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双塔,千年风华——探秘朝阳的历史瑰宝

如月

<p class="ql-block">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存在,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朝阳双塔,便是这样的存在,它们犹如两位沉默的智者,屹立在朝阳的土地上,历经千年风雨,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朝阳双塔,即北塔与南塔,它们分别坐落于古朝阳城慕容街的南北两端,相距仅300米,却仿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  北塔,无疑是朝阳历史的一座丰碑。它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85年前后),最初是北魏文成明皇后冯氏为其祖父北燕王冯弘祈寿冥福和弘扬佛法而修建的“思燕佛图”,那是一座木构楼阁式塔,可惜后来毁于火灾。时光流转,隋文帝仁寿年间,在其台基上重建密檐式砖塔,称为宝安寺塔;唐天宝年间修饰一新;辽初和辽重熙十三年又两度维修,更名为延昌寺塔 。独特的“塔上塔”“塔包塔”构筑形式,以及“五世同堂”的悠久历史,让北塔当之无愧地成为“东北第一塔”。北塔高42.6米,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筑佛塔,由夯土台墓、砖台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刹顶组成。其主体结构塔身上,四面砖雕四方佛、八胁侍菩萨、二十四飞天、八大灵塔及塔名等图案,精美绝伦,每一处雕刻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佛国故事,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  1988年,对北塔天宫的发掘清理,更是震惊了世界。上千件奇珍异宝重见天日,其中两颗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现世,是继1987年陕西法门寺后佛教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轰动海内外。同时出土的鎏金银塔、金银经塔和波斯玻璃瓶等,均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物证。</p> <p class="ql-block">  波斯玻璃瓶:辽代,波斯进口玻璃瓶,全球孤品,瓶中套瓶,金盖形似一只鸟,全球仅4件,只有这一件完整无损。</p> <p class="ql-block">  从北塔博物馆出来登上北塔</p> <p class="ql-block">  塔上的砖雕</p> <p class="ql-block">  北塔上望南塔</p> <p class="ql-block">  与北塔隔街相望的南塔,宛如一首灵动的诗篇。它始建于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后在辽代大康年间和金代正隆年间历经两次维修。南塔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高约45米,由塔基、须弥座、塔身、塔檐和塔刹等构成,建筑形制精巧,工艺精湛。塔基为方形素面,以砖叠砌而成;须弥座设束腰两周,线层束腰的每面各有壶门五个,内雕云龙等图案,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便会破壁而出,翱翔天际;束腰上部为砖雕仰莲,稳稳承托着塔身。塔身南面正中设有券门,其余三面设假门,门两侧砖雕卷云纹饰,门顶浮雕华盖,华盖两侧各嵌有一石雕塔铭,上刻八大灵塔名称,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塔身四角各有一砖雕圆形倚柱,顶部承托半拱,补间铺作七朵。半拱之上为砖砌塔檐,逐层内收 。1999年的大规模修缮,让南塔重焕生机,恢复了往日的风采。而每年盛夏,数以万计的燕子围绕南塔飞旋,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燕子的翅膀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宝塔金燕”的奇观,为这座古老的塔增添了一抹灵动与神秘的色彩,也成为了朝阳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双塔之间,慕容街悠悠贯穿。这条以三燕文化为主题的仿古街区,因金庸先生亲笔题写“慕容街”与“龙城朝阳三燕古都;传奇慕容,华夏一脉”的对联,而成为了朝阳的文化地标。漫步在慕容街上,仿古商铺鳞次栉比,与巍峨的双塔相映成趣。游客们或在金庸题字的牌匾前驻足留影,或穿梭于店铺之间,探寻三燕文化的密码,感受着历史与现代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如今,朝阳双塔早已不仅仅是两座古老的建筑,它们是朝阳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晨练的老人在北塔下打太极,一招一式间,尽显岁月的悠然与从容;放学的孩子们在南塔边嬉戏玩耍,欢声笑语,为古老的塔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塔下的商铺热闹喧嚣,人来人往,烟火气十足;塔上的砖缝里,藏着千年的梵音,在岁月的流转中,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历史与生活,在这里完美融合,没有丝毫的隔阂。</p> <p class="ql-block">  当暮色渐浓,北塔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南塔的檐角掠过归巢的燕影。此时的双塔,仿佛在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一个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一个映照着眼前的烟火人间。而我们,站在这古城的烟火里,看着双塔的轮廓渐渐融入晚霞之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所谓历史,从来不是故纸堆里的旧账,而是鲜活地存在于每一块砖、每一道雕刻、每一声风铎的声响里。就像这朝阳双塔,历经千年风雨的洗礼,依然稳稳地屹立在这片土地上,因为它们脚下是这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城里有温暖的光,光里有生生不息、热爱生活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昨天预约了朝阳博物馆,离开双塔我们前往。</p> <p class="ql-block">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地方,静静收藏着时光的碎片。在朝阳,这座承载着三燕文明、辽金风华的古城,博物馆便是打开历史密码的钥匙。推开厚重的门扉,仿佛穿越千年,与那些沉默的文物对话,听它们讲述这片土地上曾经的繁华与传奇。</p> <p class="ql-block">  当脚步踏入朝阳博物馆的大门,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的屏障。这里没有喧嚣的市井,只有静默的文物,在柔和的灯光下,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从远古到近代的漫长故事。每一件展品,都是时光留下的密码,等待着我们去解读。</p> <p class="ql-block">  刚进入展厅,目光便被那些带着原始温度的石器、陶器所吸引。它们来自遥远的新石器时代,粗糙的表面还留着先民们指尖的痕迹。红山文化的玉器尤其令人驻足——勾云形玉佩线条流畅,玉猪龙造型神秘,温润的玉质在岁月中沉淀出独特的光泽。很难想象,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如何用简陋的工具雕琢出如此精美的器物,又将怎样的信仰与敬畏融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步摇</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玉龙</p> <p class="ql-block">  这座博物馆,就像一座时空的桥梁,一头连着过去,一头通向未来。在这里,我们读懂了家乡的厚重,也明白了:所谓历史,从来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藏在每一件文物里的呼吸,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下一站承德双塔山</p> <p class="ql-block">  一路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  承德双塔山,真的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p><p class="ql-block"> 两座巨石拔地而起,顶上还各有一座千年古塔,远看像巨人举着小宝塔,又像一对老夫妻,莫名有点萌又有点震撼。</p><p class="ql-block"> 据说辽代就有了,风吹日晒这么多年,依然倔强地站着。果然,大自然和古人都比我们想象中更有力量啊。</p> <p class="ql-block">  夕阳把归途染成了橘红色,车窗外的树影被拉得老长,像一路追着的温柔。</p><p class="ql-block"> 原来最好的风景,是离家越来越近。</p> <p class="ql-block">  收队!从草原的日出追到日落,把脚印留在湿地边、白桦林里、蒙古包外。手机存满了绿色暴击,心里装着数不清的“哇塞”。呼伦贝尔,后会有期,我带不走的,都留给风保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