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古城昼与夜游记

雨露春风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31日的夜色与8月2日的晨光,先后为安顺古城披上不同霓裳。我们两次漫步,从华灯初上到日影斑驳,在青石板路上捡拾古城的多元风情,镜头里定格的不仅是景致,更是一段历史和烟火的惬意时光。</p> <p class="ql-block">  安顺黔中古城,六百年光阴在此静静流淌。自明清勾勒格局以来,青石板路便循着山势蜿蜒,串联起两旁错落的传统木楼——雕花窗棂映着天光,飞檐翘角裁取云影,处处皆是老安顺的生活肌理。儒林市集的烟火气最是绵长,从旧时的商贾往来,到如今的市井喧闹,一碗裹卷的香气、几声邻里的笑语,都在续写着古城的鲜活日常。坐落于深处的安顺文庙,堪称点睛之笔。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建筑,1988年便跻身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雕梁画栋的精巧自不必说,更以四根镂空龙柱闻名——龙身鳞爪分明,似要破壁而出,将明代工匠的巧思凝固成永恒。作为西南地区儒家文化传播的重要地标,文庙的朱红宫墙内,不仅回荡过旧时学子的诵读声,更让千年文脉与古城的烟火气相融,沉淀出愈发醇厚的文化底蕴。这里不只是凝固的历史,更是流动的生活:151处历史建筑与11处文保单位(如王若飞故居、武庙)星罗棋布,文创小店的蜡染纹样与老商铺的破酥包香气交织,让过往的故事,在当下的每一刻继续生长。</p> <p class="ql-block"> 早就听闻安顺古城夜景动人,7月30日晚饭后,我们与邝总、老黎从酒店叫了辆滴滴,十多分钟的车程里,窗外的街景渐渐褪去现代气息,待车停在古城入口附近,抬眼便见灯笼串成的暖光顺着街巷蜿蜒,像提前铺开的引路绳。石板路人流如织,摩肩接踵的身影与灯笼暖光织成流动星河。刚进古城门,两侧灯牌便热热闹闹撞进眼帘——“安顺等你”的霓虹在飞檐下闪烁,“欢迎来黔中古城”的木牌被灯笼烘得暖融融,叫卖声、音乐声混着晚风扑来,连空气都浸着鲜活的热闹。我们仨随人潮缓行,飞檐与星子共舞,木楼被灯火镶上金边,微风里裹着小吃的香气、孩童的嬉笑与商贩的吆喝。</p> <p class="ql-block">  走进儒林路,“一个人的安顺书吧”的原木招牌在暖黄灯火里晃悠,推门而入,旧时光的气息裹着墨香涌来。我让老黎和老邝在这儿留影。因店里人挤人,我举着相机好不容易找好角度,人群忽然涌动,“咔嚓”一声快门响,画面就定了格,也再没有按下第二张。后来发朋友圈,才发现老邝闭了眼,像被书吧的旧时光轻轻拽进了梦乡。我又懊恼又想笑,虽小有遗憾,可这份意外,让照片成了独一份的珍贵,提醒着要珍惜每一次相遇,哪怕带着这样的小“插曲”,也是旅程里闪光的碎片。后来还是补照了一张,闭眼的照片就留下纪念吧。邮筒裹在暖光里,游客正排队盖纪念邮戳,油墨香混着晚风漫开。从书吧出来,踩着青石板路往前逛,暮色把古城裹得愈发鲜活。邮局旧址的青砖墙爬着斑驳苔痕,老邮筒被暖光烘得发亮,游客排队盖纪念邮戳,油墨香混着晚风漫开。从书吧出来,沿着石板路继续逛,暮色里的古城愈发鲜活。行至邮局旧址,青砖墙、老邮筒裹在暖光里,游客正排队盖纪念邮戳,油墨香混着晚风漫开。我想在这里留张影!但看看老邝和老黎都往前面走了,我只好请一位姑娘帮我按快门,快门声里,邮筒的锈迹、墙上的岁月斑驳,和我眼里的光,成了新的故事注脚。这一程相机镜头里,既有飞檐映月的古典之美,更有满街烟火交织的人间胜景,而那些或圆满、或带着小缺憾的瞬间,都成了我们的独家片段 。</p> <p class="ql-block">  8月2日的白昼,古城褪去了夜晚的朦胧静谧,露出清朗又热闹的模样,倒让我觉得,白日的游赏与夜里的滋味果然大不相同——夜晚是月下的低语,白天是阳光下的酣畅,各有各的妙处。阳光穿过枝叶洒在石板路上,光影斑驳间,我们再访古城,一路简直是一步一景,同行的人都兴致勃勃地举着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喜欢拍照的小雪乐不可支,这个景点很美帮我拍一个,那个景点很美,我也要拍一个,摄影师可忙坏了,快门按个不停。我们沿着街巷继续的逛,生活的气息便愈发浓郁。老人在门前摇着蒲扇闲话家常,手艺人坐在小马扎上专注地摆弄着蜡染布料或银器,指尖翻飞间都是岁月的娴熟。</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向文庙,先在大门拍个合影,然后进去参观。红墙黛瓦在日光下更显庄重,棂星门的雕花、泮池的清波、大成殿的匾额,每一处都透着岁月打磨的温润。最令人称奇的是大成殿前的四根龙柱:通体采用镂空雕刻,龙身蜿蜒缠绕,鳞爪张弛间似有腾云驾雾之势,更妙的是柱体中空——既巧妙减轻了建筑负重,又让龙纹在光影下更显灵动,历经数百年风雨,依旧气势轩昂,堪称古建筑中“力与美”的典范。大家围着龙柱细细打量,镜头里定格下龙鳞的纹路、飞檐的弧度,连墙角探出的青苔都成了取景框里的惊喜。从文庙出来,沿街的热闹便涌了过来。老糕点铺飘出甜香,手作银器的铺子前摆着亮闪闪的小物件,穿街走巷的叫卖声混着游客的笑谈,让古城多了几分烟火气。店家们热情地招呼着,铺子前的幌子在风里轻轻晃,明明是商业化的景致,却和古建筑的底蕴融在一起,不显得喧嚣,反倒让人觉得,这才是古城鲜活的模样——既有岁月沉淀的厚重,也有生生不息的热闹。走得累了,在街边的茶摊坐下,捧着一杯凉茶看往来人影,倒比夜里的静谧更多了几分踏实的暖意。</p> <p class="ql-block">两次游览,感受各异却同样动人。夜晚的喧嚣里藏着市井的热辣,白昼的清朗中尽是共赏的欢喜。尤其是那步步皆景的白天,让每个人都在镜头里留住了属于自己的古城记忆——龙柱的气势、文庙的庄重、市井的鲜活,交织成最生动的画卷。无论是华灯里的人潮涌动,还是日光下的从容漫步,安顺古城都以它独有的方式,让每一个驻足者读懂黔中大地的悠长,</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7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