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战友”,难忘的相聚

老兵

<p class="ql-block">  邢台,河北省地级市,简称“邢”,古称邢州、顺德府,地处河北省南部,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88万,拥有3500余年建城史,是仰韶文化发源地之一,素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 邢台有一批咱们部队的退役老兵,大家性格开朗,朴实无华,热情好客,分居在邢台的多个区县。“有战友的地方,就是风景最美的地方”。退休后的战友,心有凝聚力,大家不约而行,纷至踏来。这次,在2025年“八一”前夕,首都北京这位“特别战友”的到来,使得本就喜庆的“八一”建军节,更加热闹和喜悦。</p> <p class="ql-block">  本文介绍的这位“特别战友”叫关京花。1958年生人,1977年入伍,在军区通讯总站服役;1979年调入军区防化器材仓库;1981年退役到青龙桥百货商场;2008年由嘉事堂药业退休至今。之所以称“特别战友”,是因为她从小就生活在我们部队,是听着军号、唱着军歌成长起来的。虽然她年龄最小,但在军营时间最长。之所以称她为“特别战友”,是因为她是我们德高望重的主任关思临的女儿。虽然她是首长女儿,但没有任何特权,做过炊事员,还是一名普通战士。</p><p class="ql-block"> 昔日的小姑娘,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走在奔七的路上。我们的年龄略大几岁,现在更喜欢兄妹相称。一声战友很亲切,一声哥、嫂更年轻。</p> <p class="ql-block">  关思临是战友关京花的老父亲,出生于1922年,河南省滑县人。1943年4月入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10月入伍,参加过解放战争并负过伤。</p><p class="ql-block"> 1972年12月我们入伍,时任防化器材仓库主任关思临。我们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得到成长,在各级领导教育下得到进步,或入党提干或转为志愿兵,都离不开老主任的领导和关心。在我们这些普通战士眼中,关主任是一位既威严又亲切的首长。记得入伍第二年冬天,干部战士正在热火朝天建食堂,我担负捆绑钢筋任务,双手被冻的像个发面窝窝,寒风吹裂了道道血口,关主任现场发现后非常心疼,立马通知我的组长送来了手套和凡士林膏,亲切叮咛:“涂抹药膏后,在火炉子上烤一烤,让其充分浸透皮肤中,好的快”,我满心的感动。透过主任那慈祥的眼神,我深切感受到了部队首长对普通一兵的关爱之心。2017年10月我在美篇《难忘军旅十四载,老照片里寄情怀》中回忆记录了这段故事,表达了对老主任由衷地敬重和爱戴。1989年8月1日,关主任因病去世,那时我们已转业地方,信息不通,没有参加对老主任的送别,但四十多年来的这份感恩心常在,老主任的音容笑貌记忆犹新。关京花说,“对父亲的过往经历缺乏文字记载,是作女儿一生的愧疚和遗憾……”。</p><p class="ql-block"> “八一”前夕,关主任女儿关京花到来,我们大家都非常激动。她为我们带来的家庭老照片格外亲切和珍贵,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和回忆。凝视这些老照片,我们仿佛回到了军营和那片片美好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  透过这些老照片,我们仿佛重返了昔日的军营,踏着脚下的石头,远眺不远的长城,深感在长城脚下当兵的光荣和自豪;透过这些老照片,我们仿佛看到关主任等老首长正带领我们劈山开路、修建营区的热烈场面……。艰苦的生活和奋斗的历程,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和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这是战士的本色和当兵的荣光,我们无愧于军队大熔炉锤炼出来的战士!</p><p class="ql-block"> 透过这些老照片,我们又看到了慈爱的主任老伴。营区间相遇,无论战士年龄大小,都让京花喊叔叔。</p><p class="ql-block"> 透过这些老照片,我们又看到了当年那活泼、可爱、懂事的小京花,叔叔、阿姨的声音很甜,这声音仿佛还在耳边……。</p>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30日11时许,关京花乘坐的高铁,正点到达邢台东站。老战友冯志国及孙建军夫妇前往接站。图为武英敏、关京花在出站口。</p> <p class="ql-block">  7月30日中午,欢迎战友关京花暨共度“八一”小聚在邢台润泽园大酒店举行。参加本次小聚的有在邢部分战友及临时来邢的孙建军夫妇。前排左起:焦东辉、关京花、武英敏、孙建军;后排左起:程振兴、王瑞祥、宋杰喜、冯志国。焦东辉、程振兴为1971年新河籍老兵,时任小车班司机。冯志国为1973年巨鹿籍老兵,时任后勤助理。他们都是关主任身边的工作人员,与老领导有着深厚的感情。席间,焦东辉分享了自己身边官兵相爱的普通故事。老焦讲得声色并茂,战友们听得津津有味,时而插言补充,时而掌声响起。王瑞祥、宋杰喜入伍稍晚,只能恭耳细听、不断叫好。</p> <p class="ql-block">  焦东年是新河籍1971年入伍的战友,转业在邢台。获悉京花来邢消息后,积极联系宾馆饭店并通知在邢战友,将“八一”聚会活动安排的妥妥当当,令临时来邢台的巨鹿战友孙建军夫妇和关京花非常高兴和满意。殊不知,焦东年因脚部外伤而不能下楼,不能走路、不能与大家共度佳节。得知他的实际情况后,孙建军夫妇和关京花由衷的感动和感激。聚会结束后,在冯志国老战友陪同下,上门探望了焦老兄。战友见面格外亲,茶水聊天,话语叙情,过了个别有意味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  7月31日,关京花在冯志国、孙建军、武英敏陪同下,前往巨鹿,参加一年一度的“八一”聚会。</p><p class="ql-block"> 巨鹿县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中部,东与广宗县、南宫市接壤,南与平乡县相邻,西与邢台市任泽区相连,北与隆尧县、宁晋县交界。</p><p class="ql-block"> 邢台战友焦东辉、程振兴、宋杰喜、王瑞祥特邀同往。邢台至巨鹿仅75公里,高速、下道十分便捷。冯志国一组随孙建军去家中;焦东辉一组直奔宾馆。</p><p class="ql-block"> 邢台战友到达后,巨鹿战友早已迎候在宾馆。邢台、巨鹿两地相隔咫尺,共度“八一”还是首次。战友相见,互致问候,握手拥抱,亲密无间。</p><p class="ql-block"> 走进老孙“四合院”,一股淡淡清香扑鼻而来。小院四周是鲜花,朵朵笑脸迎客人;泡沫箱里是蔬菜,生机勃勃,长势喜人,展示着主人的勤劳与快乐。女主人忙着收拾聚会用品,男主人和老冯、京花摘葡萄。二十多年的葡萄树,挂满巨峰、玫瑰香、新疆马奶三个品种。三个品种,三个味道,那是嫁接的硕果。口感不错,无农药、无化肥、无残留,吃着放心。宴会前,主人王婆卖瓜自家葡萄,脸上流露着自卖自夸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上午十一点,巨鹿宾馆“静轩厅”灯火辉煌,邢台、巨鹿战友共同迎接“特别战友”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孙建军主持了今天的“八一”聚会。他一一介绍了巨鹿参会人员和邢台的老战友,介绍了“特别战友”关京花,在致辞中对大家的到来一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邢台战友焦东辉讲述了在关主任身边工作的故事和发生在关京花身上的故事。对过去多年称呼“叔叔”的战友,如今改口叫哥哥,掌声和笑声,声声不断。</p> <p class="ql-block">  京花激动不已,热泪盈眶,几次哽咽,几次中断发言。孙哥急忙解释:只因分别太久、来的太少,以后相见多了就没这回事了。大家笑了,京花抹着泪也笑了,激动的泪水和高兴的笑相互交融。</p><p class="ql-block"> 京花说:“真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战友们对自己父亲的音容笑貌始终铭记,对父亲的感情如此深厚”。“相聚虽短,收获多多。第一次听到这么多父亲的故事,更了解了父亲的为人,更懂得了慈父革命军人的平凡和伟大。衷心感谢战友们的真情款待与故事分享”。</p> <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这些老年人,对于我们这些老兵,吃什么,喝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相聚。老阎战友,时任部队炊事员,退役后靠打烧饼培养了四个大学生,是当地有名的新闻人物。十年前老伴去世,如今自己身体也出毛病。收到京花来的消息,在医院做完透析,急忙赶来,就是为了一聚,就是为了一面。他说“聚一次,少一次;聚一次,赚一次”。主持人高度赞赏老阎与病魔斗争的精神,高度赞赏老阎的乐观心态。在主持人带领下“老阎加油!健康加油!”响彻大厅。</p> <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程振兴、焦东辉、关京花、张朋轩、赫元胜、武新平;后排左起:孙建军、武敬勋、张兴亚、王瑞祥、李苏标、冯志国、宋杰喜。</p> <p class="ql-block">  邢台战友、巨鹿战友及军嫂与关京花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她们在部队有的见过面,有的未曾谋面,是选择军人把她们紧紧连在一起。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感受,聊不完的话题,讲不完的故事。上图巨鹿七位大嫂与京花合影。前排左起:武英敏、关京花、王花芬、周志国;后排左起:王云霞、郑瑞国、卢春枝、郭增芹。</p> <p class="ql-block">  下午,几个战友在京花下榻的宾馆继续叙旧。晚饭后,在孙建军夫妇,武新平战友陪同下,关京花坐三轮来到李苏标战友家。走进花园式小庭院,京花羡慕不已,连连赞叹。</p> <p class="ql-block">  短暂的巨鹿之行,京花走访了孙建军、李苏标两个家庭。通过深度游,战友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精神面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没有牵挂,只有放心。</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在孙建军夫妇、李苏标夫妇和武新平老战友陪同下,关京花乘坐电三轮到巨鹿南华路观看当地富有民俗特色的敲大鼓。</p><p class="ql-block"> “敲大鼓”是冀中平原巨鹿的一项文化亮点。即便是闷热季节,敲鼓场也是人潮涌动,观赏与消夏并举。孙建军、李苏标都是敲鼓队伍中的积极分子。孙建军还被观众拍了不少抖音而成了打鼓“名人”。外地战友、朋友常刷到表演视频,都期望现场观看。京花来巨鹿,首次观看敲鼓,令京花特别高兴。这些视频由京花提供。她称赞“孙哥敲得好,有精神,有力量”!老孙却自不满意“今后继续努力,欢迎战友再来,打鼓一定更精彩!</p> <p class="ql-block">  战友李苏标今晚没有上鼓,而是助阵当配角。他的夫人王花芬也喜欢娱乐,每次观看都会上场拍镲。这次战友远道而来,更是积极参与。我们为她点赞,为她加油!</p> <p class="ql-block"> 8月1日,“八一”聚会在新河时代宾馆举行。新河县,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东北部,是红军名将董振堂将军故里。新河没有名胜古迹,也不靠山海湖泊,新河却有一批老战友。“有战友地方,就是最美的地方”。这正是战友们向往新河,愿去新河的原因所在。</p> <p class="ql-block">  前排为新河战友,从左至右:陈清池、刘福秋、徐成群、霍宝珍、李朋亮、徐华堂;后排为巨鹿战友,从左至右:张朋轩、孙建军、李苏标、武新平、冯志国。</p><p class="ql-block"> 刘福秋时任部队卫生所医生,经常下基层做疾控防疫,服务官兵及职工家属;霍宝珍时任部队通讯员,无论刮风下雨,骑着摩托穿行在乱石河道里,奔波在邮局与部队之间,把信件及时发放干部战士手中;李朋亮时任炊事班志愿兵,十六年如一日,做饭炒菜服务官兵;陈清池为技术股钳工志愿兵,获得过“技术能手”称号,业余时间为战友们理发,深得喜爱;徐成群接训巨鹿籍新兵成为合格军人,他的爱人也是我们战友,关主任是他俩的“大媒”。聚会期间,大家共叙自身的成长历程,共同感谢部队和关主任等老领导的培养。同时感谢徐成群老班长提供这次机会和热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  战友老年相聚是缘分和幸福。上图(上)拍摄于1973年元旦,迄今五十二年。新兵训练结束,班长带我们去北京天安门广场。前排蹲着的是三个班长(从左至右为徐成群、徐汝高、栾建国),后排站着的是三个新兵(从左至右为孙建军、冯志国、张朋轩)。半个世纪过去了,至今没有闹明白照相时班长为什么在前面蹲着、新兵后面站着?这个摆拍姿势和站法,实在不公平和“委屈”了老班长。</p><p class="ql-block"> 上图(下)拍摄于2025年3月,应老班长栾建国之约聚会武汉,照片中六位战友五十年后喜相逢,共同创意重拍了当年的原照,依然是老班长蹲着,新兵站着。</p><p class="ql-block"> 上图(右)2025年8月1日,三个新兵陪同北京战友关京花到新河县共度“八一”,再次与徐班长相聚。孙建军恭请老班长坐下,三个新兵站在身后,拍了这张合照。我虽网名老兵,年逾七十,但在老班长面前永远是新兵。拍完这张照片,了却了内心的一件“憾”事。其他战友了解此照背景后,都会心地笑了。</p><p class="ql-block"> 争取机会与三个班长再相聚,是我们三个新兵的共同期待。届时,一定为班长们搬个椅子坐下,我们三个新兵还站后排,再拍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参加“八一”聚会的新河、巨鹿老战友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参加今天“八一”聚会的全体人员和关京花在一起。其中有刘福秋战友夫人刘圣玉;巨鹿军嫂周志国、武英敏、王花芬等。</p> <p class="ql-block">  北京关京花战友的到来,使得“八一”聚会延续到8月2日。这一天,新河籍的部分老战友齐聚城东仁里霍宝珍家。这一天,霍宝珍家如同庙会般热闹。这儿没有大城市里的车水马龙和喧闹,这儿有朴实无华的热情战友,还有铁锅劈柴炖骨头的香飘。</p><p class="ql-block"> 欢聚的时间总觉短暂,结束了邢台之旅,8月3号京花回到了北京,但京花的内心不能也不会平静,连夜发来了肺腑之言。“这次与邢台战友相聚,数十年的心愿得以实现,感受太深。见到了久违的哥哥们,还有曾经相见和未曾谋面过的嫂子们,都是那么的热情真诚与和蔼可亲。哥哥们讲述的每一个故事,对我父亲的缅怀与尊敬,都让我感动,暖在心间。军旅行,战友情,难以忘怀,永久赓续!</p><p class="ql-block"> 感谢邢台、巨鹿、新河三地战友的热情款待和辛苦陪伴,感谢徐成群大哥的提议,让相聚梦想变为现实。</p><p class="ql-block"> 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所有的感激汇成衷心的祝福:祝愿我的战友,我的哥嫂及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p><p class="ql-block"> 战友情,兄弟情,都是永在内心的不了情。《特别的战友,难忘的相聚》讲述的是人民军队官兵一致、互相关心的平凡故事,表达的是革命军队由此凝结成的钢铁精神和生死情谊。作为一名退役老兵,为自己曾经是一名解放军战士而光荣自豪一辈子!</p>