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题记:2015年9月25日(农历八月十三),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红卫小学六十班师生联谊活动在真情涌动和激情荡漾的热烈氛围中徐徐拉上了帷幕。二〇一五年农历八月十一、十二、十三,必将成为我们红卫学校六十班全体师生生命历程中又一值得终生铭记的日子。从此,记忆长河中又多了一组温馨的画面,人生版图上又添上一抹绚丽的色彩,寂寞的心灵更有了一份温柔的牵挂!我们当时约定五年后再聚首。但是2020年的那场席卷全国的疫情使整个社会按下了暂停键。设想中的重聚化为了泡影。在聚会后的几年里,又有四位同学罹患疾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加上聚会前的四位,班上已有八位同学与我们天人永隔。我们小学的三位班主任老师里,有两位离世。曾经五年之期的约定,终于爽约。为了这忘却的纪念,我特意翻出了当年收录在联谊纪念册里的这篇旧作,作为对十年前聚会的再回首,也作为对逝者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红卫学校六十班“童年梦想”四十周年师生联谊活动纪实</p> <p class="ql-block"> 秋光绚丽,金风送爽。在这成熟和丰收的时节,2015年9月23日,中阳县红卫学校六十班"童年梦想"四十周年同学聚会的序幕在风景秀美的离石白马仙洞徐徐拉开。</p> <p class="ql-block"> 重聚:四十年后</p><p class="ql-block"> 2015年9月23日上午11时许,按照组委会安排,刘永平、温建强、张建伟、由建伟等同学提前到达白马仙洞风景区接待中心,最后一次检查和落实聚会的食宿安排以及接待从外地直接到达的同学。十二时,贾晨辉、赵建东、史忠平、李中梅、郭小龙同学到达景区。下午4时,其余师生乘坐大巴从中阳出发准时到达接待中心大院。接待中心门廊上方的电子屏上打出了“热烈欢迎红卫学校‘童年梦想’全体师生回家”的字幕。先期到达的同学一拥而上,与依次下车的师生一一握手问好。</p> <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岁月的车轮滚滚碾过四十个春秋,四十年的雪雨风霜为我们的两鬓添上了白发,四十年的岁月沧桑在我们的额头刻下了道道皱纹。但是,没有改变的是我们一颗颗赤诚的童心。同学们笑着、跳着、欢呼着,努力地在彼此似曾相识的面孔中寻找着儿时的记忆。随即,在一声声的惊讶声中,我们互相喊出对方的名字。你给我一个热烈的拥抱,我还你两炮重拳:握手、拥抱、再握手、再拥抱……时光仿佛又回到了四十年前的童年时代。那时候,我们同窗共读,朝夕相处,教室里传出了充满稚气的朗朗书声,课余时间我们在校园里追逐打闹,跳皮筋、跳格子、滚铁环、打弹弓、打宝……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历历在目,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一番热闹之后,同学们在组委会报到登记,领取聚会秩序册、纪念品。纪念品包括组委会为大家购置的毛毯、文件袋(内装笔记本、笔、水杯)。张建忠赠送给同学们每人一美元以及从美国带回的巧克力;武小汾赠送给同学们精美的剪纸艺术礼品画册;康继荣赠送给大家《大美中阳》画册;白小琴赠送给大伙三件套包;聚会正值中秋时节,王乃平特意从神池订购了团圆月饼供大家品尝。领取纪念品后,同学们按照事先安排入住各自房间。稍事休息后,大家在会议室集中,听取组委会对聚会活动的详细安排。之后,共进晚餐。宴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席间,同学们频频举杯,互致祝福。杯觥交错、其乐融融。宴会完毕,同学们载歌载舞,放声高歌,进行了简短而热烈的联欢。</p> <p class="ql-block"> 源起:艰辛筹备</p><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源于2013年春张建忠同学的归国返乡探亲。当时,康继荣等同学组织部分中阳的同学小聚,为建忠接风洗尘,并拜访了李连英老师,师生们由此萌生了聚会的想法。2015年清明,张建忠同学回乡寻根祭祖,再次点燃了同学们聚会的热情。于是由康继荣同学牵头,史忠平等同学配合,开始清查整理全班同学名录,组成了班长贺滨峰为主任,张建忠为常务副主任,史忠平、刘建平、武小汾为副主任,康继荣为秘书长的"童年梦想"师生联谊会组委会。组委会在这次的聚会筹备阶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穷尽一切办法,收集全班同学电话、通讯地址,并建立了"童年梦想"微信群,开始联系和邀请同学们加群。期间,康继荣、史忠平、刘永平、王翠梅、刘桂莲、李凤莲等同学打了无数次的电话,甚至亲自上门看望和动员同学加入。在此过程中,甚至被同学当成了骗子。但是,康继荣等同学忍辱负重,继续努力,终于将大部分的同学吸纳到群内。之后,康继荣同学开始收集同学小时候的相片,这是一件非常艰苦困难的工作。一者因为年代已经很久远,当时人们照相的不多。再者经过这么多年,保留下来的也不多。康继荣同学想方设法,动员同学们寻找儿时的全家福、照片底板、跟好友的合影,甚至费尽心机找到了1975年学校宣传队的合影,从中摘取了多位同学的相片。同时,设法收集了历任代课教师的照片。还收集到了四十年前我们使用过的课本、班集体的奖状等具有历史意义的珍贵资料,为聚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组委会不断完善和扩大人员构成,细化组织结构,划分出资料宣传组、会务组、接待组、文艺组、后勤组、财务组、保卫组等小组。并着手开始聚会的具体准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本次聚会备忘录:</p><p class="ql-block">★2015年7月13日,史忠平、刘永平同学分别从孝义、离石赶回中阳与康继荣、刘建平、武小汾、苗小平、郭翠珍、刘桂莲、王翠梅、王平则等同学共商聚会事宜。</p><p class="ql-block">★2015年7月23日,贺滨峰、康继荣、刘永平、张建伟、史忠平、李慧频、李玉萍、王翠梅、王乃平、苗小平、李凤莲、郭翠珍、刘桂莲等同学共同商讨聚会事宜。</p><p class="ql-block">★2015年7月31日,白小琴同学从北京返回中阳,康继荣、贺滨峰、刘永平、李全中、刘建平、苗小平、郭翠珍、王翠梅、李玉萍、等同学为之接风洗尘,并一起会商聚会事宜。</p><p class="ql-block">★2015年8月12日,白小军同学回中阳,同学们设宴招待,并一起议事。</p><p class="ql-block">★2015年8月22日,武小汾、康继荣同学从山东威海前往平度与任春丽同学相聚,邀请和动员任春丽同学回家参加聚会。</p><p class="ql-block">★2015年9月2日,在武小汾同学组织下,举行了筹备组成员会议,审议聚会各项议程。</p><p class="ql-block">★2015年9月3日,王乃平、任旭梅、武小汾、李玉萍、郭翠珍等同学受组委会委托,前往白马仙洞为聚会进行旅游实地踩点。</p><p class="ql-block">★2015年9月6日,康继荣、刘建平、张建伟、武小汾、李玉萍、任旭梅、郭翠珍、王乃平、王翠梅等同学受组委会委托,前往白马仙洞接待中心,实地考察聚会的餐饮和住宿条件。</p><p class="ql-block">★2015年9月14日,康继荣、刘建平、张金锁、曹生虎、李玉萍、李凤莲、赵小红、刘成娥、刘毛汝、刘桂莲等同学一起讨论聚会议程。</p><p class="ql-block">★2015年9月18日起,武小汾、康继荣等同学开始组织大家在中阳县文化活动中心排练聚会节目。</p><p class="ql-block">★2015年9月18日,张建忠、康继荣、苗小平、武小汾、刘建平等同学代表组委会看望李连英老师和苗拴庆老师,并送达了聚会请柬。</p><p class="ql-block">★2015年9月20日,组委会为张建忠、任春丽同学接风洗尘,并一起最后审议聚会秩序册,会商聚会的最后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2015年9月23日中午,车晋平、王翠梅宴请从中阳启程参加聚会的全体同学。</p> <p class="ql-block"> 以上只是组委会活动的其中一部分,其间的所有开资都是康继荣、刘建平、苗小平、郭翠珍、李玉萍、勾四毛、武小汾、任旭梅、王翠梅等同学自掏腰包支付,未动用任何集资经费。其中,康继荣同学为聚会花费的精力和付出的开支最多。我们为他们的无私奉献点赞。</p> <p class="ql-block"> 聚会:同窗情深</p><p class="ql-block"> 9月24日清晨,会务组的同学早早布置好会议室。会议室的正前方挂着"红卫学校六十班师生联谊会"的横幅,正下方张贴着组委会赶制的"红卫学校六十班"的特大班旗。每个同学座位前的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印有同学们名字的桌签。果盘中摆放着各种水果、瓜子、花生等。投影仪上播放着欢快的乐曲。八点整,同学们穿戴整齐,缓缓步入会议室,按照姓名的排列,依次就座。大家怀着喜悦的心情,戴起摆放在自己桌前的红领巾。人人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p> <p class="ql-block"> 在悠扬的迎宾曲中,李连英、苗拴庆老师健步进入会场,同学们全体起立,用热烈的掌声迎接着自己最敬重最挚爱的老师的到来。两位老师高举着双手向同学们频频挥手致意。同学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激动的泪水止不住从脸颊滑落。</p> <p class="ql-block"> 四十年了,四十年了……同学们像失散多年的孩子,重新看到了母亲。老师啊,我们有多少心里话想对您倾诉,有多少委屈想对您吐露,有多少思念想对您表达……但是,此时此刻,执手相看泪眼,尽无语凝咽。眼泪,你尽情地流吧!没有人会笑话我们真情的宣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动情时。老师啊!我们回来看您了。您是否还能回想起当年我们稚嫩的面庞?同学们!我回来看望大家了。你们是否记得我当年怯生生的娇小的身影?是否记得我们当年的打闹嬉戏?四十年,四十年的春夏秋冬在同学们的额头刻下了岁月的凿痕,四十年的雪雨风霜染白了老师当年的秀发,四十年的天南海北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四十年的蹉跎岁月让当年天真烂漫的少男少女成为了今天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是,不变的是童年时代建立起来的真挚的感情。同学们只能用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对老师的问候,对老师的谢意。</p> <p class="ql-block"> 掌声中,当年的班长贺滨峰、学习委员张建忠以及其他组委会成员武小汾、苗小平、王永平、王彦武等同学为老师佩戴红领巾、披红戴花、敬赠牌匾、赠送礼品。接着,班长贺滨峰同学代表组委会致辞。贺滨峰同学回顾了这次聚会的组织过程,代表组委会对老师的到来表示崇高的敬意,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最后,他衷心祝愿聚会圆满成功,并表达了对不远的将来同学们能再次相聚的期望。之后,是苗老师发言。发言中,苗老师对同学们的热情邀请表达了谢意,对同学们的进步表达了祝贺。紧接着是李老师讲话。李老师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教我们的语文和算术,与同学们朝夕相处了三年,跟同学们的感情最深,讲话也更动情。因为激动,数次中断了讲话。她高度评价了张建忠同学在科技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对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同学们所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赏。当她讲到:“我为你们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我要为你们点赞”时,同学们再次全体起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康继荣、张建忠同学代表组委会,为在“红卫学校六十班《童年梦想》有奖征文活动”中获奖的同学颁奖。荣誉证书是由武小汾同学的爱人、中阳县文化馆馆长靳宝华先生亲自书写的。奖品是康继荣同学自费购置的。刘永平同学获得金奖,康继荣、张建忠、苗小平、王乃平、武小汾等同学获得银奖。接下来是同学座谈。同学们各自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目前的发展状况等。有的发言诙谐幽默,令人捧腹大笑;有的妙语连珠,抑扬顿挫;有的构思奇巧,让人忍俊不禁。在六个多小时的座谈中,八十四岁高龄的苗拴庆老师和七十岁高龄的李连英老师至始至终坚持参加,深怕错过任何一个同学的发言。她们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认真专注的精神,鼓舞和感染了每一个同学。</p> <p class="ql-block"> 5时许,座谈结束。同学们依次在班旗上签下了自己的姓名。签名仪式结束后,组委会开始为师生拍摄个人照和集体照。同学们依次在接待中心楼门前的台阶上排列。后面是门廊上方悬挂的"热烈欢迎红卫学校六十班同学回家"的横幅,队列前是"红卫学校六十班"的班旗。摄影师按动快门,拍下了弥足珍贵的相片。然后是同学间自由拍照。看!班里的大美女们忘却了自己的年龄,忘却了往日的烦恼。一个个摆出各种pose,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慷慨地让摄影师留下各自最美好的倩影。她们尽情地把一块块丝巾抛向天空,然后纵身跃向天空。她们放下了往日的羞涩,大方地邀请男士们与她们合影。白小琴、任春丽、武小汾一个个小鸟依人地傍在男士们的身边,大方而得体地陪着帅哥们留下自己的倩影。美哉六十班的女士们!壮哉六十班的先生们!六十班,这是一个充满凝聚力的集体,这是一个战斗的集体,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集体,这是一个拆不烂、驱不散、打不败的集体,这是一个充满了关爱和友情的集体。六十班,我们为你自豪!六十班,我们为你骄傲!因为我是六十班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 晚宴之后是联欢晚会。晚会由王乃平同学的妹妹王艳林主持。会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参加,一展身手。在合唱《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中,晚会正式拉开了序幕。紧接着,大家一起演唱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雷锋好榜样》、《火车向着韶山跑》、《红星照我去战斗》等歌曲。接下来是独唱:张金锁同学演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杨茂枝演唱《我的中国心》。杨茂枝同学特别风趣,他自己做了简单的化妆,用一条长长的卫生纸做围巾,围在脖子上,一会儿下劈叉,一会儿做倒立,引来满堂喝彩;苗小平同学的《草原夜色美》声音温柔、悠长,音域浑厚,引起人对草原美景的无限遐想;李凤莲同学的《妈妈的吻》声情并茂,情真意切;康继荣同学的《把根留住》音域宽广、字正腔圆。同学们在歌声中翩翩起舞,男同学潇洒、步伐矫健,女同学轻柔、婀娜多姿。武小汾同学弹起了古筝。在悠扬的《春江花月夜》的琴声中,康继荣同学挥毫泼墨,在宣纸上写下了"心相连"、"共梦圆"的横幅,为晚会助兴。摄影师、摄像师和同学们纷纷举起了相机记录下了这动人的时刻。尽管大家担心两位老师身体受不了,多次提醒老师回房间休息一会,但是两位老师至始至终不愿离开现场,张建忠同学热情地邀请李连英老师共舞一曲,同学们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把晚会推向了高潮。其他同学也尽兴表演了各自的节目。刘永平同学用英语演唱的《我爱北京天安门》也获得了阵阵掌声。晚会进行了近四个小时后,全体起来,合唱《难忘今宵》。歌声中两位老师与同学们一一握手致意。张建忠、康继荣、刘永平等同学与李连英老师热烈拥抱。同学们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晚会被再次推向高潮。夜深了,回到房间,同学们异常地兴奋,仍感到意犹未尽,谈论着、说笑着……</p> <p class="ql-block"> 游览:情景交融</p><p class="ql-block"> 9月25日,早餐后按照组委会安排,同学们准备游览白马仙洞景区。白马仙洞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的九凤山上,是一处神秘的天然古溶洞。传说白马在此成仙,常出没于洞中,乡人建庙祀之,遂称"白马仙洞"。</p> <p class="ql-block"> 九凤山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山上森林覆盖,洞前绿树成蔭。苍松翠柏,鸟语花香,清风徐来,云雾缭绕,简直就是一处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白马仙洞的地质绝对年龄约为1.4亿年,主洞全长约1000多米,洞口与洞底相对高差268米,另有支洞无数。在已探明的洞府中,奇景异观,比比皆是,且洞中套洞,景中生景。宽处可跑马阅兵,窄处仅容一人通过。其高处高不见顶,深处深不可测,自古以奇险而著称,被地质专家称之为"华北第一险洞"。</p> <p class="ql-block"> 早饭后,同学们在接待中心楼前集合,按六行纵队出发。苗小平同学起歌,大家同声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徒步到达景区的湖区后,同学们在此合影留念,然后参观了景区的动物园。接下来,大伙分两次乘车到达白马仙洞洞口。稍事休息后,同学们开始进洞游览。前一天晚上,组委会同学深夜商讨两位老师的游览问题。考虑到两位老师年事已高,不适合那样高风险的攀爬。所以,组委会决定,让老师进入洞中,游览一小段比较平缓的地方,然后由几位同学陪同原路返回。所以,在进入第一个大洞前,按照事先约定,贺滨峰、张建忠、康继荣、武小汾、许明花、李凤莲等让其他同学先行一步,说要给老师拍照。结果,等我们攀上对面几十米的高处时,回头看见两位老师在康继荣、张建忠等同学的搀扶下,已经下到了谷底。二十多分钟后,我们蜿蜒向上继续攀爬,人人早已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回头看,早已不见来路。大伙心想老师们肯定是已经返回,于是全神贯注地继续攀爬。同学们走走停停,不时地在宽敞、平坦的地方停下来歇脚、喘息。有的同学腿脚不好,于是大家前拽后推,互相搀扶着向上攀登。有的地方,铁梯异常陡峭,前一人的脚就在后一个的头顶,着实使人胆战心惊。大约两个小时后,大伙终于攀到洞顶的出口。洞的出口处供奉着一尊神像,同学们纷纷点香跪拜,默默地合掌许愿,叩拜完毕,大伙鱼贯而出,来到外面的院子里歇息,只见同学们个个汗流满面,衣服、头发都已被汗水浸透。秋风吹来,不禁一阵寒噤。大约休息了半个多小时,大伙觉得该动身下山了。正在这时,头上的洞口,出现了几个身影。先是贺滨峰、武小汾、许明花等同学搀扶着苗拴庆老师拾阶而下,紧接着是李连英老师在张建忠、康继荣和李凤莲的搀扶下缓缓从洞口走出。同学们爆发出阵阵惊异的欢呼声。大伙蜂拥而上,欢呼着迎上前去。原来两位老师看到前面的同学们已经不见踪影,立即催促几位陪同的同学追赶。几位同学怎么劝说都不管用。无奈之下,同学们只好小心翼翼地陪着两位老师往上攀爬。六个同学分为两组分别照顾两位老师。贺滨峰、武小汾、许明花负责护理和照顾苗老师;李连英老师有哮喘的毛病,身体也比较虚弱,但还是坚持不懈,绝不放弃。因此,由张建忠、康继荣和李凤莲三位同学照顾和护理。张建忠同学不时地给李老师把脉、擦汗,深怕有什么闪失,而且建忠还背着内装组委会收到的同学们好几万元捐款的背包。滨峰同学患有高血压,又有恐高症,还要照顾苗老师,早已是汗如雨下,可自己又腾不出手来擦汗。同行的武小汾同学只好掏出纸巾,时不时地为他擦擦汗。</p> <p class="ql-block"> 关键处,两位老师在几位同学的前拽后推下,一步步艰难地往上攀登。最终两位老师的执着感染了大家,她们最后几乎是在陪同的同学连扶带抱下走出了洞口。她们终于与同学们一起成功登顶。两位老师的执着精神给大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后,从景区管理处了解到,之前成功登顶的最大年龄纪录为82岁。84岁的苗拴庆老师也因此打破了先前的纪录,成为了年龄最大的登顶的纪录保持者。两位老师锲而不舍的精神也在景区传为佳话。稍事休息,同学们再次展开班旗,合影留念。看到前排的两位老师汗淋淋的纷乱的头发,刘永平同学从口袋里掏出梳子,认真地给两位老师梳理了头发,博得同学们阵阵的喝彩声。合影完毕,师生乘坐景点接送车下山,返回接待处。师生共进午餐,席间,大家再次举杯畅饮,互致祝福。最后,贺滨峰、张建忠为这次聚会做了总结性发言,同时向同学们发出倡议:五年为期,同学们再会!财务组武小汾同学代表组委会对聚会的收支情况做了汇报。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聚会圆满结束。在这次聚会中,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康继荣、张建忠、武小汾同学每天晚上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一个个都熬成了熊猫眼。张建忠同学兼做保管,事无巨细,必亲自过问。每次用餐,他都悉心照顾两位老师,而且时不时地帮同学做这做那。好几次,一餐之中竟自己顾不上吃上半口。同学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每次有人劝他,他都说没事,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 分别:新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9月25日下午3时许,同学们已经整装待发。接送师生的大巴已经到位。男同学全力以赴,帮助把所有的行李打包、装车。部分同学直接从景区返家。大家互道珍重,握手告别。大巴徐徐开动,止不住的泪水再次滑落。别了,老师!时光请你留步,让我再看看老师那饱经风霜的面庞!老师啊!我们多想再次聆听您那亲切的教诲!您是母亲、是园丁、您是我们漫漫人生路上的导引者!是您手把手地教会我们写下第一个字,是您领着一群稚嫩的孩童学会了朗诵《我爱北京天安门》的课文,您是指路的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您是慈祥的母亲,牵着一只只小手,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您是一位领航员,指引着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别了!亲爱的同学!未来的路我们还得继续走下去。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还得当好儿子、女儿、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多么期待五年后的聚会再次看到你们阿娜多姿的舞姿!再次看到您棱角分明、坚毅的面孔!多么渴望我们还能够再次手牵手,再唱一曲《难忘今宵》!再见,老师!再见,同学们!三天的相聚是短暂的,但留给我们的记忆是永恒的!让我们共同期待五年后相见的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 2015年中秋节于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