好不要在节假日(含暑假)。</p><p class="ql-block">在缆车中拍照是我一贯做法,可是在100人挤在这个车厢里,再加上天气越来越不好,看到的群山、黄山701台都处于朦胧之中。</p> <p class="ql-block">到达丹霞站已是11点多了。站旁有一区域导览图,分别至西海大峡谷、排云型旅。</p> <p class="ql-block">11点20开始正式游山,看看四周一片灰蒙,心中也蒙上阴影。再加上游人如织,心想这次乘观光缆车算是泡汤了,这样的天气坐缆车可是什么也看不到,再加上下午5点必须赶到丹霞站,按照意愿,时间也来不及了。几人决定就在大峡谷一带观光,视天气好坏确定游程长短。</p><p class="ql-block">初看“雾里看花”,看对面,一片灰蒙蒙;看山路,只见绿植。</p> <p class="ql-block">一会儿,对面山峰忽隐忽现,抢拍几张。</p> <p class="ql-block">峡谷多奇松,独特的地貌和气候,为黄山松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细细观赏这棵黄山松,盘根于峭壁之间,苍劲、舒展向云雾之中,千姿百态、坚韧挺拔。西海大峡谷有两棵富有特色的松树,分别是如意松和横空出世松。而“ 横空出世松”就位于峡谷入口处的悬崖之上,是北线游览的重要观景点之一。这棵<span style="font-size:18px;">松树下的碑文也看不清,只见世界遗产标志,</span>想必就是这棵吧。</p> <p class="ql-block">一位导游在对游客说为什么这些松树都向一个方向生长。</p> <p class="ql-block">顺着栈道一会儿下一会儿上,雾天看景,皆在朦胧之中。</p> <p class="ql-block">走了一个小时,该吃午餐了,掉头转向排云型旅方向。</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一路看,可见西海大峡谷入口处两侧景观,左侧为西海群峰方向,右侧为栈道方向。一张全景照为手机观看效果,置于横屏。</p> <p class="ql-block">到达排云亭时,下起了大雨,只能在旁边驻足等待雨小点。这时看向前方,前方的平台就是排云亭前的平台,约70平方米,台前设有石栏铁索,这里面对群峰大壑,视野开阔,是观赏黄山秀色最佳处之一。可是我们在此却下着大雨,不能凭栏饱览西海奇景。拍拍平台的雨景吧。</p> <p class="ql-block">尽管下雨也要在排云亭处拍向西海。(后面再说此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排云型旅旁餐馆就餐。</p> <p class="ql-block">一顿饭过后,出来天晴了!看着黄山贡阳山顶的广播电视发射塔,思绪万千。黄山,我又来了。</p> <p class="ql-block">在往排云亭、西海大峡谷途中,总算在山上见到了世界遗产标志:中国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双遗产全国只有4项。</p> <p class="ql-block">本人在附近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排云亭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刻。西海大峡谷共有三个名亭,分别是排云亭、探海亭和望乡亭。</p> <p class="ql-block">排云亭位于西海门,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为一长形风景亭,花岗岩条石结构,石根楣刻有“排云亭”三字。亭进深4米,宽5米,高5米,面积20平方米。因为西海时有云雾在山谷中升腾翻滚,扑至石亭前却又消散,故名“排云亭”。</p><p class="ql-block">排云亭是观赏黄山巧石奇景的最佳地点。在平台、在附近都能见到西海胜景。</p> <p class="ql-block">面对群峰大壑,放眼望去,但见箭林般的峰峦,重重叠叠,每当云雾萦绕,时隐时现,酷似大海之中的无数岛屿。巧石有“仙人晒靴”“仙人晒鞋”“天女绣花”、“天女弹琴”、“天狗听琴”、“仙人踩高跷”、“武松打虎”等。排云亭前绝壁千丈,云气缭绕,是欣赏云海、晚霞和奇峰幽谷的佳境。</p> <p class="ql-block">同行5人打卡一张,平均年龄为75岁。</p> <p class="ql-block">人在景中亦是景,开心快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此时的天气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再往下走,看到了西海大峡谷观光缆车地轨。这一段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往后看即东边,右是黄山十大高峰第二光明顶(1860米),左是黄山十大高峰第四贡阳山(1800米),都是原来去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千峰划然开,紫翠呈万状”。西海大峡谷山峰多奇险,谷中山峰,如刀劈斧砍,有的一柱擎天,有的高低错落,有的绵延不绝,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西海大峡谷多绝壁栈道,有许多都悬空架设在山崖之上,一边临深壑,一边傍陡岩,似凌云空中。四周望去,群峰竞秀、万壑生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具特色的栈道是通天塔栈道,全长500多米,是整个峡谷之内最难最险的一段,栈道仅容一人通过。那是在二环中的一段,2006年时走过。</p><p class="ql-block">快到一环了,看天色,好像又要变天。在此打卡后近3点,返回。</p> <p class="ql-block">待我们走到丹霞站索道口时,天空已经灰暗,乘缆车时下雨,到达松谷站时大雨,比黄山上的雨还要大。虽穿着鞋,脚却像走在水里一样。</p><p class="ql-block">紧张的一天,上午上山下午回,山上游玩四小时。别看这时间短,雾天、下雨、天晴全经历,即雾景、雨景、蓝天白云全收获,只不过景照不那么养眼罢了。西海大峡谷的峰、亭、栈道、松、石都有见识,只有云(云海)没有领略到,梦幻、仙境感觉美中不足。</p><p class="ql-block">无论如何,退休17年,老两口与亲友同上黄山意味深长。</p><p class="ql-block">自叹:</p><p class="ql-block">喜寿之年登黄山,</p><p class="ql-block">大峡谷内重登攀。</p><p class="ql-block">雾雨天晴全遇到,</p><p class="ql-block">游程虽短不遗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