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据黄维之女黄惠南回忆:2015 年接到了通知,让她领取父亲的抗战纪念章。那是2015年的7月,黄惠南握着统战部的电话听筒,被告知领取父亲黄维的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不禁十分意外。她在内心中反复追问:“战犯也能得到国家发的纪念章?” 直到对方详细说出父亲黄维在淞沪会战率部死守罗店、武汉会战指挥十八路军构筑防线的作战细节,她才渐渐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那些从未听过的战斗场景,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她探寻父亲过往的大门,也让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第一次见到父亲的那个夏天……</p> <p class="ql-block"> 其实,早在多年前,黄惠南就曾在统战部撰写的父亲生平简介里,看到过 “淞沪会战第六十七师师长”、“武汉会战第十八军军长” 这些称谓,但那时的她对这些头衔背后的意义知之甚少。直到如今,在电话里听着对方讲述,那些模糊的文字才化作了鲜活的战斗画面。</p> <p class="ql-block"> 回溯至1937年的淞沪战场,黄维时任第六十七师师长,面对日军疯狂进攻,他率部投入惨烈的罗店争夺战。罗店这片弹丸之地,成为中日双方反复拉锯的绞肉机。日军凭借着飞机、坦克的强大火力,对罗店发起一波又一波攻势,阵地上硝烟弥漫,爆炸声震耳欲聋。黄维深知罗店战略意义重大,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他亲临前线,下达死命令:“罗店在,我们在;罗店亡,我们亡!” 在持续近一个月的血战中,他麾下三个主力团伤亡殆尽,连炊事员都端起枪投入战斗。许多士兵前赴后继,倒在了这片焦土之上,鲜血染红了罗店的土地。黄维本人也始终坚守阵地,与战士们同生共死,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防线,迟滞了日军的进攻步伐,为淞沪会战全局争取了宝贵时间。</p> <p class="ql-block"> 到了1938年武汉会战,黄维升任第十八军军长,负责在富金山等地构筑防线。富金山地形险要,是保卫武汉的重要屏障。黄维精心部署,带领部队日夜赶工,构建起坚固的防御工事。日军进攻时,飞机俯冲轰炸,炮弹如雨点般落下,阵地瞬间化为一片火海。黄维沉着指挥,巧妙利用地形优势,组织部队顽强抵抗。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势,十八军将士们毫不退缩,一次次打退敌人的冲锋。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黄维指挥的十八军硬生生迟滞日军进攻十余日,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为武汉的战略转移和物资疏散赢得了充足时间,为抗战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p><p class="ql-block"> 这些浴血奋战的经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鲜少从父亲口中说出。1965年,正在上海北郊中学念高二的黄惠南,被教导主任叫到办公室。“你父亲来了,去锦江饭店见见吧。” 这个消息像一记重锤,砸得她有些恍惚。在此之前,她甚至不知道父亲的存在。1948年她出生时,父亲早已奔赴淮海战场,此后音讯全无。在她的成长记忆里,姨父姨妈就是自己的父母,直到初三那年,团支书一句 “你没入团是因为你父亲是战犯”,才让她惊觉自己身世的特殊。</p> <p class="ql-block"> 面对去见父亲的要求,黄惠南脱口而出 “不去”。但最终,在姨父的陪伴下,她还是走进了锦江饭店的房间。穿着深蓝色制服的父亲坐在那里,局促又期待地看着她。“念高二了,快上大学了,以后学什么呀?” 父亲小心翼翼地询问,与房间里沉默记录的工作人员,构成了她对父亲最初的印象。那次会面,父亲兴奋地讲述着战犯参观团在杭州、上海的见闻,言语间满是对国家变化的惊叹,而这些,都成了她日后拼凑父亲人生片段的重要线索。 </p><p class="ql-block">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战犯” 几乎是黄惠南对父亲的全部认知。1975年黄维获特赦归家时,那个穿着中山装、说话慢条斯理的老人,与她想象中的形象截然不同。但即便朝夕相处,父亲也鲜少提及抗战往事,只在泛黄的信纸上反复叮嘱 “好好学习”“相信国家”。直到1989年父亲离世后,她在统战部撰写的生平简介里,才第一次看到 “淞沪会战第六十七师师长”“武汉会战第十八军军长” 这些陌生的称谓。</p> <p class="ql-block"> 带着好奇与遗憾,黄惠南开始主动搜集史料。她在《淞沪抗战史料汇编》中读到,1937年罗店争夺战持续近一个月,父亲麾下三个主力团伤亡殆尽,连炊事员都端起枪投入战斗;在武汉会战的记载里,父亲指挥的十八军在富金山等地构筑防线,硬生生迟滞日军进攻十余日。这些文字描述,让她对父亲有了全新的认识。 </p><p class="ql-block"> 2005年,作为抗日将领家属受邀参加人民大会堂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当听到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功绩的肯定时,黄惠南 “使劲鼓掌”。此后十年间,她频繁出现在各类抗战纪念活动中,见证着历史叙述的变迁。2015年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展厅里陈列的国民党军队抗战文物、电子沙盘还原的淞沪会战场景,都让她感慨万千。“看到父亲参与的战役被完整呈现,那种感觉很奇妙。” 她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p> <p class="ql-block"> 而这枚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纪念章的到来,更让这份认可变得触手可及。将崭新的纪念章与父亲锈迹斑斑的淞沪抗战纪念章并排摆放,黄惠南又一次翻开那些泛黄的家书。字迹工整的信纸上,父亲的谆谆教诲与如今的荣誉,在时光的长河里交织,不仅承载着一个抗日将领跌宕起伏的人生,也成为了她与父亲情感联结的特殊见证。</p><p class="ql-block"> 2025年08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