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思拉堡旅游日记(二)</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9日 星期 六 多云</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永亮温泉会馆的前面就是小市场,今天比昨天出来要早些,人实在太多,本来道就不宽加上两边的摊位行走都困难,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只有这样经济才能活跃,把周边的农民,果农,渔民都带动起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这里的商品以水果,蔬菜,海鲜为主,因为这里离鲅鱼圈(沿海地名)不远,鲅鱼圈大概以盛产鲅鱼而得名吧,隔不远就有一个煎鱼的摊位,以煎鲅鱼为主,看着煎得焦黄的鲅鱼,饶有食欲,空气里弥漫着鱼香。</p><p class="ql-block"> 这个小镇是纯旅游小镇,地下温泉水量充足,几乎是家家开洗浴,会馆呀,洗浴中心啊名目繁多,也没有淡季旺季之说,因此逛市场的其实大部分是外地人,我们随着人流走下去,七拐八拐的,觉得只要有路,路就是市场,过了桥一直延伸到河对岸的大市场,如果从高空俯视的话,满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倒有点“清明上河图”的感觉!与城里售货员比顾客还多的大商场相比,这里才叫欣欣向荣,不光有人气而且还有浓浓的香火气。</p><p class="ql-block"> 回来的路上又看到了那对中年夫妇,昨天在他们这里买的花蚬子,他们的热情让我难忘,昨天一边买蚬子一边跟他们聊天,闲聊中他们拿岀李子让我吃,说让我尝尝,示意我他们不是卖水果的,李子是自家树上摘的,李子确实好吃,也有他们一份热情在里面,买完蚬子后,正准备走,摊主叫住了我,抓了把李子塞到我的包里,我不好意思一再推托,他们的理由很简单:“看着你面善”,我真的面善吗!</p><p class="ql-block"> 昨天发完第一篇旅游日记,在青海的同学就发来信息,了解这里的情况,诚心想到这里来旅游,今天逛市场回去后,特地到前台要了张名片用微信给同学发过去,其实我们本溪的同学大都来过这里,不止一次,而是n次,我觉得我们晚年生活就应该这样,把自己的活动圈子放得更大些。</p><p class="ql-block"> 有个小插曲挺有意思,昨天早上我们几个老头逛早市买了一大堆菜回来,到家后却发现少了一样,大家无论怎样想,肯定当时拿回来了,后来回忆是不是落在最后买菜的地方了?大家一边回忆一边自叹:我们老了,忘性大了!而我从家出来一直记得花镜带来了,把包翻遍了,所有的地方都找了,却偏偏找不到,写上一篇日记的时候,因为没戴老花镜眼睛累的不行不行的,拎菜的那位同学终于想起了最后一次买菜的地方,为了证明自己不那么老,不听大家劝,说什么要去找,结果真的找回来了;我早放弃了找眼镜,准备回去重配一个,晚上刷牙的时候,结果在牙具包里发现了那副眼睛,真不知道是否可以证明我还没那么老。</p><p class="ql-block"> 昨天 晚上那几个发小在厅里玩麻将,泡过温泉后我自己在室内刷视频,又看到建昌的视频了,平时看到发建昌视频的主播除了点赞就是关注,因此总是第一时间收到有关建昌的作品,建昌是我下乡的地方,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明明去年去的时候说是最后一次,但回来后那份乡情又诱惑着我再回一次,每次回去都赶在秋收前,快到九月份了,该到窗口期了,我把我们几个常回建昌的小群起名叫还乡团,能回去的身体还行和老乡常联系的就我们几个铁杆了,于是我在群里简单的发了几个字:八月过三分之一了,该做回建昌的打算了!凌晨收到同学的回应,我们马上把日子就定下来,心愿已完成了一大半!</p><p class="ql-block"> 如果天气允许的话,明天准备到鲅鱼圈一起去看海!</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